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人口要素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来源 :中国劳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与内外部经济环境迫切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已正式进入经济转型升级与人口要素红利转换衔接的历史交汇期.研究首先测算了1995年-2019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进而结合人口要素指标在同一时期的变化趋势,深入考察了人口结构与人口质量对国内各地域层次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工业化水平在研究时段内迎来较大增长,部分区域目前已基本完成工业化,但地区差异依然显著.与此同时,各地依赖人口要素发展的重心正逐步由人口结构向人口质量转化.在此过程中,由于国内工业化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性,上述转化过程将在较长时期内在各区域分别呈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为未来在人口要素层面促进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各地应一方面坚持保有人口结构优势,利用好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大力发掘人口质量优势,发挥好人才红利,同时因地制宜把握人口特征,针对性解决本地人口要素发展的痛点、难点,以高水平人口优势助推工业化高质量增长.
其他文献
在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过渡的当下,如何防止因灾、因病返贫更值得关注,收入和家庭生计可持续是脱贫机制长效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外来风险—收入脆弱性—贫困长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基于云南省镇雄县四个乡镇的实地调研数据,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分析外来风险对收入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来风险会显著增加农户收入脆弱性,冲击家庭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这种影响和冲击呈现出明显的收入禀赋效应、阈值效应和异质性;农户面对风险的盲目自信、过度依赖成为低收入家庭收入高脆弱性另一重要原因;家庭收入约束和缺乏主观能动性共同导致农户普遍
高原湖泊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刚性约束以及耕地面积狭小分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限,发展农业经济必须走生态农业道路.文章以洱海这一典型的高原湖泊为例,基于洱海流域近年来生态环境数据和地域发展趋势,运用定性经济预测法,分析洱海流域生态农业在科技投入、产品生产质量和生态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的现状,把握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借助洱海流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以期更好地实现生态农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协同.研究结论对促进与洱海流域相似的高原湖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土地供应的结构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可持续绩效四个方面构建土地供应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合肥市2010—2019年土地绩效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障碍度模型测算合肥市土地供应绩效水平,分析影响绩效的障碍因子,以期为合肥市土地供应政策优化提供些许借鉴.研究表明:经济绩效水平波动上升,社会绩效水平及生态可持续绩效呈线性上升,结构绩效水平呈翻转倒“S”形上升,分别受经济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房价调控、城市环境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相关政策影响较大.研究结论:合肥市土地供应总绩效水平呈上升态势.经济绩效障碍
“用工荒”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一问题体现了企业与劳动者在劳动技能与收入报酬上的认识错位.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的用工结构已经发生颠覆性变化,提升技能成为企业人才困局的破解之道.以人力资本理论构建实践路径下的计量分析模型,利用调查数据测算技能提升的收入拉动效应,基于实践路径系统解析技能提升的收入增长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技能提升路径能够促进收入增长,专业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企业认可技能价值的主要标准.开展技能提升过程中,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采取“因岗而异”的路径安排,利用国有企业开展
生产托管服务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基石.在绿色产业革命浪潮里,农地确权和生产托管服务对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福建省950份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厘清三者间存在的逻辑影响.结果显示:农地确权在整体上促进种植结构“趋粮化”,生产托管服务特征变量在分化对种植结构调整起到了中介作用.其中,农户的性别、年龄、家庭总收入、村子位置及交通运输情况对农户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也影响显著,因此,为倡导农户种植结构“趋粮化”,维护国家粮食
在创业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激发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的工作方式已成为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与优化方向.现有研究认为,员工通过积极思考如何重塑自身工作内容和边界的方式,有利于其发挥能动性进而激发创新,因此,影响员工工作重塑的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56家长三角高科技新创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新创企业领导对员工的工作重塑行为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高科技新创企业中,创业型领导可以正向影响员工的工作重塑行为;心理授权感和工作嵌入感作为中介因素,是上述关系的重要传导路径.同时,领导-成
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区域农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品牌化发展成效却不尽人意.通过使用SWOT分析法对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现状归纳总结,在获得有利因素、不利因素、面临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各项具体评价指标权重及力度.借鉴和改进雷达图表现形式直观比对并发现问题,最终确定品牌化发展以增长型战略为基础战略,扭转型战略为核心战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的世界范围内,数字技术已经充分且深入地渗透和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对于工业经济时代而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正在成为引领企业管理转型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如何推动实施数字化转型也成为企业面对未来竞争,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功能,也是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还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如今很多的企业都将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新的高度,但是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1937年7月7日,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国.rn1945年8月15日,也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rn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以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取得了伟大胜利,深刻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
乡村冷链物流的发展事关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基于乡村冷链物流金融供给不足和PPP模式在我国乡村地区冷链物流领域应用不足的现状,结合福建省上杭县官庄畲族乡调研数据,分析乡村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困境及冷链物流金融供给短缺原因,提出将PPP模式引入乡村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政府+农户+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的乡村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PPP模式,其中乡农户是乡冷链中心的真正主人、乡政府是监护人、物流企业是职业经理人、金融机构是融资主要渠道,各利益主体以股份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