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立组织,健全机构,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了使校本教研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指导。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教导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在教研工作运行过程中,要求教师各负其责,责任到位。同时,我校构建了学校——教研组——教师“三位一体”的三级教研网络。主要是为教师提供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将教师培训、课改、实践融为一体,充分挖掘了课堂教学资源,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营造了和谐的学术研讨、交流共享的研究氛围,使教师的成长越来越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
1.学习领会。“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校本教研可以“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使教师能自觉地针对所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教改实践尝试与理论反思。我校围绕新课程改革每学期都搞专题讲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反思讨论。主要针对新课程改革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主题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探讨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通过反思使教师的困惑和比较茫然的问题越来越清晰了,让教师感到了工作的愉悦,增强了自信心,提升了理念,提高了教学能力。
3.提高认识。通过学习、反思,能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必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的现状。
三、教学反思,提升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研能力
本学期为了落实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与课本对话”学习这一教研课题,我校开展了“一研究、二落实、三反思”的活动。
一研究:每一位教师都要按学校的教研课题深入研究,在一起商讨如何运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本学期重点研究了“课堂教学如何走进学生?”“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落实:针对实施课题,我校召开了一次大型教研活动,主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与课本对话”。通过实际课例,使教师看到了新课堂教学有形的实体,课堂上出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各位教师也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增强了实效。通过教研,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课堂气氛活跃了、宽松了、民主和谐了,教师给学生创设读书探究的机会增多了,这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三反思:即教学启示与反思。重视教师的个人反思,努力帮助教师学会判断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引导他们更多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备课时自己遇到了什么困惑?上课时自己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课后自己感到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
四、同伴相助、专业引领,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通过对话教学反思活动,我们发现同伴是教师教学反思的一面镜子,因为同伴能指出教师不经意间形成的不良习惯,能指出教师不科学的教学行为。我们要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作与互助,鼓励教师互相学习、探讨,彼此支持,共同分享。于是,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形成了“同伴相助、拜师学技”的校本教研制度。
为了使校本教研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指导。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教导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在教研工作运行过程中,要求教师各负其责,责任到位。同时,我校构建了学校——教研组——教师“三位一体”的三级教研网络。主要是为教师提供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将教师培训、课改、实践融为一体,充分挖掘了课堂教学资源,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营造了和谐的学术研讨、交流共享的研究氛围,使教师的成长越来越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
1.学习领会。“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校本教研可以“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使教师能自觉地针对所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教改实践尝试与理论反思。我校围绕新课程改革每学期都搞专题讲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反思讨论。主要针对新课程改革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主题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探讨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通过反思使教师的困惑和比较茫然的问题越来越清晰了,让教师感到了工作的愉悦,增强了自信心,提升了理念,提高了教学能力。
3.提高认识。通过学习、反思,能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必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的现状。
三、教学反思,提升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研能力
本学期为了落实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与课本对话”学习这一教研课题,我校开展了“一研究、二落实、三反思”的活动。
一研究:每一位教师都要按学校的教研课题深入研究,在一起商讨如何运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本学期重点研究了“课堂教学如何走进学生?”“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落实:针对实施课题,我校召开了一次大型教研活动,主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与课本对话”。通过实际课例,使教师看到了新课堂教学有形的实体,课堂上出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各位教师也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增强了实效。通过教研,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课堂气氛活跃了、宽松了、民主和谐了,教师给学生创设读书探究的机会增多了,这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三反思:即教学启示与反思。重视教师的个人反思,努力帮助教师学会判断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引导他们更多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备课时自己遇到了什么困惑?上课时自己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课后自己感到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
四、同伴相助、专业引领,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通过对话教学反思活动,我们发现同伴是教师教学反思的一面镜子,因为同伴能指出教师不经意间形成的不良习惯,能指出教师不科学的教学行为。我们要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作与互助,鼓励教师互相学习、探讨,彼此支持,共同分享。于是,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形成了“同伴相助、拜师学技”的校本教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