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班禅大师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up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世班禅大师(宋家丽 / 图)

  十一世班禅大师是嘉黎县一位牧民的儿子,在我仅有的几次跟随他在藏区调研和举行活动的过程中,我经常深深地被大师对家乡浓厚的情感所感动。面对普通百姓,大师没有一丝的矜持和自傲,而是满怀慈悲和关怀。
  2016年7月29日到8月9日的12天里,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那曲,班禅不顾旅途疲劳和高原缺氧,先后赴藏北地区孝登寺、嘉黎县拉日寺和阿扎寺礼佛,并为信众摸顶赐福,还在拉日寺前的草地上举行了长寿灌顶。拉日寺位于县城64公里处,其中还有将近46公里的土路。班禅大师不顾一路颠簸,在拉日寺礼佛后在寺前的草坝上为信众进行了长寿灌顶。班禅大师端坐于法帐中,虽然没有扩音器,但班禅大师浑厚的诵经声,远远就能听到。
  有一次我跟随十一世班禅大师在藏区调研,班禅大师的一个举动让我印象深刻。他对草原的情感和依恋,溢于言表,让人们不禁赞叹。那是2017年7月19日清晨,班禅大师一行从玉树市前往治多县时路过隆宝滩,班禅大师的车停了下来,他穿着绛红色僧服走下车来,兴致勃勃地走向隆宝滩绿油油的草甸。这一带属于玉树州著名的隆宝滩自然保护区,此时正处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环顾四周,一望无际的高寒草甸和湿地,像地毯一样铺在这片海拔4200多米的高原谷地上,远处起伏的山脉像凝固的绿色波浪。这时正是早晨7点多钟,我们享受着清晨高原温暖的阳光。十一世班禅大师对眼前的景象,显得非常留恋动情,他站在草原上请随行人员为他照相留念。他是牧人的孩子,出生在草原,所以每次见到草原美景,总是充满了感情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接着又来到了处于长江的源头,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治多县贡萨寺附近时,当地僧俗群众都赶来夹道欢迎,迎接班禅大师。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手捧哈达,沿路还有能歌善舞的治多人組成的舞队,跳着豪迈的康巴舞蹈。在车队快接近贡萨寺,抵达扎西滩草原时,当地牧民们按照传统方式,骑着自己心爱的骏马,组成了马队,迎接班禅大师,人们举着经幡和哈达,领队的两位骑士高举着五星红旗和党旗。班禅大师也很激动,他站在敞篷车里,向迎接他的马队挥手致意。除了马队,当地群众还组成了牦牛队,一些青少年骑着高大的牦牛奔跑在车队两侧。
  2017年在青海湖祭海仪式结束后,十一世班禅大师一行环湖游览,在湖边见到牧民斗改杰一家正牵着马迎候。十一世班禅大师想要骑骑他们的马。斗改杰一家激动极了,看着十一世班禅大师骑着他们的马,潇洒地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驰骋了几个来回。班禅从马上下来,摸了摸马的额头,又转身将缰绳递给那几位牧民,并亲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经济状况,为他们摩顶赐福……。十一世班禅对牧业生产和骑马很感兴趣,好几次回西藏,班禅大师都会来到日喀则边雄乡,走访调研扎什伦布寺逻玛奶牛养殖场生产经营各项情况。这个养殖场是1986年由十世班禅大师创办的,十一世班禅一直非常关心这个奶牛场的发展,近几年,班禅大师和他的父母还先后投入资金,进一步改善奶牛场养殖条件。

  十一世班禅大师是位90后青年才俊,除了要学习历代班禅喇嘛都要学习的博大精深的显密佛理、五部大论外,还要学习现代人文和科学学科的知识,可谓是佛理科学兼修,数码技能捻熟。因此,班禅大师既具有传统知识和文化的修养,而且他对阅读和学习新鲜事物兴趣浓厚,不断地丰富着知识,拓展视野,不仅能熟练使用电脑,还喜欢书法与摄影摄像。
  在藏传佛教传统中,讲辩著三大功德中运用口头语言的就占了两项。班禅大师是一位转世活佛,也是一位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授佛法的高僧。十一世班禅大师除了精通他的母语——藏语,还能说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班禅大师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第一次使用英语进行演讲,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兴趣与关注。与会的各国高僧和各界人士都感到“十分震撼”。一些英语国家佛教界代表,也都赞叹十一世班禅大师的英语水平。当时的无相大和尚说,“这意味着班禅大师已经可以在世界上用英语代表藏传佛教界发言,直接用这种国际通行的语言和人交流,这有利于外国人了解中国藏传佛教的真实情况”。斯里兰卡佩勒代尼耶大学副校长阿贝古纳瓦德纳表示,十一世班禅大师的英语演讲“值得赞赏”。他说:“因为我不懂中文和藏语,所以我希望他下次演讲还用英语,这样我能更好地理解他所说的内容。”对于当时不谙汉语和藏语的外国代表们,十一世班禅大师的英语演讲让他们感到亲切。
班禅大师在青海湖边的祭湖台前诵经祈祷(噶哇扎西 / 摄)

  藏传佛教讲菩提心,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慈悲心是从本性里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十一世班禅大师对家乡、对老百姓有着真诚、质朴的关心和感恩。2016年8月1日下午,班禅在家乡那曲与各族各界代表座谈,听取那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并与老党员、老劳模、非公经济和群众代表座谈。座谈会上每个人的发言,班禅大师听得都很认真,而且还时不时地作笔记。听完介绍后,除了对当地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由衷赞赏外,他还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这次那曲之行,班禅把大量时间用来访贫问苦,看望慰问群众。班禅大师还专程到那曲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向那曲儿童福利院捐献25万元。班禅大师在到牧民果地和曲成桑姆两户人家做客时,曲成桑姆特意提前为班禅在座位上铺上一条黄色的哈达。但班禅大师一进屋,看到她行动不便的老母亲,就像普通客人那样挨着老人坐下。   班禅大师在每次去藏区的行程中,都会尽量安排到敬老院和孤儿院去参观慰问和进行佛事活动。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班禅大师在治多县草原上为万人祈福摸顶结束后,夜已经深了。但是班禅大师还是坚持前往治多县敬老院,去看望那里的老人,趁着夜色,班禅大师又为这些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们一一摸顶祈福,而对于藏族信众来说,能得到大师的加持是他们一生的殊荣。
  除了佛事活动,班禅大师的行程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慰问扶贫。2017年青海行的第一站选择了玉树, 2010年玉树地震后,他曾前往玉树举办消灾祈福法会。这次到了玉树,班禅大师把信教群众的供养都捐给了玉树的精准扶贫项目。班禅大师到“藏东明珠”昌都调研时,在昌都卡若村,班禅大师在走访慰问的同时还特意送去了慰问金。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大师每次回西藏的一个重要安排,就是深入到群众和各族各界进行深入接触和交流,进一步了解西藏社会经济发展。他通过社会调研、走访和参观,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为西藏和谐稳定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
  8月羌塘,牧草茂盛。那曲草原也许是因为它的儿子班禅大师的到来,马儿格外欢,天空格外晴朗。午后的阳光下,班禅一袭红衣漫步拉日神山,格外耀眼。嘉黎县藏语称“拉日”,是神山的意思。包围这片草原的正是“神山”念青唐古拉。山上开满了格桑花,山下流淌着小河,远处桑烟袅袅,牦牛悠闲地吃着草。只见班禅在草地上怡然自得地散着步。他时而低头,像是与小草私语;时而仰首,又像是与神山对话。一切无拘无束,与盛开的鲜花和高耸的神山交相辉映,成为羌塘草原最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汪璐)
僧俗信眾在扎西滩草原接受祈愿灌顶 (噶哇扎西 / 摄)
举着国旗和党旗的当地欢迎马队 (噶哇扎西 / 摄)
十一世班禅大师为信教群众摸顶赐福。(噶哇扎西 / 摄)
其他文献
最近去拉萨天文公园的人发现,公园里多了一座新的雕像。  雕像是一个中年藏族男子,身穿藏式大褂,习惯性地抬起手,专注地仰望天空。在他头顶上,是中国最璀璨的星空观测地。  完成这个雕像的艺术家,是来自西安的知名雕塑家邵燕心。  他从接到这个雕像开始做设计到完成,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关于这个藏历天文学家,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的资料可以查询。无论是从目前可以搜索到的资料,还是相关史料,都几乎找不到他的任何
邹吉玉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西藏摄影家协会理事  作品先后荣获:  2008年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银奖  2009年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金奖  2009年中国西南六省区市摄影联展二等奖  2011年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优秀奖  2011年中国西南六省区市摄影联展三等奖  2012年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优秀奖  邹吉玉,学过铁匠、钳工;洗过盘子,跑过龙套;当过司机,卖过保险;拿过
飞机降落在米林机场之前,对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全部印象,就是地图上的一些线段,遑论那里的植物。只记得按资料志书记载,那片区域里生有中国特有的物种,生有西藏特有抑或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物种,甚至有些以“米林”命名的种类。出发时,我也暗自怀揣了一个准则——无论见到什么植物,只要在开花抑或结果,都要把照片拍好,哪怕它看上去只是十分常见的种类。因为,西藏的奇异、米林的奇异、大峡谷的奇异正在于此,也许看似平凡的
无论是在作品中,还是在人生中,张洹一直在探究几个问题:生、死、欲。  生,是生存,而非生活,生活是更高级别的存在,年轻时的张洹,直接将身体和皮肤怼到世界的眼中,灵魂从自我中跳脱出来,站在一旁,赤裸裸地生存在各个不同的空间。  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前表演的《Angels》,是张洹在公共场所的第一件行为作品,浑身血色的张洹手持玩偶,诡异、挣扎、绝望。这个作品的创作,是为着那些还未出生就已离开这个世
吉祥天女节讲述的是,从藏传佛教和城市守护女神如何变为“美神和爱神的故事。发展至今,这个故事至少包含了一种意义 ‘由广及一个宗教和城池的安危具体化为女性的容颜祈求 甚至是女权意识的自主展示,”    天女“真身”    要充分理解拉萨吉祥天女节的真正内涵,必先了解吉祥天女这位神祗的渊源。吉祥天女即藏语中所称的 “班丹拉姆”或“白拉姆”,这两个名字只是发音上的含混所致,意思都是一样的。班丹拉姆神
11月24日,西藏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在拉萨举行了西藏首部体育电影《八万里》媒体见面会,电影《八万里》导演柯克、女主演德姬,以及驻藏1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见面会。  在刚结束的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上,藏族导演柯克执导的励志体育电影《八万里》,获得推荐入围作品奖。这部影片于今年6月受邀参加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部“聚焦华语·中国新片”展映单元,还在今年7月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体
从拉萨出发,沿着拉林高速公路驱车3小时,到达西藏唯一的自然类5A景区巴松措。再经过近2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下午七点多的时候,在烟雨濛濛的天空下,终于看到了前方的村子——错高村。  村子里神山、河流、寺庙、牦牛、牧场和善良的人们,这一切都让我相信陶渊明先生描绘的“世外桃源”不是一个梦,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存在于这无垠的天地间,存在于永恒的轮回中,也存在于我此生最美的遇见。老房子、古村落  第一天晚上我
嘎乌,也有噶屋、嘎屋之写。藏人佩戴嘎乌的历史,当从公元五世纪吐蕃占据中亚信仰佛教开始,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嘎乌的款式一直在随着时代而改变,每个时代不同的审美,决定了嘎乌的制作工艺与材质,从最初的质朴到后来的华贵,从草原的古拙到宫廷的细腻。嘎乌的样子,也随时光幻变,只有承载于其中的精神价值永远都没有变。  我有过很多漂亮的西藏老嘎乌,也打开看过嘎乌内的秘密,老嘎乌里有经书,擦擦,甘露丸(一种药物与香料
天上升起弃山星 清净微寒好沐浴  强烈阳光晒水热 皎洁月光射水寒  待到弃山星升起 清净微寒好沐浴  ——西藏民歌  西藏的天然药浴,拉萨沐浴节  沐浴节,诚如其名,是高原人民集体沐浴的节日。  在拉萨众多的节日之中,沐浴节绝对称得上是美妙而壮观的。据藏民间传说,沐浴节洗浴可以洗去疾病,男人强身健体,女人活血化瘀,同时也能带来来年的吉祥和好运。所以,每年沐浴节来临之际,男女老少不约而同走进就近的天
在广袤的西北夜空中,有无数的星星闪烁不停。与这些星星遥遥相对的,是苍茫的戈壁滩。在这戈壁滩,有一座名为格尔木的小城,潜伏在山脉的褶皱里。那片大地既朴素生动,又躁动安宁;既有生命的庄严肃穆,又有生活的斑斓绚丽;那里体现的,既是大自然造化的博大浩繁,又是人类创造力的无穷无尽。  格尔木很年轻,仔细算来,只有68岁。它的起点,是跟一把铁锹有关。1953年,慕生忠将军带着部下前来开拓修建青藏公路,那时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