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维格斗训练与《运动训练学》(四)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重视发力、放弃力量训练是在沙滩上盖大楼
  
  从这一篇文章开始,我们来探讨“身体训练”。身体训练在武术里就是俗称的练功力,通过各式各样的训练来提高武术技击所需要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耐力素质。
  我们先来谈力量训练。
  单说“力”之一字,武术爱好者对它最有兴趣了,什么内力、整力、局部力,什么惊炸力、弹抖力、贯穿力、爆发力等等,但不管你用什么词儿称呼它们,它们都表现为“力”(力量素质中的速度性力量,即爆发力),没跳出力量素质这个圈子,也未见有运动科学之外的神秘性。
  同时大家对“力”的关注,普遍集中在发力技术上。这按说是没错的,没有合理的发力技术,发出的力就会有损耗,不能把力集中到一点给对手以强劲的冲击。问题是,只练发力,忽视甚至放弃身体的力量训练,这种训练法等于是不打基础,在沙滩上建摩天大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发力这种事,光有合理的发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得有强大的启动身体做发力的力量。譬如你打一拳,你得有启动身体去打这一拳的力量吧?
  有人说:这个启动力量谁没有呀?小孩、老太太都有嘛。说的没错。除了死人和某些病的严重患者,譬如植物人,都有启动胳膊打一拳的力量,哪怕他这一拳连蚊子都打不死,但这点力量,抬胳膊伸拳头的力量,他起码还有。
  武术爱好者多为年轻人和壮年人,大家在练拳时,没有人会缺乏启动身体出拳踢腿的力量,有的人这种力量还不错。可这说的是空练,投入到对抗就是另一回事了。譬如做八极拳“掼耳”这个动作(类似拳击的摆拳),空练时没有人会做不出来,而且几乎人人都能打出很猛的力量,看似不需要练什么力量了,练力量也是为了好上加好。可是我告诉大家,大约有将近一半的人,到了对抗里他就使不出这个掼耳。抛开胆量、反应和把握时机等等的因素,有些人使不出来,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启动发掼耳的力量,他的腰腹力量有欠缺。
  要说腰腹的力量,不论强弱人人都有——假若一点没有,空练的掼耳你也做不出来。就是因为人人——尤其是年轻人和壮年人,在这两个力量上相对不弱,所以空练的掼耳很容易做,也很容易打出很猛的力道。无奈,对抗对人体启动力量的需求,要远远大于空练的启动力量。因为对抗中肌肉是紧张的,再一个原因,用专业一点的话讲,对抗时人体以“无氧供能”为主,而空练,身体处于“有氧供能”(若是高强度,空练也可以达到无氧供能)。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向自己的老师请教,彻底搞明白。不然,你整天空练发力,咣咣的自以为力量挺足,把身体的力量缺陷掩盖了,可雪堆埋死孩子,藏不住的,一旦投入对抗,你力量的缺陷就会暴露无遗。其中的玄机,大家多琢磨一下吧。
  我以前在文章里总唠叨对抗训练的价值,说它能检测技术,能检测这个那个,现在我又加上一条,对抗训练还能检测你某些力量训练的不足。
  有人说:我身体粗壮,天生力量大,是不是可以放弃练力量?我说,你先天力量大是好事,不过呢,你若再加强训练,你的力量岂不是能更上一层楼?更加出类拔萃?顺便告诉你,如果你想成为高手,好的先天力量就是你的优势,一定不要躺在这个优势上睡大觉,而要突出强化这个优势,使你的力量强上加强,强化的方法就是训练,坚持训练下去,日后起码在力量一项上,你具有了练成高手的可能。当然我说的仅是力量一项,不包括其它素质。
  再有我们说某人天生力量大,也是个笼统的说法,并没具体到他身体每一部分的力量上,有的人胳膊、腿、腰背的力量出类拔萃,腹部力量可能不象其它部位那么强,即便腹部力量也强吧,还可能出拳需要的腹部力量强,起腿需要的腹部力量却属于一般水平。类似的现象是常见的。
  另外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力量训练,不仅能解决“启动力量”不足的缺陷,同时它还能提高打击力。如今人们一提到打击力,话题都集中在发力上,以为打击力的大下只取决于发力技术这一个因素,跟身体力量没关系。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打击力的大小,是受发力技术和身体力量这两个因素影响的。忽略了哪一项都不行。
  比较力量训练和发力技术这两个东西,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么一段话:发力技术是对人体现有力量的充分利用,但发力技术不能给人体增加力量(有的发力能提高身体力量,但提高的幅度不大),而力量训练,虽然不直接涉及发力,但它能增加人体力量,既能提高启动力量,同时又增强人体的打击力。
  就是说,力量训练是基础,是武功向上发展所倚赖的强援,发力技术是技巧、是灵魂。
  不过,力量训练又不仅限于能给发力提供基础和援军,对于练习其它的技术,比如步法,也是一种强援。大家知道,步法是又一项专门技术,需要下大工夫训练,如果说步法能使发力如虎添翼,发力却不能投桃报李,对步法予以回报(发力缺乏这种能力)。发力无法促进步法,相反的,力量训练却有本事强化步法,比如我们常说,步法除了灵活,还得有弹性。步法的弹性来自哪里?来自人体的力量,比如说弹跳力。
  如同未经训练的人也有最起码的启动力量和打击力,没专练过弹跳力的人脚底下也多少有一些弹性——没有很好的弹性,不是还有一般的弹性吗?不过,人先天的这点弹性,对于武术步法远远不够用的。不够用的怎么办?没办法,就得去练,通过训练提高你的弹跳力。
  练弹跳力本身即是一种力量训练了。但是,用单一的方法去发展弹跳力,比如说只练跳绳,却有些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跳绳固然是提高弹跳力的好方法,无奈有它的局限性,当你练到一定程度,弹跳能力就停止不前了,就是说,不能进一步挖掘你的弹跳潜力。这时候怎么办?去练力量,练脚的力量,练小腿的力量,练大腿前边和后面的力量,练腹背腰的力量。
  有必要说明的是,优良的弹跳力离不开这些力量训练。但这些力量训练却绝不仅限于为弹跳力服务,它们同时还能促进其它的素质和技术训练。
  
  体重大、力量大的人还要不要练力量?
  
  为了把力量问题说透,现在我们引入“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两个概念。告诉大家,搞清楚这两个概念,对我们的训练大有帮助。
  什么是绝对力量呢?我举个例子说明,一帮小伙子在练功房比赛举杠铃,小伙子们是有胖有瘦的,但比的时候不计体重,就看谁举起的分量重。这种比法,比的就是绝对力量。不计体重具有的极限力量,就是绝对力量。
  相对力量呢?它指的是人每公斤体重具有的力量。用绝对力量除以体重,得出的就是相对力量。比如说,你体重75公斤,能举起100公斤,这100公斤是你的绝对力量,你的相对力量则是:100公斤÷75公斤 = 1.33公斤。
  明白了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我们也就知道,一个绝对力量大的人,他不见得相对力量也大。比如你的同伴举杠铃顶多只能举90公斤,绝对力量是不如你大,因为你能举100公斤嘛。但比相对力量是要参考体重的,假如你的同伴只有60公斤重,那么他的相对力量是:90公斤÷60 = 1.5公斤,比你的1.33公斤多出0.17公斤。就是说,他每公斤体重具有的力量比你多0.17公斤。
  我刚才说,搞清这两个概念对我们的训练有帮助,那么帮助在哪呢?比如说,我有几个身高在一米八上下、体重超过八十五公斤的学生,有一个甚至超过一百公斤。论力量,也就是绝对力量,其他的同伴没一个比他们几个力量大。有人说,他们几个没必要再练力量,把重点放在练技术就行了。现在我请问大家,他们几个不练力量了行吗?
  肯定会有人说:不行,他们不能放弃力量训练。没错,回答的太对了。现实中我们也常见这样的人,他们体重大、力量大,打出的拳头非常重,但是做动作,尤其做踢腿的动作,比如说侧踹和扫踢(类似散打的边腿),他们却显得比别人笨,不灵活。他们起腿慢,踢腿费劲,还控制不好身体平衡。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相对力量弱,他们每公斤体重具有的力量比那些绝对力量不如他们的人弱。而每公斤具有的力量弱,完成拳术动作的能力必然就差。所以,这样的人该做的,不但不是放弃力量训练,恰恰是要加强力量训练——假如你是这种类型的人,要尽快找自己的老师,请他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开个方子,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另外鉴于体重大、绝对力量大的人往往柔韧性也差,你同时还要加强柔韧训练。
  力量大的人反倒急需练力量(前提是相对力量弱),这种出乎一些人想象的结论,这种诊断,这个药方,依据的就是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两个概念。在此,科学的好处对我们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
  这两个科学概念的好处又决不仅仅是这一点,此外它还能帮助我们认清“技术训练”上的缺陷。提到技术,如大家所知,武林除了爱渲染发力,还有人热衷用眼花缭乱的说手讲解技术使用。而极少有人涉及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构成技术动作的要素问题。
  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讲,不管是武术还是足球、拳击……,任何一项运动的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是由七大技术要素构成,比如“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等等要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不合理,该技术动作都会失效或甚至无效——比如某一拳术动作要求你0.1秒完成,你用了0.18秒的动作时间,该动作整个就失败了,哪怕你其它的技术要素都合理也不成。只不过我这篇文章是谈力量,不是谈构成技术的要素问题(七大要素我们以后再谈),在此我们只谈七大要素中的“动作力量”。
  这里所说的动作力量,不是指你打一拳踢一腿所能发出的力量,它是指你完成击拳或踢腿动作所需要的力量。我们前面讲的启动力量就包含在动作力量里。
  要注意的是,武术里的动作力量——完成击拳或踢腿动作所需要的力量,不是指你空击拳空踢腿,它是指你“在对抗中完成击拳踢腿需要的力量”,也就是说,是在 “无氧供能”状态下完成动作需要的力量(空击空踢是‘有氧供能’)。
  因此说,合理的拳腿技术,仅在“动作力量”这一要素上就有基本的要求,你完成技术的动作力量过关,你的技术才叫过关(另外六个要素也要同时过关),否则你的技术即是无效或失效的技术,而不管你在空击空踢时能发出多大的力。
  “动作力量”这一要素,要求每一个练武术的人,你要想在对抗(‘无氧供能’状态)中打出重拳、踢出重腿,身体的相对力量先要过关(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也要过关)。
  至此我们绕了一个圈子,把技术要素中的动作力量和相对力量对接上了。道理是明白了,具体怎么办,练力量。
  在结尾之前,我提一件事,有人给我打电话,问我:练内功是否可取代力量训练?是否可不练外功(身体素质训练)了?
  我说:不可以。因为内功不能深入地影响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素质,或者说是不能大幅度地提高身体素质。要想大幅度地提高身体素质,只有身体训练(外功)这一条路。
  (责编:高生)
其他文献
“同步小康,人人有责。只要党委政府需要我们,我们就发挥余热,为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添砖加瓦”。这是今年毕节市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开展的1807对“五老”人员与省
本文在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性事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起步期、调整期、转型期、示范期,并对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
上海瑞金医院将于2012-05-22-25在上海举办2012年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高血压临床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由国内高血压领域知名专家及临床高级专业医师担任主讲,介绍高血
前言感应同步器是利用两绕组(中间隔一薄层间隙)的感应耦合原理制成的一种精密测量元件,用于角度和直线位移的准确测量和控制,角度精度小于1秒,直线精度小于50微时,在某些特
1.泉点位置及地球化学概况石咀山水氡观测点位于正谊关大断裂北翼的一条北东—南西走向的断裂带之上,断层岩性为前震旦片麻岩,泉水系花岗片麻岩中的裂隙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
对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中的平板闸门、弧形闸门等构件的T型接头的焊接工艺来说,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未焊透问题。因闸门是在高水头、震动较大的工况下运行的,为此现行闸门制造工
地震预报在长、中、短、临四个阶段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长期预报无疑对工程建设与城市规划有重要作用;中期预报是划分地震危险警戒区和进一步做短、临预报的根据;而短、临预
结合我国16Mn钢目前的生产实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加热温度、终轧温度、道次压下率、总压下率、形变量分配和轧后冷却速度等热加工参数对16Mn钢板组织和
本文是访日专题考察报告。 柔性加工系统(FMS)是使加工、搬运和信息管理有机结合的、高效率、高柔性的加工系统。 文章首先分析了日本柔性化发展的背景以及日本发展FMS的做法
本文首先讨论了Co对Ni-Cr-Co基合金的强化作用。指出,合金中加入钴主要是由于降低了合金堆垛层错能,(0%Co;20%Co合金分别为72.7;36.3erg/cm~2)拉宽了扩展位错的宽度,使位错攀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