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后女性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乡村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_cu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A)调查人工流产后女性抑郁发生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该院行人工流产妇女1760例,于流产后6个月调查患者抑郁发生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与CIDI-A问卷.结果 人工流产妇女出现过抑郁状况380例(21.6%),其中出现抑郁情绪290例(76.3%),睡眠紊乱80例(21.1%),认知障碍80例(21.1%),自杀倾向70例(18.4%).进一步被诊断为重性抑郁发作90例(5.1%).近两年内有分居/离异、无亲子女、个人收入较低及对生活不满意是人工流产后妇女出现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人工流产后的女性出现抑郁状况者较多,近两年内有分居/离异、无亲子女、个人收入较低及对生活不满意均是其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奇神经节是骶尾部交感神经链的终点,它发出奇神经为盆腔脏器和会阴部组织提供交感神经支配.痛觉感受神经与交感神经密切耦联,奇神经节是肛门会阴部交感疼痛信号传递的中转站,奇神经节阻滞、射频消融、脉冲射频及化学毁损是临床治疗肛门会阴部疼痛的常用手段,不同干预方式的治疗效果及特点也不尽相同.奇神经节解剖位置多变,选择合适穿刺入路、准确定位奇神经节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就奇神经节解剖、穿刺入路、影像学定位、干预方式及对肛门会阴部疼痛的疗效进行综述.
Objective: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value of army officers and soldiers and the fracture caused by military training, and construct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fracture caused by military training. Metho
目的:通过乳腺癌和肺腺癌表达数据分析,筛选出骨癌痛潜在的致痛基因.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和肺腺癌的基因表达数据,并通过与人类分泌组蛋白基因比对,获得乳腺癌和肺腺癌中表达趋势一致的分泌组蛋白差异基因.随后通过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这些差异基因的所在通路.结果:和正常样本相比,乳腺癌样本中有1422个基因表达上调,2124个基因表达下调;肺腺癌中1106个基因表达上调,3133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86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认为是一种激素.不少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急慢性疼痛相关,维生素D和疼痛存在很多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大部分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维生素D补充剂对疼痛管理有积极作用,这可能与病人25羟维生素D[25(OH)D3]基线水平有关.迄今为止,维生素D补充剂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且也易于管理.本文通过学习维生素D和头痛、肌肉骨骼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研究,研究维生素D和慢性疼痛发生的关系,阐明当前的研究是否支持25(OH)D3水平缺乏的疼痛病人补充维生素D,为临床疼痛管理提供新思路.
Ensuring safety in the use of medical 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ecause medical equipment is mostly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suddenness of its failure is inevitable. Although some equipment
Objective: To make statistic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poE gene polymorphism in the Longyan area, provide data for the statistics of region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ApoE gene polymorphism distribution for clinical guidance, d
目的:构建一个包含病人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中多维度疼痛信息的综合评分,为进一步优化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国际围手术期疼痛登记机构PAIN OUT提供的中国人群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方法来评估疼痛管理及多维度的PROs.PROs采用国际疼痛结果问卷(International Pain Outcomes Questionnaire,IPO-Q)进行评估,该问卷对5个维度进行评估.其中,4个维度是疼痛体验:①疼痛强度:最严重疼痛
1.一般资料rn病例:男性,66岁,以“左肾恶性肿瘤摘除3年,背痛5天.”于2021-01-11入我院肿瘤科治疗.3年前病人因左肾恶性肿瘤于外院行左肾全切术,术后定期复查.2年前病人复查时发现右肩胛骨及肺部癌细胞转移并接受分子靶向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给予右肩胛骨区域局部放射治疗;10个月前复查时发现颅内占位,考虑脑转移癌.5个月前于外院接受脑转移灶伽马刀治疗;4个月前病人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3个月前因咳嗽、咳痰增多,于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半个月前突
期刊
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paclitaxel chemotherapy 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PIPN)是化疗常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其临床表现以四肢麻木、无力、灼烧感并伴有慢性疼痛甚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本文围绕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炎症刺激、离子通道异常和轴突变性等方面,对PIPN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PIPN提供参考.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通过扩大神经炎症反应介导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以神经炎症为切入点,对小胶质细胞参与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机制进行综述,期待为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带来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