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华人智慧提升企业创意

来源 :精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dt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希均创办人所提出的大格局之三,则是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软实力,运用于传统产业的提升、服务业的创新、绿色能源的研发,物联网的应用、文化产业的开拓及中华文化的推广,甚至是品德的示范等。
  2015年10月28日- 29日,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多达600余位的顶尖企业家、官员及学者专家齐聚台北,参加华人世界最具前瞻性的经济论坛— 2015第十三届华人企业领袖远见高峰会。其中,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副领导人吴敦义,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毛治国均出席发表演讲。 在“大中华+新亚洲,华人经济大汇聚”的宏大主题下,大会主席、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暨董事长高希均在开幕致词时,特别以“大格局决定大思路,大思路决定大出路”与在场华人领袖共勉。 “大格局之一,是要面对全球竞争与区域之间潜在的冲突,华人企业领袖更应当认清现实,相互协助。”高希均首先如此倡议,全球华人应当彼此交流,真诚合作。 高希均接着指出,大格局之二,是要勇敢走向开放,一方面接轨全球,一方面是要使左邻右舍变成经贸及双赢的伙伴。透过交流与合作,华人企业就能够直追世界级的企业,跟世界的标准接轨,超越当地环境中小我的满足,并与典范的大企业接轨,超越正派经营的最低要求,同时与永续发展接轨,超越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的目标。高希均创办人所提出的大格局之三,则是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软实力,运用于传统产业的提升、服务业的创新、绿色能源的研发,物联网的应用、文化产业的开拓及中华文化的推广,甚至是品德的示范等。 高希均进而综合拥有大格局者所具备的四项特质,包括全球布局的视野与策略、意气风发的生命力、泱泱大国的做人风范、为下一代子孙永续发展的思虑。高希均提及,正如未来趋势专家奈斯比所言:“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是华人世纪。”证诸大陆、台湾、港澳,以及散布东南亚的亿万华人,就构成了世界最大的市场,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经济活动,几乎是华人的企业领袖担任主角,显示了华人企业的力量。 12年前在上海,华人企业领袖远见高峰会首次召开时,高希均先生便提倡全球华人企业领袖应该每年共聚一堂、共商愿景、共寻机会、共担责任、共求合作。如今举办到第十三届,高希均持续勉励在场企业家及各界精英彼此鼓舞:“大格局的思考,你我一起来发挥。大时代的视野,你我一起参与。大趋势的合作,你我一起推动。”一番充满远见的演说,引发台下热烈的掌声。 全众+混种 是未来强势产品主流 “分众早已不是创新的既有模式,全众才是未来孕育强势产品的主流!”第十三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专题论坛中,以“创意与设计的对话”为题,邀请台湾著名的创意家、大小创意斋创办人姚仁禄和橙果设计创办人蒋友柏进行演讲,蒋友柏出身政治世家,是蒋经国先生的孙子。 对于企业在经营品牌与创造新产品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好的产品必须把多种元素做“混种”,并且要大胆地往前迈进,攻向全众市场,才能让创意不分国界,并且流行至全世界。“单一元素的产品很难形成流行,混种才是王道!”一开始蒋友柏就以自己为例,他有东方人的血统,也有俄罗斯的血统,而他所创办的品牌,也是政治、商业等多种元素的结合。 姚仁禄也强调,其实混种不只是创新的来源,也是一种传统,而且是具备优势的传统,比如说,中国早在千年前就把驴与马做混种变成骡,而骡的优势是,它吃的比马少,寿命也比马长。将产品混种之后,又必须思考作为企业经营者,挥军市场的思维格局。 格局的不同会把人分为三种,分别是霸王、诸侯与神人。姚仁禄解释,霸王的想法是,他根本不关心你是谁,也就是他想到什么就给你什么。但若想法能更往前一步,则成为诸侯,诸侯是现在企业经营品牌时,最为普遍的经营视野,他思考的方向是与消费者有互动,但还是有顾虑与局限,使得这些互动点不太实际,无法真正付诸行动。然而,神人就不太一样了,神人能够与人互动,把这些互动化为真正的创新,并勇敢往前迈进,让消费者能做自由选择,也就是: “我不断向前走,我引领潮流,就看你要不要跟上来!” 格局的不同就会造就你的品牌是单纯品牌,还是成为所谓的王牌。蒋友柏指出,品牌是不断模仿,但王牌能够不断创新。 姚仁禄同时提到,因为多媒体的出现,所有的信息不再被传统媒体所垄断,所以分众市场将会消失,全众才是未来的趋势。“就像是冰箱一样,一个大机器里面,能放全家人的东西,”蒋友柏举例,全众的产品就是同样的东西,男女老少都能够使用,如果产品一开始的设计,就以分众市场、以功能取向定位,那么在起步阶段就已经输了。 然而,今日的管理学都在谈该怎么做产品定位,要锁定分众市场;全众的想法难免与实际所学有落差,经营者更是忌讳所谓的全众思维。此外,要大胆将产品做混种创新,又要有神人的经营视野,把品牌变王牌,是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
其他文献
耶路撒冷,这些位于当地市中心广场上的巨大“花朵”在路人走近它们的时候会自然“盛开”。这些充气的交互式城市装置艺术名为“Warde”,可感应人的动作,当人走近时,该装置往花瓣中充气,使得花瓣饱满,从而“绽放”开来。这些花朵装置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该地区的城市空间环境,让整个区域看起来更加活跃。  1 咖啡杯终于可以“外挂”了  一家名为“山羊故事”的美国公司推出了一款羊角形状的便携式咖啡杯。这款咖啡
期刊
水泥地上全是水  这是冬天  水只能从地里渗出来  它们别无出处  水房的尽头是水龙头  接近生锈  窗户是开着的  有人曾在此逗留  开了窗,用水洗干净自己的手  而后离去  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包括受过伤  吞过整整一排大头钉  妻子从此独自睡在那张床上  想要及早离世的人  总是神色匆匆
期刊
新年秀出你的亲子照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将你抱在臂弯的那一刻,一种无以言表的兴奋和激动一下子打动了我的心,那是一种让我永远陶醉的感觉。”  —李开复  绿行家发起倡议,爸爸们,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请把深藏心底里的爱说出来,把你们的亲子时光拍下来、秀出来!用行动对孩子承诺:再忙,也要用更多时间陪伴你!  绿行家:以身体健康、快乐出行为核心,为都市时尚忙人提供随手可看,随手可用的健康出行解决方案。
期刊
犹太作家和俄罗斯作家  善于深思  文字是冰上的水  不是水的终极分子  也不是说出水时,舌尖的颤动  深思是加倍的  将脑壳剖成四种形态  面对爱不说一句话  只是为她开门  最艰难的时候  深思是只翅膀特别大特别长的巨鸟  带你进入丛林  或者山区  在深思中把活下去当作更好的选择  因为痛苦是它的燃料  血是它的价值
期刊
我要写一些不带情绪的诗比方,太阳从楼的一角升起河流不紧不慢地流向远方肚子饿了的人吃完了两碗米饭太阳从楼的另一角落下河流去了远方不再回来肚子饿了的人吃饱了后打起了瞌睡小卖部里有一只苍蝇飞来飞去它起飞的时候没想到终点是死亡
期刊
李晓强认为他只是心安理得地做好了分内的事情,而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当代艺术的润滑剂”。  “你们赞美什么样的精英,这是很重要的”李晓强话音未落,小女儿走过来仰着头,一脸稚气地问:“爸爸,你为什么要皱眉头啊?” 李晓强赶紧把蹙眉舒展开了:“爸爸想问题的时候就皱眉头。” “皱眉头不好。”小女孩因感冒而声音虚弱,但一脸认真。 “好,我争取不皱了。”李晓强大笑起来。 那是2015年10月底的一天晚上,我们刚
期刊
赵嘉,慢拍了西藏长达二十年。西藏于他,不再是常规的旅游景点,他先是一个观察者,慢慢地, 便融入了藏民生活,成为一个亲历者。  有关西藏的故事在赵嘉的一帧帧幻灯片中不住流淌。“故事太多,时间太短,很遗憾没能一一说完。”赵嘉面带抱歉。每一张作品闪现出来时,他都被回忆击中般轻声喊“哦”,先低下头后又快速抬起。回忆淌出,轻声讲述,语调徐徐。这些细碎的图片故事拼在一起,便可以管窥赵嘉在这片广袤清冷的土地上行
期刊
你是否曾经想过希望能够待在一家书店中,彻夜畅读?如果到访东京,你就能体验这样的一个夜晚。这是东京新开的一家名为“书和床”的旅店,这里邀请资深图书爱好者前来,沉浸在书的世界之中,并且能够在读书的时候陷入睡眠。第一眼看上去,这就是一家时髦的书店,一排排书架在房间的一端,另外一端是舒适的沙发和垫子。但是在这些书架后面,有12个独立的,如胶囊公寓般的睡觉单元,可以通过攀爬梯子抵达。  1 时尚:快消品的再
期刊
在山里,他租了四亩地  五十年的租期  用来种金线莲和兰花  在香蕉林的包围中  我们听着水壶滚水  每个人都超过四十岁  水流和缓且睡眠短浅  有价值的时间基本过完了  金线莲乏善可陈  兰花还没有花苞  植物特有的修养让它们长久沉默  我们说着完全可以不说的话  盯着水鸭的身子  这样日复一日也并无不可  不需要悔恨  也不用寻找上帝  只是树枝匍匐入地  树枝特有的修养让我们终于沉默
期刊
马未都的心愿很简单—让中国人深度品鉴中国文化。  2015年北京入冬特别早,11月初已飘起雪花。德胜门字里行间书店人头攒动,雨夹雪的冰冷,并没阻挡这些穿着厚厚羽绒服的观众的热情,他们都是冲着马未都的新书《都嘟》发布会而来的。 这一天,马未都一身黑衣,与主持人史航有说有笑地度过一个下午。他看上去有些累了,为了这场发布会,他早上五点起床,特意从上海飞回来。发布会后,他坐在书店贵宾室,与记者进行一轮又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