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土地、水资源、能源问题,引入创新理念,从城市规划角度,在节地、节水、节能三个方面,提出措施和建议,建设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创新理念 科学规划 节约型社会
  
  引言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水资源、能源等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去谋求可持续发展。
  
  1、我国现状
  
  当今我国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的严峻考验,中央遵循科学发展观,适时提出了“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石油、天然气、煤炭、可耕地和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1%、4-3%、55%、31%和25%。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4%,石油消费却是世界第二,发电量消耗占全球的13%,钢材消耗占27%,水泥消耗占40%,煤炭消耗占31%1
  
  2、对策
  
  解决问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论,抓住问题的关键,在我国,土地、水资源、能源绝大部分消耗于人们的生产建设和生活活动中,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及生活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资源消耗最大、最集中的区域。解决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土地闲置、房屋闲置等问题,遏制城市建设、城市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的问题,除了采用科学的管理体制、合理的财税、价格机制、成熟的市场机制、正确的消费设计导向之外,是否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其核心内容就是优化资源配置,对政府而言,城市规划是一种政策,更是一种技术手段,城市规划的理念将引导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奢侈的规划诞生奢侈的城市、不科学的规划必将产生资源的巨大浪费。以研究城市现状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思路,以构建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节地、节能、节水为切入点的创新性规划,是在决策层面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重要保障。
  
  2.1 创新性规划在节地方面的切入点
  创新性规划首先应充分运用规划对土地的调控作用,合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事求是地走集约型、紧凑型城市化道路。任何的建设,并不是越大越好,越气派越好,应切合实际,围绕功能,做巧、做精、做细。摒弃一味追求高档次,讲气派的奢侈规划;摒弃那种舍弃现状建成区,而只是建新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避免“空心区”及“郊区化”现象。规划应充分研究每一块土地的适用性,合理使用每一块土地,切实发挥每一块土地的使用功能。
  规划应探索城市建设空间向空中和地下延伸的路子,在探索向空间要空间的过程中,可考虑规划高层建筑,控制建筑密度,增加绿地率,强化景观设计等手段来提高建设土地利用率。在探索向地下要空间的过程中,把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把城市交通(地铁和轨道交通、地下快速路、越江和越海湾隧道)尽可能转入地下,把其他一切可以转入地下的设施(如停车库、污水处理厂、商场、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等城市服务配套设施)尽可能建于地下,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从而实现由平面建设向立体建设过渡,以推动城市建设向立体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如南京的玄武湖公园和玄武湖湖下交通隧道、上海人民广场和广场下的购物中心以及停车库。
  
  2.2 创新性规划在节水方面的切入点
  规划应考虑城市区位,科学分析水资源状况,科学规划当地产业类型、规模及人口容量、运用“开源与节流并生”的手段,建立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机制。
  城市规划应在“开源”上做足文章,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雨量全年分布极不均匀:夏季多暴雨,冬春多干旱。规划应重视在城市中兴建蓄水工程,例如因地制宜规划水面,在新建小区中建蓄水池,增强城市水系调蓄雨洪能力,同时采用相应措施增加雨水下渗,合理建设城市绿地、公园及风景旅游区的雨水利用系统,设法蓄住天上水,不仅可增加城市的水资源量,涵养地下水,而且增强城市的防洪排涝功能。
  “设法蓄住天上水”固然是“开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污水再生利用所产生的效益同样十分可观,科学规划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充分利用工业尾水,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不仅是解决水质型缺水的必要途径,更是恢复城市生态的必由之路。如日本每年供工业用和绿化用的中水达1-3亿立方米,有专家估计,北京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经过中水系统进入家庭,全年可节水10亿立方米,即达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送达北京的输水量。
  
  2.3 创新性规划在节能方面的切入点
  创新性规划在节能方面首先应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坚持走紧凑型城市化道路,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高效地建设和集中使用,同时可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和机动交通源,相对降低对机动交通,特别是私人轿车的依赖度,相对增加居民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的比例,这一切将导致能耗大户——交通能耗的降低,实现城市节能的要求。
  创新性规划应将生态型城市的理念包容进去,走循环经济的道路,以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利用最少的能源消耗,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例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在规划工业布局时充分考虑工业之间的余热互相利用,工业废水、污水集中处理后可循环重复使用。基于“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形成从资源输入、末端治理到循环利用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完整体系。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再比如构建城市开敞的空间系统,赋予城市绿色空间和自然与人工空间的系统功能,以承载城市多样的生活活动、生物的自然消长、隔离避灾、通风导流等多种功能,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态大绿化环境:在城市内结合工业、道路交通布局,进行优良而精致的绿地规划,在乡村广域的范围内合理分布与组织绿色空间,加强城市大气的对流,不断为城市输送富氧的新鲜空气,加强城市郊区自然地净化有害气体和水体的能力,为城市地域乡土动植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适宜空间,以优化城市的生态链,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城市气候,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对空调的需求,走可持续发展的节约能源之路。
  
  3、结语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节地、节能和节水主要在于宏观控制、微观落实,建设节约型城市必须从规划抓起,以落实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需要”。
  创新型规划以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为中心,以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为主线,以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为使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进程中必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七虎.建设节约型城市应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科学时报.
  [2]周英才.节约建造是节能的重要举措.
  [3]阎瑾,赵红红.城市建设节地的技术措施与建议.
其他文献
问:我打算近期要个小宝宝。我看到女性怀孕后各种各样的检查很多,为此我很想知道哪些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答:女性怀孕之后,首先,血糖监控必不可 Q: I plan to have a baby in
目的:探讨VSD (vacuum sealing drainage)引流技术在胸腹部、四肢创伤皮肤缺损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共34例胸腹部或/和四肢创面患者,分为用VSD治疗18例(VSD组),传
[摘要]本文主要从银行角度,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例,综合论述影响借款人偿还个人贷款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态势及政策;借款人的信用;年龄结构;借款人的学历;借款人的婚姻状况;借款人从业时间;借款人从事职业及所在行业稳定性;借款人的消费倾向:借款人的收入来源;借款人收入的真实性;与选择的还款方式的相关性;抵押物价值。  [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 偿还能力 主要因素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ICU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ICU护理人员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消毒管理的培训、指导、考核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
会议
目的:探讨CQI(持续质量改进)在便携式呼吸机院内转运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使用便携式呼吸机院内转运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但在司法实践中,经人民法院调解、判决的金融
目的:研究大剂量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新疗法救治对创伤性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创伤脓毒症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创伤脓毒症,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会议
Dear Mrs. Ella Endicott, We are shocked to learn of the sudden passing away of beloved Dr. James Endicott who has been a lifelong friend of the Chinese people.
创伤性凝血及凝血病是世界性的治疗难题,本文探讨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及救治.介绍目前国内外对创伤性凝血障碍及凝血病的综合治疗措施,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
本文综述了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大剂量B6新疗法治疗创伤凝血障碍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操作实施方案,探索了新疗法的作用机理,观察指标,以及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