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目前小学语音教学的现状,阐述了语音学习和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语音意识,并就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音教学 教学现状 语音意识 教学策略
大力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英语学习的环境。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学生英语发音不准,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英语的学习。
一、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
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的直接表现是语音和语调不正确。小学英语教师尽管大多毕业于英语专业,但对英语语音的基本概念不甚清楚,缺乏语流音变,没有重音、连读、节奏的概念。
问题二:语音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新课标对语言知识中的语音提出二级、五级和八级的目标要求。然而部分教师却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语音特别是音标,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问题三:教学内容处理不得当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语音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散且学程长,历时6个学期才能完成单音、读音规则、和重音、连读、失爆等的教学。
问题四: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大部分语音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重概念,轻功能意念,一味地给学生讲解音节、读音规则,缺乏针对性的练习,重音、语调、连读、失爆等语流音变现象很少受到师生的重视,使得学生朗读与背诵时只是逐一读出单词,缺乏韵律、节奏。笔者认为语音教学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的鸡肋。尽管牛津版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F部分是专门用来做语音训练的,但由于教师的认识不足,教学设计不合理,个人素质达不到要求等原因,使得语音教学变成了过分的机械操练,忽视了对学生语音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倾向于课本里有什么教什么,较少考虑学生应当学什么,如何学,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
三、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不经教师指导,自发形成的策略不一定是有效的策略。一旦无效的学习策略形成习惯或不自主的行为,学习者就很难改变。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程晓堂、郑敏,2002)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语音学习策略是每位英语教师的职责,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之一。教师应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二级语音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目标来研究如何搞好语音教学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语音学习的效率,使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学会规范的发音,发展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语音学习策略的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语音意识
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首先要强化其语音意识。而要强化学生的语音意识必须强化教师的语音意识。只有教师的语音意识加强了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语音教学渗透于口语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单词的准确发音外,还应注意适当教授单词重音、语句重音、语调、连读和节奏等基本语音知识。在教学语音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时,教师要注意强调发音时正确的口型和舌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口型学习正确的发音。
2、模仿练习与描述发音相结合
新课程课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通过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在模仿练习中,教师要尽量提供原声语音资料。但是,学生单靠模仿学习语音是不够的。“在语音教学中,教师通常关注学生怎样发音,教的是技巧。他们较少关注音素的发音描述。然而,如果学生被示以该音与其第一语言语音发音的相似与区别之处,教师进行音系知识的解说,任务就能变得更具有概念性。”(setm,2002)教师在带领学生模仿时,还应适当向学生讲述发音要领,比如单音音素发音的口型、音素之间的连读、重音、节奏和失去爆破等;并与母语的发音相比较,分辨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对发音要领的描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注意观察,总结规律,掌握发音要领。
3、整合语音教学资源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寻找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语音材料。例如,儿童英文歌曲、歌谣、绕口令和小故事的录音带、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英语节目、英文动画片和英文儿童电影的录音或录像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游戏等。教师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设计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语音训练活动,以帮助学生练习语音。例如,通过做游戏和说绕口令,练习单音音素的发音及重音;通过学唱英文歌曲、说歌谣和顺口溜,练习连读、节奏和韵律;通过模仿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或电影中人物的对话,练习语调和发音。这样就能变枯燥的、机械的听音和模仿练习为有趣的和有意义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音和模仿发音的积极性,使其养成乐于模仿和善于模仿、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和学习策略。
4、建立激励式教学
所谓激励式教学是对学生自我欣赏的一种满足小学生自我认可能力较高尤其是他们在学会某种能力的时候他们乐于将这种能力展现出来力求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赏。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样一个心理特点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可以通过考评或者其他形式对小学生的英语发音进行纠正对于在小学英语语音学习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样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因其独特的重要性,逐渐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语音教学已经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夯实取决于小学英语教师自身较高的语音素质和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笔者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更多的思考,为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宪忠.英语语音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桂珍.英语语音语调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汪文珍.英语语音.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小学教学参考2012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音教学 教学现状 语音意识 教学策略
大力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英语学习的环境。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学生英语发音不准,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英语的学习。
一、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
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的直接表现是语音和语调不正确。小学英语教师尽管大多毕业于英语专业,但对英语语音的基本概念不甚清楚,缺乏语流音变,没有重音、连读、节奏的概念。
问题二:语音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新课标对语言知识中的语音提出二级、五级和八级的目标要求。然而部分教师却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语音特别是音标,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问题三:教学内容处理不得当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语音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散且学程长,历时6个学期才能完成单音、读音规则、和重音、连读、失爆等的教学。
问题四: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大部分语音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重概念,轻功能意念,一味地给学生讲解音节、读音规则,缺乏针对性的练习,重音、语调、连读、失爆等语流音变现象很少受到师生的重视,使得学生朗读与背诵时只是逐一读出单词,缺乏韵律、节奏。笔者认为语音教学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的鸡肋。尽管牛津版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F部分是专门用来做语音训练的,但由于教师的认识不足,教学设计不合理,个人素质达不到要求等原因,使得语音教学变成了过分的机械操练,忽视了对学生语音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倾向于课本里有什么教什么,较少考虑学生应当学什么,如何学,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
三、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不经教师指导,自发形成的策略不一定是有效的策略。一旦无效的学习策略形成习惯或不自主的行为,学习者就很难改变。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程晓堂、郑敏,2002)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语音学习策略是每位英语教师的职责,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之一。教师应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二级语音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目标来研究如何搞好语音教学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语音学习的效率,使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学会规范的发音,发展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语音学习策略的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语音意识
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首先要强化其语音意识。而要强化学生的语音意识必须强化教师的语音意识。只有教师的语音意识加强了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语音教学渗透于口语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单词的准确发音外,还应注意适当教授单词重音、语句重音、语调、连读和节奏等基本语音知识。在教学语音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时,教师要注意强调发音时正确的口型和舌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口型学习正确的发音。
2、模仿练习与描述发音相结合
新课程课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通过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在模仿练习中,教师要尽量提供原声语音资料。但是,学生单靠模仿学习语音是不够的。“在语音教学中,教师通常关注学生怎样发音,教的是技巧。他们较少关注音素的发音描述。然而,如果学生被示以该音与其第一语言语音发音的相似与区别之处,教师进行音系知识的解说,任务就能变得更具有概念性。”(setm,2002)教师在带领学生模仿时,还应适当向学生讲述发音要领,比如单音音素发音的口型、音素之间的连读、重音、节奏和失去爆破等;并与母语的发音相比较,分辨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对发音要领的描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注意观察,总结规律,掌握发音要领。
3、整合语音教学资源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寻找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语音材料。例如,儿童英文歌曲、歌谣、绕口令和小故事的录音带、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英语节目、英文动画片和英文儿童电影的录音或录像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游戏等。教师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设计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语音训练活动,以帮助学生练习语音。例如,通过做游戏和说绕口令,练习单音音素的发音及重音;通过学唱英文歌曲、说歌谣和顺口溜,练习连读、节奏和韵律;通过模仿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或电影中人物的对话,练习语调和发音。这样就能变枯燥的、机械的听音和模仿练习为有趣的和有意义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音和模仿发音的积极性,使其养成乐于模仿和善于模仿、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和学习策略。
4、建立激励式教学
所谓激励式教学是对学生自我欣赏的一种满足小学生自我认可能力较高尤其是他们在学会某种能力的时候他们乐于将这种能力展现出来力求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赏。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样一个心理特点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可以通过考评或者其他形式对小学生的英语发音进行纠正对于在小学英语语音学习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样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因其独特的重要性,逐渐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语音教学已经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夯实取决于小学英语教师自身较高的语音素质和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笔者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更多的思考,为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宪忠.英语语音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桂珍.英语语音语调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汪文珍.英语语音.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小学教学参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