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引用资料,提高习作水准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爱德华是一只兔子。  童话中,有好多兔子让人难以忘记。  《逃家小兔》里的小兔子让人难以忘记,那小兔子太淘气了,他对妈妈宣布说他要“跑走啦”,于是他不断地变化着模样,变成小溪里的一条鱼,变成山崖上的一块石头,变成高空飞翔的鸟儿,变成海洋中的漂流船……而他的妈妈总是能将他找到。淘气的小兔子导演了一场爱的捉迷藏。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兔子让人难以忘记,那是一只穿礼服的粉红眼睛的兔子,一边跑一边从怀
【摘要】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引领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教师的“引导”要能让学生的“学习”增值。当教师的引导不立足学生的视角,不基于学生的学情,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样的引导便是“伪引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拒绝这样的“伪引导”。  【关键词】课堂教学 伪引导 主导性 缺失 对策  当下的语文课堂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语境下,常会出现教师“不知引向何方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达成“预期发展”。可以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呢?下面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把握课标教材,精准分析单元习作目标  习作单元各个板块的设置都是为最后的习作练习服务的。为此,教师可先确定本次单元习作的目标。  从单
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记叙文六要素之事件的“起因”。这一期就来说说事件的“经过”。  一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找到了它发生的起因,接下来,就要写这件事情发展的经过,也就是它的来龙去脉。写好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把它发展的经过写清楚了,也就写好了一篇记叙文。这是写好记叙文的重点。  作为一名小学生,写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写好一件事情。也就是说,只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了,就是写好了记叙文。因为是写一件事情
越来越多的外国儿童文学被介绍进来,本土儿童文学作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出版频率越来越快,出版物越来越多,走进书店,到处都是“经典”“大奖”“金牌”“收藏”书系。在学生和家长眼花缭乱的时候,推荐他们读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品,就至关重要了,因为只有读过好的东西,他们才有可能在良莠不齐的书的“海洋”里有所选择。  在世界各地,提到德国儿童文学,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名字总是与格林兄弟的名字相提并论。就像安徒
操场上,  我听到了一串串被遗弃的笑声,  通道上,  回响着同学们的谈笑风生。  学校的游乐场地里,  我又听见了那些孩子们的欢笑,  就这样,  被孩子们遗忘在那里。  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  永远都上不完的补习班,  大人们你们是否理解我们的痛苦?  每天只有一个哭丧的心情,  生活又有何意义?  求求你们,  把笑脸还给我们吧!  求求你们,  把那玩耍的时间  还给我们吧!  (2012
【摘 要】想要有效落实单元习作教学,课堂上搭建习作支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可巧用场景,搭建选材支架群;巧用绘本,搭建表达支架群;巧用范文,搭建评改支架群。这些支架群化解了“选材难”“表达难”“评改难”这三大习作难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法可依,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习作支架;发展思维;习作教学;习作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怎么回事呀?”我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说,“哎,这好像是动画片《开心宝贝》里的场景。”因为,周围有很多机器人在走动。  “难道我穿越了?不可能吧?”我自言自语,“不会真的有开心超人、甜心超人、小心超人、花心超人、粗心超人吧?”  突然,一个机器人一把抓住我的手,说:“说什么呢?这五个超人早已经闻名天下了,你不会还没见过吧?”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五个超人住在哪里?”我试探性地问。  “行!先
距现场观摩贾卉老师执教《大作家的小老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但当时的感觉清晰如昨。贾老师的教学就像清风,自然、朴素、亲切,我们和学生一道在絮话般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40分钟。  掀开表面印象,我试图捕捉教者在开发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策略方面的智慧,以获取某些规律性的认识。  一、 以谁为重点?  课文记叙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与苏联小姑娘娜塔莎相处中发生的故事。从课题看,中心
“日积月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栏目,它虽然是教材中的一个“小模块”,但对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日积月累”教学却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如教师和学生简单地认为,词句的抄写背诵便是“日积月累”,因而使这个模块的教学存在着简单化、机械化、枯燥化等现象,以至于学生积累的语言得不到充分运用。本文从“四巧”入手,对“日积月累”教学作了一些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