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闻学茶座(15)——新加坡《联合早手鼢前总编林任君谈早报的发展历程

来源 :国际新闻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8月23日,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十五次活动在北大临湖轩举行。本次活动安排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第三届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授课期间举行,是该课程的组成部分。除特训班全体学员外,在京部分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出席了本次活动,聆听北大华媒研究中心顾问、在新加坡舶联合早报》担任总编辑长达18年之久的林任君先生讲述婚茨合早报》88年来的发展历程。
其他文献
十月革命前,列宁受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思想影响,认为单一制优于联邦制,同时提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利用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消除民族不平等.十月革命后,列宁面对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积极倡导建立各民族联合的联邦制国家,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联邦制思想;民族自决权是建立多民族联邦制国家的前提;联邦制是同时解决革命,民族矛盾和社会发展这三重任务的最佳结合部,各民族共和国的平等和独立自主是建立联邦国寡的根本原则,联邦制不是一种永久性国家结构,而是向单一制国家的过渡形式。列宁的联邦制思想是符合俄国国情的,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
期刊
期刊
现当代文献关于第一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中文报刊《千里镜》的论述存在分歧,其出版信息模糊不清,而《中国丛报》和卫三畏《中国总渤有关《千里镜》的记录则相对准确和完整。本文借助古典文献考证《千里镜》的出版信息,旨在厘清马礼逊的报刊活动及其意义。
期刊
期刊
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大特征。然而,在这唯君主意志是尊的独裁社会中,民本思想却源远流长,绵亘不绝。“民为邦本”——不独为思想家的精神肴馔,上至帝王将相,下逮百姓庶民,甚乃打家劫舍的“草寇”,“犯上作乱”的叛逆,倡言鼓噪者有之,履行实践者亦有之。专制与民本绞扭着,滚动着,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明太祖朱元璋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同时又竭力阐扬民本思想,并且身体力行。君主专制,民为邦本,这两种貌似对立的东西何以长期并存和共容?其并存和共容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什么?又是如何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本文略作论述,就
R·罗蒂在他的《实用主义的结论》中,论述了海德格尔与杜威对传统的看法。
1992年后形成的欧洲单一市场,使得贸易保护主义会变本加厉。但是中国这一世界瞩目的大市场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只要我们抓住时机,及时疏通与欧同体的“经贸渠道”,不仅能避免欧洲单一市场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还能在引进外资和改造产业结构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好处。
在近代中国,破除传统之蒙、激扬科学理性生是比救亡与变政更为艰巨的时代课题。就其旨归而言,梁启超所倡导和张扬的新民说,真理论核心在于变臣民为国民,变传统的依附人格为现代的独立自主的人格,改造千百年来人文历史积淀而成的“劣下之根性”,造就一代具有崭新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国民。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现代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外化,只有国民与现代社会同构的时候,才能赋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行政管理系统的行进以真实的生命力和心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气质的重塑,具有不容忽视的启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