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ngb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色专业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促进和优化的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中仍存在的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力度不够、教师实践能力偏弱、区域经济分层及学校位置差异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制约以及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评价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職院校;特色专业;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G712.3
  本论文是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020225)研究成果。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解决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确定及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而不是知识面广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知识分子。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与高职教学的组织原则协调一致,目前很多高职学校实训设备相对落后,不能够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甚至是行业产业已经淘汰不再使用的设备,无法体现三到五年内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重新学习设备操作,上手能力差。
  有些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学生实践教学需要的设备过于精密、庞大、昂贵,学校无法购买的问题,而仿真模拟一线现场操作系统开发不到位,使教学停留在教室,学生无法体验真实生产、管理、服务的真实环境。
  2. 教师实践能力偏弱
  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直接影响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高职教育其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就是它强调培养对象的技能性、操作性、实践性,其主要任务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本科院校的教师有着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双师型”教师,其本质特点即他们不仅掌握本专业较深的理论知识, 同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扎实的实践工作能力,对于大多数特色专业来说,真正达到“双师素质”的教师寥寥无几。
  3. 区域经济分层及学校位置差异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制约
  远离省会城市办学的地方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中“走出去、拿进来”的条件相对较弱,利用各种先进资源的能力欠缺。而特色专业建设离不开大量的高水平的教师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区位劣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才的引进和成长,制约着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影响特色专业“软实力”的建设和有效提升,也会出现人才培养规格的低地。
  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的“营养源”,经费的多少是特色专业建设绕不开的现实诉求,地方经济财力上的劣势必然制约着特色专业的发展壮大,后续资金的不足也会导致前期投入的作用难以最大化,给特色专业建设带来后天的“營养不良”。
  4. 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评价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特色专业具有的有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与替代性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高职院校的特质资源与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呈现多样化局面,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要有不同标准,要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评估方式,不能搞“一刀切”都是一样的标准。过于僵化的评估标准,会阻碍特色的产生,千校一面,怎能评估出特色,更难促其培育和发展。目前,针对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评价体系构建还不完善,对不同学科、不同特点的特色专业评价指标的确立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特色专业的验收、管理与后期建设工作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二.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途径
  1. 加强具有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设在校内,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以学生训练为主,紧跟现代生产、服务、科技、管理发展前沿的实践训练场所。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和场所不足的有效补充,是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第一线的训练场所。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要尽量能够模拟真实的一线工作环境,且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考虑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相关专业尽可能通用和共享,统筹规划,优化配置,防止重复建设;关注社会开放性,除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外,还应利用价值最大化,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特色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以“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合同的形式与相关企业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与企业一线人员合作编制具有职业针对性实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及灵活应用的能力。
  2. 强化特色专业教师队伍,塑造特色专业优良师资
  教师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关键要素,一支层次合理、能力强劲的教师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特色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关键点在于:培育一支优秀教师团队,以优化的教师队伍推动特色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师层次建设,造就特色专业的领军人物,开阔思路,掌握方向,定位明确,引进和培养并举,同时师德是指导教师一心为学的道德诉求,因此要改善环境条件,注重道德建设,。
  3. 创新地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办学思路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生产管理性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巨大,作为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任务的职业教育,地方高职院校肩负重任,功不可没。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效盘活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以专业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地方高职院校才会有强大的发展后劲。
  地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要有贵为实用的办学思路,把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目标,注重教育规律的实践性目的,平实为用;地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要有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以积极开放姿态投入到地方经济社会中,全面服务于地方社会,明确地方高校在当地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地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要有面向大众的办学思路,高教大众化过程中,特色专业以其独特的又是和吸引力顺理成章地成为高校深入基层的纽带。
  4. 建立健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评价指标及体系
  只有明确的过程控制和严格的过程监督体系,以及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切实做好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对于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应经过确定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特色专业建设和运行、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价与监控等若干个环节。建立和健全、激励与约束并举的专业评价与监督机制, 对于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建立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更重要的是提出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进行评价,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三.小结
  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必然要选择走特色发展之路,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应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坚持正确的专业建设原则,树立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目标,努力加强自身的特色专业建设,并以特色专业辐射和带动其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BIP_0qKNsCYqeMVDF1LMuHL3F3YtoquL7C99AW47MUy1T7K1heKjRPgvMY17FmUxaSEJBWe0_5xAyC0HC4FnK
  [2] 张婕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现实与前瞻[J] 教育研究 2011(05)
  [3] 张子照;朱晟利 谈地方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 2011(07)
  [4] 吕海东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研究[J] 中国科技教育 2015(05)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成为了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实训教学条件体系建设,体现几年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成果。  关键词: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 实训条件 建设  【中图分类号】TG659-4;G712  0引言  为了适应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理實一体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做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数学产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符合他们自身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情境。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以数学运用与生活情境为基本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对数学情境教学具体策略进行探讨,以不断提升课堂高效性。  关键词:数学情境教学;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切新知识学习都开始于相关的情境研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生的惩罚机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但不代表着任何教育举措都要顺应学生的心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理的惩罚小学生还是有必要的,可以让小学生尽早的认识到自己错误,加强小学生的自律能力,为将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惩罚机制;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件非常琐碎的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研究总是从无认识到有认识,步步深入,渐渐明朗化的。对事物进行分类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之一。在数据分类不明确时,对其进行探索性的分类是极为必要的。
摘要:高质量的幼儿园必然有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勇于创新,对幼儿有强烈爱心和责任心的教育团队。为了提高幼师队伍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幼儿园可以从加强团队学习的能力,形成团队合作的默契,建立教研组长负责制进行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团队学习 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7  一所好的幼儿园必然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勇于创新,对幼儿有强烈爱心和责任心的教育团队。在幼儿园团队建设中,常常出现教师立足于本职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素养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语文素养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针对这些教学要求,结合自己语文教学实践,认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培养和提高艺术类职业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写作 兴趣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H193  “语文是最重要的
摘要:文章介绍了学案教学模式的概念,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学案教学莫斯的必要性,并探析了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高中生物教师以及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案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生物教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教师应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