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体对煤层硫分控制的探讨

来源 :高校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霍西、西山、平朔、大同、沁水、内蒙准旗和河南禹县煤田或矿区的煤层全硫峰值区常位于下伏砂体较薄带或尖灭处,呈错位关系,可靠性可达90%。其控制因素是下伏砂体决定的成煤泥炭沼泽基底地形的差异。下伏砂体厚时,沼泽基底常呈现较高地形;在砂体较薄或尖灭的低凹处,常由潜流或迳流带来较多含吸附铁离子的细悬浮粘土及硫酸钙,经还原作用可形成较多的硫铁矿硫,使低凹处形成的煤硫含量较高。这种关系可用来预测低硫煤区及勘探过程中硫含量的变化趋势 Shanxi Peak, Xishan, Pingshuo, Datong, Qinshui, Inner Mongolia Zhunqi and Henan Yu County Coalfield or coal seam sulfur peak area is often located in the next sand body thinner zone or pinch out, showing a dislocation relationship, reliability Up to 90%. The controlling factor is the difference in the topography of the basement of the coal-formed peat swamp determined by the underlying sand body. When the underlying sand body is thick, the marsh base often shows a higher topography. In the low pits where the sand body is thinner or pinch-out, it often leads to more suspended clay and calcium sulfate containing iron ions, After the reduction can form more pyrite sulfur, so that the low formation of coal sulfur content is higher. This relationship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rends in sulfur content in low-sulfur coal areas and exploration processes
其他文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唐山地震是由垂直力引起的。已有资料表明,唐山地震前其震中区及附近地壳内发生过岩浆上涌。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对比,可初步确证岩浆上涌可以产生向
研究了唐山、松潘两次7级以上强震的水化学前兆场特征。结果表明,两次强震水化学前兆场有相似的特征。在震源区,水化趋势性异常和短临突变异常所占的比例大,远离震源区所占的比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中陆续发现井水位在超远距离强震前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表现为井水位的振荡与阶变,多出现在震前几小时至几天内,有一定的重现性。对
本文应用多束纤维加强超弹性复合材料应变能函数及厚壁圆筒模型,通过有限变形弹性理论研究了正常及病态下静脉壁在静脉压及轴向预拉伸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等力学特性,着重
为加强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征求意见稿”)的研究,进一步发挥资产评估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作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于2009年8月25日在京召开了专题研讨会。  研讨会由中评协副秘书长岳公侠主持,会议邀请了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科研所、普华永道会计公司、境内外评估公司代表等有关专家与会。研讨会重点就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有关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重要前提和假设条
据俄罗斯基础教育门户网2008年12月16日报道,乌拉尔国立大学校长德米特里·布格罗夫认为,2009年各高等院校将强力推行国家统一考试。 According to Russia’s basic educati
摘要目的评估鼠弹性蛋白酶诱导的腹主动脉瘤(AAA)模型的影像变化,着重分析腔内血栓(ILT)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显示22只鼠AAA直径增长特点。术后2~8 d14次MRI检查显示13只鼠出
武安市职教中心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传承磁山文化、戏曲文化、冶炼文化、红色文化,提升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并兴建职教博物馆,让地方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During the pro
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652年至1994年间云南地区共发生613次破坏性地震,其中5.0—5.9级地震553次,6.0—6.9级地震49次,7.0—7.9级地震12次,8级地震1次。云南的破坏性地震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破坏外,还在震区
背景 指南中关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重新评估间隔不明确,导致临床实践存在差异:间隔过短会导致过度治疗,造成更大的医疗负担;间隔过长又可能导致忽视需药物治疗的高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