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花生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可视化分析

来源 :分子植物育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花生品种进行可视化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分析,为高产品种筛选和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研究以2014年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为基础,利用GGE (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以参试品种\'开农70\'为例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 表明,\'豫花43号\'、\'开农70\'、\'开农0316\'、\'豫花44号\'、\'豫花42号\'是理想的高产高稳品种.其中\'开农70\'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综合排名第二;单株生产力和百仁重与荚果产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二位.综上所述,GGE双标图可以全面有效的评估参试品种,其中\'开农70\'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合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利用,在生产中可侧重做好单株生产力的选择.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GC-M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和感官评价,对2个白杨梅和2个紫红色杨梅的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及与松树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GC-MS检测结果表明,4个杨梅品种中共检测到醛类、酸类、酮类、醇类、酯类、酚类、烯烃、烷烃8大类60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荸荠含32种、永嘉白杨梅含25种、上虞白杨梅、野乌均为18种.该4种杨梅的3种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不同,其中永嘉白杨梅主要为松油烯-4-醇、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松油烯,占53.30
为优化穿心莲叶片原生质体制备方法,本研究运用酶解法考察不同酶组合、渗透压、MES浓度、液料比、植物生长情况等因素对穿心莲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 表明,穿心莲叶片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材料为长约3 cm的新鲜穿心莲叶片;酶解液组成为1.5%纤维素酶R-10+0.75%离析酶R-10+ 0.6 mol/L D-甘露醇为渗透压调节剂+20 mmol/L MES+5 mmol/L CaCl2+0.1% BSA作为质膜稳定剂,液料比为50∶1.本研究获得的穿心莲叶片原生质体制备优化方法,可为后续原生质体培养提供参考依
优质是水稻育种中最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引进和评价水稻种质资源的品质对于筛选优质稻亲本和选育优质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非洲和巴西引进了28份水稻种质资源,在湖北武汉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了品质鉴定.结果 表明,这些种质资源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表现优异,但蒸煮食味品质较差.从中筛选出13份优质稻种质资源.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相关性较低.对种质资源的GS3、Wx和ALK进行基因型鉴定,发现GS3和Wx均含有2种基因型,ALK含有3种基因型.其中Wx和ALK不同基因
为提高槟榔树氮肥的利用效率,筛选槟榔树生长过程中偏好的氮肥形态.本试验采用盆栽土培方法,以两叶一心槟榔幼苗为材料,分别用酰胺态氮肥(尿素)、硝态氮肥(硝酸钠)和铵态氮肥(氯化铵)3种形态氮肥对槟榔幼苗进行处理,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氮肥形态对槟榔幼苗氮素吸收、土壤氮素有效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槟榔植株及各器官全氮含量在不同形态氮肥处理60 d后,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硝态氮肥>对照,各器官氮素含量为:叶片>茎杆>根系;与对照相比,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酰胺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处理
为分析黄淮海地区甜玉米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及各试验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本研究采用AMMI模型和R语言GGE Biplot GUI软件包两种方法,对2018年黄淮海地区13个甜玉米品种和13个试验点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甜玉米鲜穗产量在不同品种、试点间、品种和试点交互作用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斯达甜221\'(g02)、\'斯达甜222\'(g05)、\'郑甜186\'(g01)、\'BM380\'(g09)和\'沪甜2号\'(g04)是丰产稳产性均较好的品种.中
为研究青海省不同地区中国沙棘的遗传变异,本研究采集青海省不同地区野生的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和肋果沙棘叶片作为实验材料,提取沙棘叶片的DNA,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增和扩增产物测序检测.对中国沙棘的ITS序列进行同源性和差异性分析,以西藏沙棘和肋果沙棘为外类群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表明,不同地区中国沙棘ITS序列的同源性很高,均在99.5%以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各自分为一组,与形态学分类中归属于三个不同的种的分类结果一致.11个中国沙棘样品的ITS1区序列长度均为3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试是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广适性一直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品种审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小麦品种在多环境试验中普遍存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二者之间互作效应,科学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有助于全面了解品种的特性.本研究采用GGEbiplot方法,分析了连续2年国家黄淮旱肥地区域试验中\'泰科麦30\'等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采用该方法中的“成对比较”功能图对\'泰科麦30\'与该组对照品种\'洛旱7号\'在试验
中国的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牧草资源,其中野生鹅观草分布较为广泛,特别是在川渝地区.为了解川渝地区野生鹅观草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为鹅观草种质资源搜集、评价及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新型ISAP分子标记技术对80份来自于川渝地区野生鹅观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共扩增出102条清晰可识别条带,多态性条带占93.14%.每个ISAP位点的PIC均值为0.255.聚类分析发现在GS为0.815处可将80份野生鹅观草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材料间的聚类与地理来源呈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将为今后鹅
为分析不同浓度ABT生根粉对西藏墨脱县引种的3个茶树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本研究以西藏墨脱县农业局引种的3种茶树良种(\'福鼎大白\'(FDDB),\'名山特早212\'(MSTZ)和\'名毫131\'(MH))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浓度ABT溶液(50,100,150,200 mg/L)和清水为对照,浸泡3个茶树品种插穗后进行扦插,63 d后通过测定插穗下切口愈合比率、膨大比率、腐烂比率及生根比率、平均生根条数、平均根长、平均最大根长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法评价其对3个茶树品种生根的
为了从分子水平揭示福建省不同野生居群朱砂根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本研究采用荧光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省20个朱砂根野生居群共255个样株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5条ISSR荧光引物共扩增出谱带为186条,其中多态性谱带为96条,多态性平均百分率达到55.77%.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L)在37.65%~80.39%之间,观测等位基因数(Na)在1.3765~1.8039之间,Shannon指数在0.2000~0.3672范围内,Nei\'s基因多样度(H)于0.1256~0.2425之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