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陈秉章先生那样做老师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lower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30余年的我,回望自己的教育之路,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想起时心中就会涌起暖意。从教40年,退休22年,83岁高龄的“老校长”陈秉章先生就是其中重要的那一个。
  “来,我们一起聊聊”
  初入教师队伍的我被分配到乡村学校教书。那几年,我只知埋头教书,尽心尽力完成任务,对于教学研究关注甚少。1997年,我考进城区学校,才感受到我与其他教师间的差距。不久,我被学校安排执教公开课。我带着忐忑的心情,顶着压力,认真备课、试教,直至去仪征市实验小学上课。那次执教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习作6《看图想象编故事》。时值初冬,气温较低,而上课的我却紧张得流汗。记不清是怎样上完了那节课,又怎样回到了后面听课教师的座位上。
  低着头坐在位置上,我的心情还没有平复。这时,在我的耳边传来了亲切的话语:“郭老师,来,我们一起聊聊。”我抬起头,前方不远处一位儒雅的教师正微笑着朝我招手,他就是仪征市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陈秉章。以前,我只是听过他的名字,看过他的报道,对陈校长心生崇拜,但从未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陈校长示意我在他身边坐下,他轻言慢语地肯定了我的教学:“能抓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准确理解图意,并展开合理想象,编写一个故事,设计巧妙,指导想象有法。”接着他又详细询问我的教学思考,和风细雨般指出每一处不足。聆听陈校长的指导,我如沐春风,像与一位熟悉的长者聊天,没有陌生感,还不时地提出心中的疑问,全然忘了面前的他是语文教育专家,且这只是我们俩的初次见面。
  在实小工作的日子里,老校长陈秉章的“一起聊聊”带给我温暖和动力,也是我永久的记忆和一辈子的感激。这些年,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努力学着老校长的样子,在教室内、走廊上、办公室,有时也在网络里,常和年轻教师一起聊聊,期望能给予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
  “你的课堂你做主”
  对于课堂教学,我拥有一种深厚的情怀,因为那是一方施展才能的舞台,更是一片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土。从教至今,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一直在继续。2010年10月,我获得江苏省“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一等奖,且有幸参加了在镇江的现场课堂教学竞赛。组委会要求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而那时阅读课第一课时教学的关注者却不多。我执教的内容是《三顾茅庐》,为了实践自己的教学构想,修改了许多次教案。现在回忆起来,那真是一段煎熬的时光!比赛前两天有一次试教,在磨课时大家各抒己见,我陷入了反思与纠结。于是,无措的我向老校长请教。他听了我的教学设计与思考,笑着说:“只要你站在儿童立场,认为教学有效就行。相信自己,你的课堂你做主……”老校长的一番话让我真正认清了课堂教学的作用。直到正式比赛那天,我还在对一些环节做调整。比赛回来之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研究自己的课堂,关注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有效性。于是,我撰写了《第一课时,想说爱你真不易》《对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实践与思考》等文章……老校长的那句“你的课堂你做主”刻在了我的心里,落在了我的语文教学中。
  正是那一次交谈,让我面对以后的无数次公开课都有了一分坦然。“你的课堂你做主”,我要继续努力,也将之传递给我身边的教师。
  “古诗文辅读不能丢”
  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只有通过对汉语言广博的阅读、深刻的体认,才能真正根植于中国儿童的心中。为了传承厚德立学、读书求知的乐仪书院文脉,多年来陈秉章校长一直开展“小学古诗文辅读实验”研究,他的“诗文入教”已成为蜚声省内外的一张名片。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退而不休的老校长陈秉章早早来到学校指导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正值早读时间,校园书声琅琅,我走过去和老校长打招呼。他笑眯眯地看着我,又看了看教室里的学生说:“晨诵经典,这个好!趁着好时光,让学生多读点、多记点,打好底子……古诗文辅读是我们实小的特色,这个不能丢。”看着头发花白的他,我重重地点了点头。陈校长特别注重语文的“读”,凡是学生要读的,他必先自己读。许多段落、篇目他必定都在课前一遍遍地去朗诵,或声情并茂,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激昂,他总是做足了功课才会进课堂。此时,我不禁又想起了老校长在语文教研组活动时说的那句“语文教师更要多读”。
  近年来,结合扬州市“五个一百”阅读工程,仪征市开展了主题为“诵读国学经典,学习多元表达”的教学研究,诗文入教已成为共识。我校一直坚持开展“诗文融合”,先后被评为“扬州市首批经典诵读示范学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每一次成绩的背后,都饱含老校长的鼓励支持、悉心指导。
  有人说,做一件事容易,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件事,那就是坚持。老校长挚爱教育,挚爱语文教学。他用自己40年教育教学的实践,回答了如何做教育、如何做教师、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等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用好生活这本书”
  教育,要从孩子出发,从生活出发,从爱出发。基于生活做教育是陈秉章先生的教育理念。他对困难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如父亲般的关爱;蹲下身子来和学生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领着学生去郊游,去野炊;和班上的“捣蛋大王”斗智斗勇……在40年的教育生涯中,陈校长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拥有满满的爱与无限的童趣,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中。他也成了学生最尊重和爱戴的老师。
  陈秉章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也影响了无数的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人,我也跟着老校长学做教师,坚信生活的能量无穷大,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我的书架上,那本泛黄的《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放在醒目的位置,这是老校长陈秉章先生1998年出版的教学专著。工作30余年的我曾无数次打开它,从中汲取力量。正如杨九俊先生在这本书的序中写道:“基础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不仅是《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贯穿全书的红线,也是陈秉章同志贯穿一生的红线。对于本书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们,是意义更大的启迪。”
  阅读《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深感教育教学的基础在生活,创造更离不开生活。于是,我引领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开展“好书共读,循环日记”活动。还记得那一天,陈校长叫住了我,笑着说:“听说你班级的学生每天都写生活日记,已坚持了260多天,真不容易。做教师用好生活这本书,学生终身受益呢!”陈校长的一番话,让我坚定了自己语文生活化的教学观:让习作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把习作变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我先后3次成功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都与“生活”相关。多年来,我一直铭记老校长的“用好生活这本书”,“生活化”语文已成为我的不懈追求。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陈秉章先生一直坚持阅读,路过他的办公室,常见他在静静地看书。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关注语文教改,自费订阅《教师论坛》《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有一次,我借阅陈校长的一本《小学语文教学》杂志,打开来发现上面写满圈圈画画,还有不同颜色的批注,忍不住读了那些文字,深感自己学识肤浅,心中顿生敬佩,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要像老校长一样读书学习。
  这些年来,聆听老校长的教诲,我努力地练写。在我的电子邮箱里,有些邮件一直保留着,舍不得刪去。2014年9月11日,我将自己的教学案例写成了一篇文章,并将打印稿交给陈校长,请他抽空指导。在和老校长的交谈中得知,70多岁的他学习使用计算机、学习打字、学习发邮件、学习上网查资料……我专注地听着,他笑呵呵地说:“时代进步了,技术发展了,我这个老人也要学习新技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三天后,我收到了陈校长发来的电子邮件,他用修改符在文档里做了很多标识。阅读邮件后,我感到很惭愧,那时的我还不会用修改符修改电子文稿。陈秉章先生让我知道唯有勤勉不懈,坚持学习,方可心底坦然,游刃有余,收获智慧和充实。
  陈秉章先生是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幸福行走的教育人。而这条路,他一走就是一辈子。“老校长”已成为教育人心中的标杆,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如今,83岁高龄的陈秉章先生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带着孩子般灿烂真诚的笑容行走在校园里。像陈秉章先生那样做老师,是我的不懈追求,也是无数教师的共同追求。
  (作者系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二次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4-0045-02  学校就像一片生命的林子。走进这片林子,走近每一棵树,能看到它们的生长。一棵树从种子到长大,都会经历发芽、扎根、抽枝、长叶等过程。教师的成长亦如树的生长一样。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科小教师的生长样态,那就是“眾生长”。“众”字由三个“人”组成,每个“人”代表
期刊
【摘 要】提炼教学主张是名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小学课堂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学主张自主提炼的“催化剂”。教师在对问题的反思中寻找突破口,进而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的提炼需要扎根课堂“第一现场”,定期总结,反复推敲,形成教学智慧。作为教师,提炼教学主张需要克服对自我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做到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的融会贯通,坚持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塑造。  【关键
期刊
【关键词】精神的太阳;生命的林子;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4-0051-03  马克思曾经对精神有个比喻:精神的太阳。细想,这一比喻中的太阳应当是真理,是理想,是信念,是使命,一言以蔽之,应是价值观。鲁洁教授对价值有个定义:理想中的事实。这一定义呼应着“精神的太阳”这一比喻。生动的比喻总是深刻的,深刻的喻义总是精彩的。我们需
期刊
【摘 要】为响应省域教师队伍建设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幼儿园进行了“童心本位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建设实践,围绕师德学习、文化建设、项目推进、组织管理四个方面,探索了“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路径。  【关键词】童心本位;教师发展;教师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4-0065-03  【作者简介
期刊
【摘 要】面向“复兴始于教师”的内在要义,立足“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实践视角,关注教育变革中教师主体性价值发挥这一关键要素,聚焦教师个人课程潜力发掘的现实意义,着力“教师个人课程的审视与澄清,教师个人课程建构的实践自觉,教师个人课程的哲学意蕴”三个维度,阐述教师个人课程自主建构的实践旨趣与价值效能。超越知识与技能的范畴,关注教师视像素养对课程建构的强大影响,表达“课程意境育人是主旋律”的课程哲学
期刊
【摘 要】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分析教师科研能力缺失的原因,提出行动方案,即成立“勤进”学习共同体,以“课题引领下的项目研修”为路径开展校本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确立了校本研修模式,以学校化学组教师的科研能力养成为例分享具体实践经验。  【关键词】项目式校本研修;教师关键能力;化学教师;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4-0059-03 
期刊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共同体;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4-0049-03  “慧,儇也”,学而后慧,是育人之理想。谷,两山间流水之道也,是育人之境界。峰的志向,谷的胸怀,水的清澈坦荡,是生命活泼美丽的诠释。把新教师成长共同体命名为“慧·谷班”,是我们科小的文化仪式,饱含殷殷的育师愿景。  新教师见面会亦是惊喜会。我们看见一股蓬
期刊
·团队简介·   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坐落于“苏州硅谷”——苏州科技城,创办于2011年。办学10年,该校从“借校办学”到形成集团化办学格局,成为区域的“窗口学校”、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这10年也是该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校目前共有教师161人,其中骨干教师44人,包括苏州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0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33人。学校教师团队年轻富有朝
期刊
回顾历史,每一次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变革。同样,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诸方面均产生重要的影响。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会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还会逐渐改变人的思维。笔者认为,立足当下,研究学科的未来,是学者型知识分子敏锐洞察力的有力表现。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金涛研究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研究”具有前瞻性,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结出了硕果——专著《未来阅读》,已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体验教学源于教师对学科育人理念的深刻认识和对语文课程的深度解读,是教师基于国家课程高品质实施进行的实践探索。小学语文體验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建构和生成,体现了个人课程的基本特性,展现了个人课程的实践路径,实现了个人课程的建设意蕴。这对一线教师实践将“理想课程”向“现实课程”转化、由“个人教学”向“个人课程”转变或有抛砖引玉之意义。  【关键词】个人课程;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现实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