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导入十法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导入的设计往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一种迫不及待进入文本的冲动,它犹如一把打开学生思维和智慧的金钥匙,所以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导入语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10种导入的方式。
  一、直奔主题式
  这是一种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也是一些教师常用的导入方式。这种导入的好处是简洁、明快,学生一目了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教学内容。如教学《说勤奋》一课时,我就直接揭题,让学生谈谈对“勤奋”的理解,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学生各抒己见,待他们说完后,我以一句“读完课文,你会对勤奋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便把学生带进文本。直奔主题式的导入虽然能使教学很快进入正题,但是,过多使用这种方式,难以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述故事式
  孩子爱听故事,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喜好,那些引人入胜、生动有趣的故事往往会使他们如痴如醉,很自然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如教学《李广射虎》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在西汉时有这样一位将军,他一生四十多年驰骋于抗击匈奴的战场,身经大小七十余次战斗,是一位威震敌胆的英雄。一次,他领兵攻打匈奴,由于寡不敌众,受伤被俘,但他心里却一直在盘算脱身之计。正在这时,他发现近旁有一个骑着好马的匈奴将军,便猛地腾空而起,跃上敌将的马,夺了他的箭,策马飞奔,一路上连连射杀追敌,终于赶上自己的队伍。为此,匈奴都很敬畏他,送给他一个‘飞将军’的头衔。这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就是李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课文《李广射虎》又是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读完你就知道了。”
  三、介绍背景式
  有些课文离现在比较久远,学生对于那个年代的历史可谓一无所知,他们脑海中的表象是空白的,这就需要教师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在古诗教学中,我也常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如教学《元日》(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时,介绍“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深层含义;教学《江雪》(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时,让学生知道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又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于是就借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明白文中的老翁正是诗人孤傲、清高形象的化身。
  四、质疑探究式
  有的课题比较新颖,令学生耳目一新,同时也引发了他们的思考,教师可利用课题让学生质疑探究,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如看到《“番茄太阳”》,学生脑海中一定出现了无数个小问号,就让他们畅所欲言吧!“‘番茄太阳’是用番茄做的太阳吗?” “‘番茄太阳’上为什么要加引号呢?”“为什么要以‘番茄太阳’为题?” “‘番茄太阳’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如教学《石头书》(国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时,在揭题后,学生都疑惑不解地望着我,看得出,他们肯定感到很好奇:“石头书和我们通常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呢?” “石头书是用石头做的书吗?” “石头书上面会写些什么呢?”一个个问题从他们的脑中汩汩流出,显然,题目已经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了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五、新旧联系式
  我在教学古诗时常用这种方式,而这种联系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向的,如教学《江南春》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写春天的诗,学生一下子说出了很多。还有一种是纵向的,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或熟知的李白的诗。由于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学生对他比较了解,有的学生一口气就背了三首,待他们背完后,我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中。总之,无论是纵向延伸还是横向拓展,都要使新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这不仅仅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忆仓库进行有规律地盘点和梳理,更能使他们对新课充满强烈的期待,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六、设置悬念式
  这是一种引发学生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导入方式,运用此法可让学生产生一种迫不及待去阅读本文的冲动。如教学《菩萨兵》时,我先让学生谈谈对“菩萨”的理解,紧接着便提出:“菩萨兵和菩萨有什么共通之处?为什么称这些兵为菩萨兵呢?”又如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时问: “大作家是谁?小老师又是谁?小老师教给大作家什么,使她有资格充当大作家的老师呢?”
  七、媒体渲染式
  乌申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媒体渲染式的导入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它常常能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1.音乐导入。学生爱听音乐,美妙的音乐往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某种意境,受到情感熏陶,这是一种听觉的享受。比如教学《燕子》时,课始我播放了歌曲《小燕子》,这首歌清新活泼、曲调明丽,而且大部分学生小时候都听过,所以都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和了起来,小燕子机灵、可爱、美丽的形象也在学生的脑海中闪现。
  2.图像导入。一幅幅生动优美、栩栩如生的图画往往能紧紧抓住孩子的眼球,这既是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教学《拉萨的天空》时,我用投影出示了拉萨天空的图片。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不时发出阵阵的惊叹声。他们没有想到拉萨的天空会如此湛蓝、透亮,像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此时,拉萨的天空那独特而又神奇的景象已深深地嵌进了学生的脑海里,令学生神往。除了现成的图片展示,教师也可以画一些简笔画来引起学生的关注。
  3.动画导入。动画是集图画、声音于一体的媒体,它结合了上述两种导入法的优点,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学《九色鹿》时,我播放了有关九色鹿的动画,先是九色鹿在水草肥美、景色秀丽的恒河岸边和它的朋友们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的情景,接着是它帮助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的人们找到出路的情景,然后它来到恒河边,突然听见一阵急迫凄惨的呼救声从河里传来……动画放到这儿停止了。学生仍意犹未尽,九色鹿的美丽和善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九色鹿》。”我在这儿故意埋下伏笔,学生带着急切的心情走进文本,试图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个一清二楚。   八、猜谜激趣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猜谜则是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对于这种趣味性的智力大挑战是颇感兴趣的。所以,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新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石榴》时,我给学生出了个谜语:“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不能穿来不能戴,甜滋滋来酸溜溜。”学生很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石榴,而且对石榴的一些特点,如外形、味道等也有所认识,这加快了文本学习的节奏。
  九、联系生活式
  联系生活式就是教师联系实际生活,以拉家常的方式和学生交谈。这种方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轻松,没有拘束,他们会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我先出示了古诗《游子吟》的前两联:“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接着问学生:“这是一种怎样的爱?” “母爱!”学生大声答道。“母爱是伟大而又无私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毫无怨言,且不图丝毫的回报。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去报答母亲对你的爱呢?”“报答母亲的方式还有很多,《第一次抱母亲》中的主人公又是用怎样的方式去报答母亲的呢?”通过谈话,我把生活与文本有效地结为一体,让文本学习生活化。
  十、类比迁移式
  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成为一个体系。“类比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题相同。“主题”即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表现出来的人文内涵。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特殊的葬礼》中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唤醒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沙漠中的绿洲》中恶劣的自然环境激起了阿联酋人民要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的强烈愿望。是啊,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是人类,动物们也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小云雀就一直有着这样一个心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云雀的心愿》去看一看吧!”通过主题的迁移,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获得了启迪。
  2.题材相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题材大致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这几种类型。教学时可把题材相同的课文归结在一起进行迁移。在教学《九寨沟》时,我这样导入:“昨天,老师带大家去山东《泉城》观赏了美丽而又神奇的泉水,那动人的画卷至今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今天我们再一起到大熊猫的宝地四川去,那儿有一个地方令许多游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那就是九寨沟。让我们去感受另一番别样的风味。”
  语文课导入方法还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导入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开启智慧之门,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走进文本,从而更有效地学习。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情感在初中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引领学生体会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当时的心境,让学生能够领悟文字的情感含义,是语文教学的一项核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一rn良渚玉器之崛起源自马家浜和崧泽文化,发展至良渚时期,无论在选料、工艺、器类等各方面均已日臻完善,其工艺之精湛更可谓鬼斧神工.此外,在器类的创新方面,良渚人创造出诸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为了“贯彻大纲,实施教材”,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小学数学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