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的习惯方式的改变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学生学习习惯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笔者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培养一些良好的教学习惯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英语 习惯 培养 教与学
我校两年一次的教育教学论文交流会如期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交流中,笔者认真学习并领会着同仁们的教学技巧、教育心得和育人经验。收获最大的莫过于教师口中反复强调的“习惯”二字。诚然,习惯伴随并影响着每一个人,在每个人的生活和人生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只是授人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当然,培养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教师反复抓,抓反复,不断得到反馈,不断规范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目前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来看,比如,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动手不动口、合作意识淡薄、课后不巩固、单词边记边忘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兴趣问题和习惯问题。那么,为了提高成绩,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教第一年,笔者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在第一堂课上,有一名女生的表现让笔者很意外。上课昏昏欲睡,叫她一声,她却爱理不理。顿时,笔者手足无措,怕影响上课,没再理她。课后,通过班干部详细了解了班里的学习情况,并就这位女生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她活泼开朗,心直口快,学美术专业,不喜欢英语。了解后,对她还真有几分喜欢,从此开始了和她一步步的交流和认识。交流中少不了给她引导、鼓励、表扬和关心。和她进行了由陌生人,到师生,到朋友之间的聊天和谈心。她最终真正对英语感兴趣了,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成绩取得了明显进步。而我,收获了一份友谊。当然,在此过程中,倾注着笔者的爱心和耐心,渗透着她对英语知识的渴求和执着,体现着她对笔者的理解和信任,让笔者真正感受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真谛。由此可见,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一点。
二、共同培养好习惯
1 培养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能让学生及早发现问题,引起思考,激发求知欲。当然,我校学生成绩普遍较差,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水平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此外,对学生预习的检查也是预习活动中的一部分,只有教师的检查、表扬和鼓励,学生才会有动力,才会诱发预习的兴趣。
2 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做笔记的过程是耳、眼、心、口、手紧密结合的过程,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反复不断地记笔记能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并重复记忆学过的知识从而达到牢固记忆。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为做好笔记而无法认真听课,找周围同学的来查漏补缺,这是做笔记的一个误区。所以教师要有指导性的让学生做笔记,不能让记笔记和听课发生矛盾,应以听懂为主,笔记可以缓记或补记,思考要以理解的效果为前提,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养成每天背一定量词汇的习惯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多数人学习英语失败就是因为没过好词汇关。不少学生记得慢却忘得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记忆技巧,那就让学生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如果及时并循环复习输入大脑的信息,那么短时记忆就会成为长时记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单词记忆最忌“一曝十寒”,要坚持“细水长流”,哪怕每天只读几遍也行。
4 养成积累的习惯
在引导学生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推荐课外英语杂志等,包括外国文化、习俗等,来拓展视野。另外,阅读和作文在试卷中占相当比例,是学生易得分也是易失分的地方。语言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翕张。”这句诗对积累的意义表达的淋漓尽致。笔者对每届学生从高一起就这样要求,课前抄写两个名言警句,上课及时检查。长此以往,量变达成质变,自然水到渠成,并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5 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这是一个师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突破自我的过程,也是教学效果向最优化发展的过程。所以,师生的反思与总结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的形成,有赖于教师为其提供时空,并进行及时指导,让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光发亮。
总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做任何事贵在坚持,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让好习惯伴我们同行,让教与学更轻松,更有效,让我们走的更稳更远。
关键词:英语 习惯 培养 教与学
我校两年一次的教育教学论文交流会如期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交流中,笔者认真学习并领会着同仁们的教学技巧、教育心得和育人经验。收获最大的莫过于教师口中反复强调的“习惯”二字。诚然,习惯伴随并影响着每一个人,在每个人的生活和人生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只是授人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当然,培养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教师反复抓,抓反复,不断得到反馈,不断规范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目前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来看,比如,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动手不动口、合作意识淡薄、课后不巩固、单词边记边忘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兴趣问题和习惯问题。那么,为了提高成绩,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教第一年,笔者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在第一堂课上,有一名女生的表现让笔者很意外。上课昏昏欲睡,叫她一声,她却爱理不理。顿时,笔者手足无措,怕影响上课,没再理她。课后,通过班干部详细了解了班里的学习情况,并就这位女生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她活泼开朗,心直口快,学美术专业,不喜欢英语。了解后,对她还真有几分喜欢,从此开始了和她一步步的交流和认识。交流中少不了给她引导、鼓励、表扬和关心。和她进行了由陌生人,到师生,到朋友之间的聊天和谈心。她最终真正对英语感兴趣了,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成绩取得了明显进步。而我,收获了一份友谊。当然,在此过程中,倾注着笔者的爱心和耐心,渗透着她对英语知识的渴求和执着,体现着她对笔者的理解和信任,让笔者真正感受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真谛。由此可见,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一点。
二、共同培养好习惯
1 培养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能让学生及早发现问题,引起思考,激发求知欲。当然,我校学生成绩普遍较差,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水平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此外,对学生预习的检查也是预习活动中的一部分,只有教师的检查、表扬和鼓励,学生才会有动力,才会诱发预习的兴趣。
2 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做笔记的过程是耳、眼、心、口、手紧密结合的过程,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反复不断地记笔记能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并重复记忆学过的知识从而达到牢固记忆。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为做好笔记而无法认真听课,找周围同学的来查漏补缺,这是做笔记的一个误区。所以教师要有指导性的让学生做笔记,不能让记笔记和听课发生矛盾,应以听懂为主,笔记可以缓记或补记,思考要以理解的效果为前提,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养成每天背一定量词汇的习惯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多数人学习英语失败就是因为没过好词汇关。不少学生记得慢却忘得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记忆技巧,那就让学生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如果及时并循环复习输入大脑的信息,那么短时记忆就会成为长时记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单词记忆最忌“一曝十寒”,要坚持“细水长流”,哪怕每天只读几遍也行。
4 养成积累的习惯
在引导学生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推荐课外英语杂志等,包括外国文化、习俗等,来拓展视野。另外,阅读和作文在试卷中占相当比例,是学生易得分也是易失分的地方。语言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翕张。”这句诗对积累的意义表达的淋漓尽致。笔者对每届学生从高一起就这样要求,课前抄写两个名言警句,上课及时检查。长此以往,量变达成质变,自然水到渠成,并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5 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这是一个师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突破自我的过程,也是教学效果向最优化发展的过程。所以,师生的反思与总结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的形成,有赖于教师为其提供时空,并进行及时指导,让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光发亮。
总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做任何事贵在坚持,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让好习惯伴我们同行,让教与学更轻松,更有效,让我们走的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