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低压交变电场高效诱导基因转移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_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电场诱导基因转移以操作简单、转化率高、无细胞种属限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微生物、植物及动物细胞的基因转移中,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压电脉冲造成膜的瞬间击穿,在膜上形成数纳米的孔洞,外源基因得以扩散进入胞内,从而实现外源基因的跨膜转移。这种穿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但往往会造成50%左右的细胞的死亡。1990,Tsong首次报道了利用低频、低压交变电场将外源质粒DNA高效导入E. coli中,并发现交变电场作用后,且coli细胞100%存活,此后这方面的报道较少,更没有用到高等哺乳动物细胞的基
其他文献
文友打来电话,与我探讨对一些事的看法,一来二往的语言碰撞竟溅出了一点火花,生活最好只要37度半。  朋友说,近日在某一论坛上看到一些人狂热跟帖,心里不是滋味。那些连篇累牍的留言,就像一个在狱中呆久了的压抑者,见到女人,不论胖瘦美丑,都极尽奉承讨好之能事。话讲得有点刻薄。我开玩笑道,刚学会开车,总要找上路飙车的机会,到了一定时日,若还热情似火,那真是与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就拿写博客来说吧,许多人刚
<正>1992年6月我们开展了东海冲绳海槽热水活动的调查,这是我国首次独自组织进行的热水活动调查,本文即这次调查研究的基本成果.调查的热水活动区位于海槽中部(126&#176;50′
<正> 乳山金矿床位于胶东昆嵛山复式花岗岩体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属石英脉型,其中Ⅱ号矿体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一条单脉型矿体。根据各种脉体之间的相互穿插关系,可
<正>在中、美等多国合作进行的TOGA COARE综合观测期间(1992-11~1993-02),首次实现了对“暖池”上空大气水的全面(包括水汽、云水和雨强)、定点(2&#176;S,158&#176;E)、高分辨
<正>纳米固体是一种全新结构的固体材料.由于它的特殊结构和性能,引起了科技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我们这里所指的纳米固体是由超细颗粒(通常为1~100 nm)在保持
<正>作为与正态样本有关的分布,矩阵β分布(也称多元β分布)在文献中有大量的研究.令A~W_m(n_1,Σ)和B~W_m(n_2,Σ)为两个独立的维希特分布矩阵,Σ为一正定矩阵. 令C=A+B.分解C
<正>金刚石由于其超高的硬度,已逐渐成为切削、抗磨等方面的首选材料.C_(60)发现后,已有利用冲击法将其转变成金刚石的报道,巴基管与C_(60)结构上类似,但它相对于C_(60)来讲,
<正>继吩噻嗪及其衍生物在医学、生物学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后,近年来在微电子材料方面又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这是由于它们在邻二溴化物存在下,具有高效的光致生酸能力,从而
<正>1 预备事项R~d表示d维欧氏空间,X=(X_1,…,X_d),Y=(y_1,…,y_d)∈R~d,其数量积记作〈X,Y〉=sum from j=1to(d)X_jy_jf(X)=f(x_1 ,…,x_d)表示实可测函数,对每一变量均以2
<正>冲击温度是表征材料Hugoniot状态性质的一个重要参量.但金属及合金冲击温度的测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国际上关于这方面实验数据的报道也还只是近几年的事.由于铁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