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于河流与人群关系的讨论是一个引起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历史人类学研究路径,结合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考察探析清水江流域存续的一种独特祖坟空间布局——“散葬”现
【机 构】
:
凯里学院,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课题“河流与人群:从柳霁看清水江流域的开发”(2018jd141)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承担的重大课题《山地、流域与族群社会: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变迁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号17JJD850004)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河流与人群关系的讨论是一个引起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历史人类学研究路径,结合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考察探析清水江流域存续的一种独特祖坟空间布局——“散葬”现象,指出这一在清代以来清水江木材贸易背景下形成的文化现象,既与传统地方文化的风水信仰相关,更与这一特定区域的人群流动的历史关联。清水江流域“散葬”现象折射出来的是一段流动的历史,一段由流动的人群、固定的土地、周期性成长的山林、流播的风水信仰等多重要素编织的历史。
其他文献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nual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ADMT)and annual daily maximum rainfall(ADMR)was investigated.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