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弹性成像与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鉴别诊断颈部良、恶性淋巴结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应变弹性成像(SE)与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鉴别诊断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纳入106例接受颈部超声及颈部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患者、共123个颈部异常淋巴结,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n=34)和恶性组(n=89).采用SE检测异常淋巴结所占面积(AREA%),以VTIQ技术检测淋巴结剪切波速度(SWV),比较2组淋巴结超声特征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SE与VTIQ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效能.结果 恶性组淋巴结门消失、纵横比(L/S)<2、血流阻力指数(RI)>0.7、AREA%>45.23%及SWV>3.05 m/s占比均大于良性组(P均<0.05).以AREA% =45.23%为最佳截断值,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敏感度为84.27%,特异度为70.59%,曲线下面积(AUC)为0.74;以SWV=3.05 m/s为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88.76%,特异度为73.53%,AUC为0.84,显著大于AREA%的AUC(Z=2.83,P<0.01).SE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13%和68.00%,VTIQ技术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55%和73.53%,与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60;x2=0.25,P=0.62).结论 SE及VTIQ技术均可定量评估颈部淋巴结硬度以鉴别其良恶性;VTIQ的诊断效能较高,SWV大于3.05 m/s提示为恶性淋巴结.
其他文献
病例1,男,2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紧箍样头痛伴发作性口角抽搐1个月;既往神经性耳聋4个月.查体:神志清;双侧眼睑下垂,双侧眼球各方向运动受限;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均(一).实验室检查:血浆乳酸(lactic acid,Lac)24.1 mg/dl,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 Ⅰ)0.152 ng/m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42.89 μmol/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21.
患者女,31岁,超声发现子宫腔中下段0.9 cm×0.8 cm×0.5 cm等回声结节半年;平素月经规律,经量适中,无痛经;孕2产0,接受2次早期人工流产术,继发性不孕2年.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行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检查,将造影管水囊固定于宫颈内口,注入生理盐水充盈后观察宫腔,宫腔中上段未见明显异常;缓慢缩小水囊,同时向宫腔内缓慢推注生理盐水,退出造影管,宫腔下段随即显影,见0.8 cm×0.6 cm×0.4 cm等回声结节;加大造影管水囊并固定于宫颈管,再次注入生理盐水,见结节以一细蒂连于宫腔前壁(图1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1],目前诊断AE的核心依据是脑脊液和/或血清抗神经元抗体呈阳性,但常因未及时检测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性损害[2].本研究观察AE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表现.
患者女,74岁,1年前摔伤后出现右额部皮下血肿并进行性增大,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既往高血压10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清,右额部触及7 cm×7 cm肿块,整体质软、部分基底部稍硬,触之略有波动感,无压痛,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女,50岁,无明显诱因左下腹痛1月余、加重3天;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侧附件区扪及约4 cm包块,伴压痛,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96 mm/h,肿瘤标记物(一).腹部CT:左侧腰大肌前方11.0 cm×4.5cm×4.2 cm不规则纵向生长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CT值28.9~46.2 HU,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图1A);增强后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实质部分动脉期CT值约68.2 HU(图1B)、静脉期CT值约98.2 HU;病灶内及边缘多发纡曲血管影,上缘见粗大引流血管汇入左肾静脉,内见
目的 基于灰度双阈值开发自动测量MRI中膝关节腔积液体积的方法,并验证其可重复性.方法 基于Matlab平台对151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MRI(测试集)进行滤波、双阈值分割等操作,自动提取ROI后计算积液面积,经内插处理后得到积液体积;同时以人工勾画方法测量积液体积并进行等级评价.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间测量积液体积及等级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自动、手动测量测试集与外部验证集(n=50)积液等级的相关性.结果 自动测量测试集平
Flash放射治疗(Flash-RT)具有独特的放射生物学特性及潜在临床优势,已成为放射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关于Flash-RT原理及临床转化等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对Flash-RT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孕妇30岁,孕1产0;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孕24+3周常规产检二维超声发现胎儿右侧嘴角增宽,唇红消失处见向外侧延伸的裂隙,长约5.0 mm(图1A、1B),双侧耳屏前皮肤表面各见增强回声结节,右侧6.9 mm×6.1 mm,左侧5.7 mm×4.9 mm;三维超声示胎儿右侧嘴角较左侧嘴角稍增宽,双侧嘴角不对称(图1C);超声提示:胎儿右侧面横裂伴双侧附耳.经多学科产前咨询后,孕妇及家属要求终止妊娠,乃于孕25+2周行引产;大体标本见右侧面横裂伴双侧附耳、右侧面部皮赘(图1D);羊水染色体芯片及全外显子
免疫治疗过程中,肿瘤可出现假性进展或超进展.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协作组优化了免疫治疗实体瘤疗效的评价标准,以提高识别肿瘤假性进展的能力;但目前对于超进展尚缺乏统一诊断标准,部分研究以肿瘤生长速率(TGR)等动力学指标评价肿瘤加速生长的动态特征.影像组学及MR功能成像在评估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对影像学评估免疫治疗致肿瘤假性进展和超进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患者女,45岁,腹痛、便秘4天;既往体健,无家族及遗传病史.查体:左下腹触及7.0 cm×4.0 cm×4.5 cm无痛高张力肿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5%,血红蛋白111.0 g/L,C反应蛋白16.4 mg/L.腹部CT:左附件区6.3 cm×5.2 cm团块影,内见分隔,大网膜内见3.4 cm×3.0 cm均匀略高密度结节;增强后左附件区肿物边缘及分隔明显强化,大网膜结节密度增高(图1A);考虑为左附件区占位性病变伴大网膜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