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高"范畴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是在找寻"超越性主体"的过程中与政治相互交缠、相互影响中逐渐推进的。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的朦胧诗,以强调在社会生活、诗歌创作上的"个体"精神价值,来对权力提出一定程度的质疑和反抗,似乎起到了"去崇高化"的作用。在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崇高"在两个层次上的变化,即是文章中试图分析的"崇高"向"新崇高"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