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行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照手机自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到如今,手机拍照功能在技术上日臻进步,从最初的几十万像素到如今千万像素的飞越。在人们的认识上也有了颠覆性的改变。过去被认为是鸡肋的功能,现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已有近97%的手机都具有拍照功能,手机厂商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拍照手机的功能更丰富,价格更便宜,像素也更高。许多手机配备了小型的内置闪光灯与高素质镜头,拍摄品质也直逼民用袖珍数码相机。2010年初,针对电子制造领域市场研究的iSuppli公司认为,随着拍照手机像素的提高,手机将很快蚕食掉低端数码相机的市场份额。但是照相机的厂商却是另一种看法,比如不久前,富士2010春季数码相机新品发布会上,富士公司负责人表示:拍照手机取代民用DC的说法已经有很多年了,从这些年的市场反映上来看,民用数码相机的市场一直在不断扩大,并没有受到拍照手机的普及而缩小份额。我认为,从结构上说,目前手机与便携式数码相机最大的区别在于,手机通常采用更小的影像传感器和结构更简单的镜头,拍摄时的快门反应以及感光性能都会受到一定限制。这也使得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相机、手机一个都不能少的策略。
  虽然目前来看,多数手机拍照者目的还只是简单的记录,但是近年来互联网上爆出越来越多的个人手机影展,传统纸质的手机摄影展也进入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等正规的展览殿堂,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手机摄影另眼相看。连美国《国家地理》这样一向注重传统影像的媒体,也力捧手机摄影,出版了针对手机摄影的图书。手机先天具有的LOMO特性,让年轻一代“潮人”爱不释手;iPhone自如多样的观看方式,让它成为时尚人群中意的必备品……因为精彩的瞬间以及突如其来的灵感往往转瞬即逝,如影随行的拍照手机恰恰能留驻我们瞬间的感受,甚至是一些奇妙的意外。
  手机拍摄新闻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彰显个人艺术灵感的手机摄影作品也渐显风头。所以我们认为,在超媒体时代,手机将吞噬更多的传统领域,成为越来越高技术化与智能化的终端,或许是唯一的终端。而每个人都将是记者、摄影师与媒体。本期我们特别制作的专题《手机的态度》,通过一系列的手机摄影作品,带您观看手机里的万千世界,以及与照相机有所不同的知识和技巧。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电影事业的蒸蒸日上,中国的电影涌现出一大批像《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这样的大制作电影,但也有一批小制作电影如《命运呼叫转移》、《疯狂的石头》赚足了观众的口碑。相比这两种类型的电影可以发现,小制作无论是在票房上还是在口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所谓的大制作却屡遭观众和业界人士的炮轰。“大片”为何败给了小制作?中国电影应该何去何从,在这两者之间该如何衡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论题。  关键
周少剑 1972年生于桃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理事,长沙市书协副主席,张锡良书法讲习所导师,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家。获湖南省首届政府文艺奖,常德市首届、三届原创文艺奖。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第三届兰亭奖提名奖,第四届全国扇面书法展获奖,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  清香留得是否久远,不在于馥郁盈袖的短暂,而在于丝丝清气悠远而至。如同一杯陈酿,也如同一壶老茶,你不去在意它,
摘要 《血色清晨》,《被告山杠爷》、《天狗》等国产片以“写真实”原则表现矛盾、富有人道关怀和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它们真实再现了乡村生活的苦涩和启蒙的艰难,影像风格冷峻夹杂荒诞,以独有的方式续写国产片的现实主义。  关键词乡村 现实主义 影像    乡村题材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早在南国影剧社建立之初的1926年,田汉就筹拍《到民间去》,虽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搬上银幕,但体现了早期电影创作者俯身民间、关注
时尚与电影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都是适应了消费时代的需要,娱乐人们的耳目,让人沉醉其中。在这部《穿Prada的女人》中,导演大卫·弗兰克尔(David FrankeI)一改以往时尚在电影中扮演的辅助角色,将其推到舞台的中心,对时尚进行影像诠释。在这里,Armani,Versace等各大品牌的时装频频亮相,时尚圈的生活内容、运作模式全面展示,时尚人物的喜好脾性、行为做派生动再现,可谓是一场视觉盛宴
[摘要] 《湘江北去》是60后女导演陈力摄制于2011年的红色革命历史影片,是一部以青年毛泽东在1918—1930年的革命活动为叙事主体,为党90岁生日而作的献礼片。《湘江北去》中由于橘子洲头和1925年历史时空的被遮蔽,使湘江失去了明显的地理空间上的地标性与喻指性。以这一历史时空的被遮蔽为切入点,可以窥见到陈力红色电影作品在叙事时空上的转变与裂隙,而这些转变与裂隙又隐含着陈力对红色电影的新思考。
照顾新生命    女儿长大了,成为国内最知名的大学最理想的专业的一名新生。  朋友们都觉得我是一个成功的妈妈,纷纷向我请教“教女秘诀”。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家长总是将自己摆在某种主动的位置,而不能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或许不需要教育,只是需要帮助。所以,我不喜欢用“教”,我认为“养育”更能代表我们做家长的义务与责任。养,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与心性习惯。好蛇行为与心性习惯呈孩
震宇兄和我同门,都师事吴振立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他是沉默寡言的人。有一年,我们同门数子,奉师泛舟蟒导河上,由蟒导河而邵伯京杭运河。石涛和尚《维扬洁秋图》便本于此,春风拂面,师弟怡怡,此博此景,能不叫人感怀?  由邵伯大码头拾阶而上,震宇兄更是感喟万千,盖他童年曾随父母寄寓古镇,不免旧迹重寻。后来在晚间的筵席上,他说了一些慷慨激昂的话,我也因此约略体会到他沉默外表下内心的洪流。  等到国罹大难,汶川
【摘要】从1995年开始,我国每年引进十部海外优秀影片。在这十部影片中,尤以好莱坞电影数量居多。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介的日益多元化,使得好莱坞电影在我国的传播更为广泛。在这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出于市场经济利益的考虑和满足观众日趋提高的审美趣味,以及电影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国娱乐性影片借鉴好莱坞电影的运营模式、形式风格特点,逐步形成了类型化电影的雏形。  【关键词】 类型化 类型电影
摘 要: 作为儒家现实主义气息浓郁的代表人物,荀子思想中的可能性未必就如“现实主义”四个字这般定位明确——重视荀子思想中的浪漫主义成分,从“审美”这一柔和的角度重新审视荀子,观照荀子的审美态度,可以探寻到荀子极度浪漫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 荀子 道德 审美 浪漫主义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将荀子定位为儒家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中国古代哲学家多有诗人气质,言尽而意无穷的哲学话语
摘 要: 《毛诗传笺通释》一书大量运用声训。而此书在运用古音进行训诂时,尚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首先考察其声训条目的语音关系,其次对马氏运用古音情况进行考辨。  关键词: 声训 语音关系 古音考辨  《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乾嘉考据学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清代《诗经》学三大名著之一。著者马瑞辰正承乾嘉学者坚实的小学、训诂基础,对毛《传》、郑《笺》、孔《疏》进行重新考察和疏释。乾嘉学者在训诂学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