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特点与皮瓣修复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各种类型难愈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特点以及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 应用皮瓣修复四肢难愈性创面28例(30处),其中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或肌皮瓣16例,局部皮瓣7例,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例,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1例.结果 1例皮瓣远端约1 cm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半年~2年溃疡无复发.结论 对难愈性溃疡创面应用皮瓣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修复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的治疗经验.方法 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20例,经全身支持治疗并通过多次清创负压引流后,分别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带腓动脉的小腿外侧岛状皮瓣、腓肠肌肌瓣加植皮、带部分腹直肌的胸脐游离皮瓣、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带阔筋膜张肌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臀大肌肌皮瓣、股后筋膜皮瓣、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局部皮瓣等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5.0 cm×12.0 cm,最小3.0 cm×3.2
目的 报道采用第二、第三或第四趾移植对手指末节或中末节缺损进行修饰性再造与修复的疗效.方法 根据供趾的外观,选择第二、第三或第四趾为供区,采用趾-指动、静脉吻合方式重建血液循环为108例手指末节或中、末节缺损的患者再造141指.对趾腹肥大或足趾中间节段较细的供趾一期进行外形重塑.结果 本组共成活140指,成活率99.3%,其中,81例105指经1~10年(平均3.5年)随访,按中华手外科学会拇、手
为促进全军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扩大国内外国行的学术交流。经全军显微外科学会研究决定,于2010年9月10日~13日在美丽的世界风筝都——山东省潍坊市,举办第九届全军显微外科会议暨全国皮瓣新进展研讨会。组委会诚邀国内外及军内同行光临,现征文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出生及生后持续小体格(IUGR-NCU)大鼠长骨软骨生长板和胃促生长素(ghrelin多肽)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生长的影响. 方法采用母鼠妊娠期饥饿法建立IUGR动物模型.选取新生鼠生后4周体质量和身长持续低下者为IUGR-NCU组.正常怀孕娩出和生长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测量4周龄时幼鼠下肢长骨长度并比较胫骨生长板形态学,免疫组化法测定生长板IGF-1表达量,同时测定血清ghrelin、IG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08年10月19日在上海第九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期间召开,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建光教授莅临指导,并带来顾玉东院士对本刊编委的问候,表达对本刊的一贯关切之情。
期刊
期刊
目的 介绍经眶上微骨窗入路切除鞍上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经验.方法 经眉内小切口5例,经翼点入路16例,采用眶上约3.5 cm×2.5 cm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上脑膜瘤21例,肿瘤最大径2.8~6.2 cm,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肿瘤显露良好,Simpson Ⅰ级切除5例,Simpson Ⅱ级切除15例,Simpson Ⅲ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前视力障碍患者术后均
患者男,42岁,因车祸致右足前内侧毁损伤伴软组织缺损4 d入院.检查:右足前内侧毁损,(足母)趾从跖趾关节以远缺失.软组织缺损范围:近侧起于内外踝连线下2.5 cm,远侧止于足底跖跗关节平面,外侧起于第一趾蹼,向内止于第一跖骨中部。
期刊
目的 报道应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外踝上5~7 cm或9~11 cm皮支穿出部位作为旋转点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临床上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8例,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20例,热压伤4例,贴骨瘢痕2例.电烧伤2例.皮瓣切取范围8 cm×6 cm~20 cm×14 cm.供瓣区拉拢缝合2例
患者男,19岁,2007年10月23日工作时被冲床冲压伤致右腕关节离断合并2~5指离断,伤后1 h入院.查体:右腕自近侧列腕骨完全离断;示、中、环指均于近节近端完全离断,示、中指指蹼相连,小指于甲根部以远离断并毁损.人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即在全身麻醉下行清创再植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