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及优化研究——基于广西视角

来源 :金融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ouxi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逐步从粗放型式的调节方式转变为“精准滴灌”式的结构化调节方式.再贷款、再贴现及创新型政策工具作为人民银行主要的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扶贫、支农和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等重要领域发挥了重要撬动作用.本文分析了2020年以来广西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的运用成效和存在问题,运用全面FGLS模型方法对广西2016—2020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检验了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再贷款、再贴现等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显著正向促进金融机构对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和农业产业的增长,但再贷款对撬动农业产业增长的作用低于再贴现的作用.本文从优化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框架和实施策略两个层面提出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路径,以期提高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果.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于当代人的生活以及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学生的学习来讲,因为新冠疫情的存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从过往的课堂学习模式转变为了线上学习,其活动的场所也基本上被限制在一个小的范围内,这对于心灵还不够成熟的高职学生来讲是一件需要特别去适应的事情。学生的心理也会因此发生较大的波动,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高职院校在教导学生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探讨,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的心理焦虑得到舒缓,使学生保持积
本文主要分析了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综合目标管理的应用,提出了在综合目标管理概念下改进医院绩效管理措施的几点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评价目标指标,在多个方面实施目标管理,强化医院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同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高校在规模扩大与条件提升的同时,管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日渐增多。本文首先对高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分析,包括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发展动力,其次对我国高校后勤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精细化管理在其中应用的主要策略,包括完善管理体系、制定标准流程、健全监督机制、营造管理氛围、细化具体职责、创造管理文化。
从进化与发育的角度看,人类无疑比贝类更高级更优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贝类学习——遇到阻碍不抱怨,而是接受与改变,在不断磨砺中,化伤痛为闪光的珍珠.rn当我们了解了珍珠的成就过程,不免会感叹:人生不就是化茧成蝶,自我成就珍珠的过程吗?平凡的你我,每个人都有自我成就珍珠的潜质,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一颗珍珠.能成就珍珠的人很强大,不需要成就珍珠的人很幸运.
期刊
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特殊时期,2021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使得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更加复杂。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处于战略发展的重要机遇时期,随着战略发展,机遇也伴随着全新的挑战出现。为了确保“十四五”开局走好第一步,就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坚持“稳进高新”的工作方案,以企业项目的大建设支撑“三高四新”战略大落实来强化企业、振兴企业,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增长。因此,企业也应根据“三高四新”的发展战略,吸收道德品质高,专业能力强的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是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回顾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发展脉络,梳理了国内外实践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于指导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实践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本文基于2010—2019年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的相关数据,选取中国24个省份作为区域绿色金融节点省份,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将政策激励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以质量约束指标作为产出指标测算了各区域绿色金融效率值.结果显示:整体上中国各区域的绿色金融效率值呈上升趋势,但各区域的实际绿色金融效率仍然维持较低的水平.政府干预和产业结构均与市场化水平正相关,但政府和企业激励政策对绿色金融的质量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未来要促进区域协同,推动和落实合理化的绿色金融政策,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金融在服务“三农”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rn农村居民拥有银行账户是其接触到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第一步.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积累的高银行账户拥有率,为推进普惠金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年)》,截至2020年末,全国范围内91.9%的成年人拥有活跃使用账户(包含银行结算账户和非银机构的支付账户),而这一比例在我国农村地区达到了 88.01%
期刊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并分析了资本转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数字金融不仅可以通过增强金融中介的竞争能力、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直接抑制区域性金融风险,而且能够通过促进资本转移提高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间接抑制区域性金融风险.二是数字金融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金融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在金融监管的调节下,对区域性金融风险产生了促进作用,侧面反映了金融监管同步的重要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在
本文基于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融资及宏观经济波动理论传导机制的分析,运用TVP-VAR模型实证检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及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时变特征,并比较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异质性调控效果.研究发现:以定向降准为代表的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及经济增长起到短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中长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有限,且会带来一定通货膨胀压力;以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改善效应并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提升存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