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来源 :海峡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是第一种可供注射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也是目前镇痛效果最好的NSAIDs,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阿片水平镇痛药的急性较严重疼痛的短期治疗.与阿片类镇痛药物相比,酮咯酸不良反应少,无成瘾性〔1〕.目前,国内尚无酮咯酸致过敏反应的病例报道.尽管酮咯酸引起过敏反应十分少见,但国外有不少使用酮咯酸致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的案例〔2-6〕.本文对我院1例酮咯酸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进行报道,旨在增强患者和医务人员对此类不良反应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我院门诊口服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客观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成人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门诊2017~2018年抗抑郁药的用药频率(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现有口服抗抑郁药13个品种,2017~2018年总销售金额和年总DDDs均逐年增加.其中,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医院抗抑郁治疗的主要药物,占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60%以上;其次是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占总销售金额的20%以上.结论 医院门诊抗
目的 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和预防治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2018年1月 ~2018年4月门诊西药房10800份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出现差错处方及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降低调剂差错风险.结果 10800份处方中,存在32份调剂差错处方,差错率为0.29%,对其进行防范管理后,再次抽取2019年6月~2019年9月处方10800份,处方调剂差错发生9例,差错率为0.083%,与管理前比较,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主要是药品类型差错、用法用量不当、用药
目的 研究分析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急性肠炎患者中抽取130例,分为研究组(65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及对照组(65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及痊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呕吐、腹泻等症状改善时间与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肠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治疗,临床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
目的 探讨有症状的室性早搏合并房颤的患者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时的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1例有慢支病史的室早合并房颤患者,临床药师从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proteins,CYP)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角度分析了此类患者适宜的用药方案.结果 患者在用达比加群酯抗凝的同时,以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普罗帕酮片治疗后,室性早搏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无出血及气道反应发生.结论 对于有症状的早搏合并房颤患者,以达比加群酯、普罗帕酮与美托洛尔联用是适宜的,此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旨在加强处方管理,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6月份门诊处方,每月抽取300张,共计1800张,对其处方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上半年门诊处方总合格率为98.78%,其中不合理处方22张,占比1.22%.结论 本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符合三级综合性医院评审要求,但仍需加强规范医师书写电子处方,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处方点评制度及前置审方环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目的 探讨药学监护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医疗服务,观察组接受临床药师提供的全程化药学监护服务.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随访的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住院期间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略有差异,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出院1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盐酸二甲双胍片、胰岛素、前列地尔注射液的依从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探究导致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类统计和分析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院上报1162例ADR报告.结果 ADR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各类药品中发生ADR频率前三品种分别为抗微生物药物(245例,21.08%),抗肿瘤用药(109例,9.38%),心血管系统用药(107例,9.21%).抗微生物药物导致ADR的前三品种分别为头孢菌素、喹诺酮类以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中主要为皮肤及附件(423例,3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的问卷调查,设计出肺结核患者理想的药品说明书.方法 临床药师在肺科门诊收集问卷调查,整理出肺结核患者对结核药品说明书的了解程度、关注说明书哪些内容,理想说明书的类型等内容.结果 共收集200例肺结核患者的问卷调查,均知晓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力,65%未阅读过药品说明书,58%患者如果阅读说明书会关注内容: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95%患者需要配有另一份精简说明书方便阅读,认为说明书太多专业术语,字体太小,用法用量,体重计算用量等看不明白,期待说明书越简单越好,仅需要用法用量
目的 统计分析永安市2020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永安市2020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中筛选年龄≥60岁的报告87例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表现及转归、关联性评价等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上报的87例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60~69年龄段占比最高,涉及的药品以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占比最高.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最为常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与注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
目的 探讨0~1岁婴儿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医生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我市2016年 ~202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收集的0-1岁婴儿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0~1岁婴儿通过静脉滴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机率较高;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男女婴比例为1.5:1;主要以抗生素类为主,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制剂;经分析新的/严重的比例为16.4%;主要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 应重视婴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保证婴儿用药安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