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庄煤矿SOS微震监测系统台网建立及可靠性研究

来源 :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煤矿是霍州煤电唯一的一个高瓦斯矿井,随着采深的增加,矿山压力明显增加,目前正在准备的228工作面是上下两侧区段已采的孤岛工作面。煤炮频繁。基于此在李雅庄煤矿建立一套SOS微震监测系统并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微震系统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初期的监测工作也再次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煤矿动力灾害监测的要求并有效指导矿山的安全生产。
其他文献
如何保持数字化校园的旺盛生命力,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亟待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在众多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三种持续发展的模式尤其引人瞩目。本文借助对这三种模式的分析,尝试找出其中的共性特征和各自特点,揭示影响数字化校园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设计理想状态下数字化校园持续发展的模型,探讨数字化校园持续发展的机制;希望能够借此拓展思路,抛砖引玉,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一、数字化校园可持续发展的三种主要模
“探究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高中物理必修模块的内容。我在参加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评审时执教了这节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从大小、方向两个方面来描述“瞬时速度”的特性;能准确地复述出速度图像中的关键信息,即斜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能够根据一幅具体的速度图像,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运动规律;能够根据物体的具体运动情况,准确地画出对应的速度图像。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现象、采集数据、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多种方式,其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有效的人力资源组织方式,在很多学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综观当前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大多是关注前期的构建,而对于后期如何有效应用、需要哪些支持或保障因素等的研究还较少。本文试通过分析和归纳现有的区域性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  实践经验,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应用指导策略。    一、内涵及特征    “共同体”一词是一个社会学
这是一堂《游园不值》的教学课。在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授课教师出示了一张幻灯片用来创设教学情境。幻灯片中,诗人沿着一条长满青苔的石板路走向一座园子的柴门,他来到柴门前轻叩门扉。紧靠柴门左边的围墙上,伸出了一根红杏的枝条,枝条上盛开着几朵红杏。学生聚精会神地欣赏画面。突然,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这幅画构图不好,‘春色满园’的意思没有能够表现出来。”教师先是一愣,随后指着画面上的红杏说:“从这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