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咪达唑仑口服镇静术对口腔诊疗不配合的儿童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年龄因素对咪达唑仑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109例对口腔诊疗不配合的儿童患者,在门诊环境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无痛牙科治疗中心
【基金项目】
:
CMB医学研究和临床技术开发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咪达唑仑口服镇静术对口腔诊疗不配合的儿童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年龄因素对咪达唑仑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109例对口腔诊疗不配合的儿童患者,在门诊环境下实施咪达唑仑口服镇静术辅助诊疗,给药剂量为0.50~0.75 mg/kg,记录各项评价指标并对≤3岁组(40例)和>3岁组(69例)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镇静治疗总成功率为71%(77/109),≤3岁组治疗成功率[58%(23/40)]显著低于3岁以上组[78%(54/69)](x2=5.26,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9/109),≤3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11/40)]显著高于3岁以上组[12%(8/69)],x2=4.24,P<0.05.结论 咪达唑仑口服镇静术对3岁以上患者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相对少;口服咪达唑仑0.50~0.75 mg/kg的剂量范围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EC)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血流再灌注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 对15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及PCI术后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条件下行心肌超声
目的 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声像图变化,评估其疗效及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声评估109例乳腺癌患者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后乳腺原发灶及腋窝淋
目的 分析肝脏灌注异常的动态增强CT表现及其可能的病因、发病机理,以期减少因此带来的误诊可能性.方法 回顾56例发现肝脏灌注异常患者的CT图像和临床资料,每位患者均经平扫
目的 探讨全静脉麻醉下运动诱发电位(MEP)联合体感诱发电位(SEP)术中监测应用于脊髓髓内肿瘤手术的优越性、可靠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术中行SEP和ME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伊立替康加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手术或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29例,给予重组人血管
目的 研究胃旁路手术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72只8周龄的GK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O组,18只)、假手术组(S组,18只)、饮食控制组(F组,18只)
目的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采用主动脉外置导丝的新方法处理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并与常规PCI方法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方法
目的 制备低免疫原性靶向微泡.方法 采用不同膜磷脂成份制备表面包埋或暴露生物素的靶向微泡(MBb或MBe),荧光鉴定"生物素-链亲和素"桥连技术构建靶向微泡的可靠性.以普通微泡
目的 探讨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在创伤性脑损伤神经细胞钙超载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应用膜片钳技术,分别在静息条件下和持续电流去极化条件下,采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2,PRMT2)基因在多种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外源性PRMT2基因过表达对乳腺癌SKBR-3细胞生长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