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在中共厦门市委九届十一次会上强调:在实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过程中,我们既要有慷慨激昂、积极奋进的精神,也要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作风,更要发挥集中区建设的“启动作用、带动作用、示范作用、引领作用”。
一、打响第一“仗”。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提出了“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
“准确定位”,厦门作为龙头,既是福建的龙头,更是闽西南的龙头,其带动效应和经济总量必须在闽西南中占绝对凸显的优势,厦门正在“主动融入、合理布局”新一轮产业革命。在“外延拓展”上,一要积极拓展泉州、漳州、龙岩的经济协作,与其形成一片互动联合、协调发展的闽西南经济圈;二要拓展对台贸易与交往,主动承接台湾产业、技术、资金的转移;三要从岛内拓展到岛外,将工业外移,腾出空间,岛内发展三产,形成岛内外协同发展格局。在“内涵深化”上,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聚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互动联动、统筹协调”上,厦门要着力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和区域互动,促进厦、漳、泉、龙四地区的区域统筹协调、城乡统筹协调、内引外联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明区是厦门的中心城区,要主动融入厦门的定位发展中去,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不断提高财政、经济、税收总量,外延拓展上要主动协同湖里、同安、翔安等区,形成互动、互补,最终达到统筹协调发展,内涵深化要提高项目引进的质量和效益,确保集中区投资建设的速见成效。
今年是建设年,要集中规划好、建设好集中区;明年是招商年,要主动出击,广泛招商,有了地,有了“巢”,就有了招商的本钱;后年将是丰收年,特别是营运中心区将是财政收入的集中区、聚集地。
二、加强招商。我们已经筑好“巢”,关键就是要引好“凤”,如何引来“金凤凰”,一要采取各种各样的灵活方式,制定招商总体计划,确定“招商年、招商季、招商月”集中突破;二要充实项目内涵,分次分批带着目的、带着政策、带着项目 “走出去,请进来”,要在扩充本地招商资源的同时,鼓励厦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外地发展、去拓展市场,将外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引进来,将税收汇总回厦门,更要鼓励外地企业到厦门设立总部营运中心。
做好招商引资的关键是要着力改善和优化投资软硬环境。首先是硬环境,要在继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道路、管网、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如城市景观工程的改造,设计表现手法应丰富多彩,结合建筑风貌,张扬个性,各具特色,一街多种优秀光源,一路一种风格,处处给人以绿、亮、净、美的感觉。通过夜景工程建设来吸引人流,带动商气,推动LED的运用,促进光电产业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利用灯光将厦门市花三角梅、市鸟白鹭、市树凤凰树等造型体现出来,充分表现海滨城区特色,不断提升城区品味,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展示和谐厦门形象,体现厦门现代化的浓厚气息。
其次是软环境,包括行政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各级各部门应不遗余力地通过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营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和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环境;要大力开展绩效型政府建设,强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增强靠前服务的自觉性,建立招商服务体系,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在优惠政策制定上,应具有“操作性、灵活性、持续性、双赢性、前瞻性、超前性”,应注重资产、资本运营与创造税收相结合,注重政策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注重效益、效率与成本、时间相结合。
创新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和壮大国有投资担保公司,充分引导利用民营担保公司,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投融资环境;继续利用银企协调会等方式为重点项目提供融资便利,促进银行扩大企业授信范围,增加授信额度,对部分政府性建设项目,在充实壮大国有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的前提下,由项目主体进行贷款申请,以担保公司作担保进行融资,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要科学运筹投融资体系,目前进行一定规模的融资举债,对启动新一轮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短期内虽可能会增加市、区的融资成本负担,但最终会产生稳健的拉动效应,会通过地价出售及升值得以回收,会通过长期的税收得以回报,会产生三产带动效应,会扩充地方金融总量,会产生城市的各种直接与间接综合效应。在积极融资的同时,关键要处理好降低融资成本、防范债务风险、确保项目投资需求、加快建设速度等几个问题。因此要充分依靠厦门的资源优势,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制的基础作用,广泛招商引资,拓展国内外市场,最终实现由政府投资需求转变为企业投资需求,由企业投资需求转变为市场消费需求,从而形成新一轮经济持续上扬增长态势。
三、注重规划。要有“兵马未动,规划先行、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首先是总体的产业规划,应对各个区域进行区位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如:湖里区提出了“依据三个特点、推动三联两片、形成四大商圈、做大五大产业”;集美正朝着生态型文教旅游区和环保型的高新产业区发展;海沧提出的产业定位是要通过加快发展石化、机械、电子等三大支柱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提高港口的集约化、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发展现代化、社会化物流产业来建设厦门的工业强区和现代化港区;同安区则提出要抓住大规模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机遇,加快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造工业、物流、旅游“三大基地”;翔安区产业布局则根据其将发展为厦门城市次中心的特点来发展农业、食品轻工工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港口物流业、旅游服务业……思明区则提出了要发挥其中心城区的优势,重点发展软件、光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商贸、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思明区的各街道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产业定位,如:莲前街道提出重点规划会展片区,软件园二期、观音山商务集中区产业布局和产业配套;梧村街道、嘉莲街道则提出要充分发展火车站、富山商圈;员当街道提出要发展环员当湖经济带和滨北金融中心区;开元街道则重点发展禾祥西“名牌名店”特色商业街和湖滨南路电子一条街;鹭江街道以沿鹭江道的楼宇经济区和金融中心区为突破口,未雨绸缪规划设计营平片区的改造方案;中华街道要抓住中华片区改造契机,重点繁荣中山路商圈;厦港街道则应抓住机场快速路的建设,做好沿路两侧的发展规划;滨海街道充分利用环岛路优势,发展旅游、休闲、娱乐带。最终要形成市区互动、区区互动、区街互动、街街互动的良好格局。
其次是集中区的规划问题。集中区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部规划,营运中心应将学校、中介机构、集合设立各职能部门审批、招商、服务为一体的办证大厅、商场、超市、休闲娱乐场所等规划进去,在靠近环岛路的营运中心区可配套各种创意的工艺雕塑,以提升园区的品味;软件园二期经过市、区的共同努力,已按照“设计精湛、构思超群、风格典雅、错落有致、山水相间、贴近人文”进行规划,提出了不亚于中关村的设计思路,未来将建设成一个高品味、高档次、高科技的旅游观光产业区;工业集中区也应该有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应充分考虑园区的物流配送、原材料市场、加工区等,形成产业互动;可在工业园区内、营运中心区建设的同时,也应规划一些特色产业区和产业园,如湖里的油画村,厦港街道附近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四、完善机制。要建立集中区建设管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市场运营机制、稳定收益机制、滚动长效机制。改革集中区的运作模式,应根据各个集中区和重点工程的不同作用特点,启动不同的运营模式,分别采用市级统投统建(如:机场快速路等基础设施),市级投资统建区级招商购买(如:软件园二期),市、区联合投资区级实施(如:LED夜景工程),市授权区级自行投资建设(如同安工业集中区、观音山营运中心区)等多种形式。如:观音山营运中心区要坚持政府自建与企业自建相结合,整体转让与部分转让相结合,合资合作与租赁经营相结合,协议出让与挂牌招标相结合,要走自求平衡的发展之路;各个集中区应分别成立一个领导层明确、决策权相对集中、拥有丰富管理经验人员组成的指挥管理机构,统一负责、高位协调集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立或指定相应的运营主体,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要加强项目分析,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注重投入产出分析,测算收支平衡点、回收期,分析动态平衡、内外平衡、远近平衡和综合平衡,注重项目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是中期效应,软件园是长期效应,应通过短、中、长期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滚动发展长效机制,构筑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引进、招聘、充实工业集中区的管理人才,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最终达到信息化、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
五、破解难题。征地与拆迁始终是集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难点和焦点,如何处理好被拆迁村民的征地补偿、安置、就业、社会保障及集体资产的问题,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因此,要按“公开出让,地价返还,自求平衡,税收属地”的模式,最大限度地照顾村民利益,采取“金包金”、“金包银”等方式,鼓励和吸引农民将征地拆迁的补偿金、土地转让收入参股或以土地合作,带动土地开发,提高农民收入和土地的利用率,引导农民走城镇化之路,解决农民转岗问题,增加农民的集体资产,形成长效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实现征地拆迁农民“居住社区化、就业多样化、资产股份化、保障社会化”;征地与拆迁可采取先拆迁后挂牌出让,或先挂牌出让后拆迁,或边拆迁、边挂牌等方式,力争成熟一块,拆迁一块,成效一块,降低资金成本,努力把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成为园林式、智能型、现代化、高品位的精品工程。
(作者系厦门市思明区财政局局长)
一、打响第一“仗”。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提出了“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
“准确定位”,厦门作为龙头,既是福建的龙头,更是闽西南的龙头,其带动效应和经济总量必须在闽西南中占绝对凸显的优势,厦门正在“主动融入、合理布局”新一轮产业革命。在“外延拓展”上,一要积极拓展泉州、漳州、龙岩的经济协作,与其形成一片互动联合、协调发展的闽西南经济圈;二要拓展对台贸易与交往,主动承接台湾产业、技术、资金的转移;三要从岛内拓展到岛外,将工业外移,腾出空间,岛内发展三产,形成岛内外协同发展格局。在“内涵深化”上,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聚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互动联动、统筹协调”上,厦门要着力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和区域互动,促进厦、漳、泉、龙四地区的区域统筹协调、城乡统筹协调、内引外联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明区是厦门的中心城区,要主动融入厦门的定位发展中去,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不断提高财政、经济、税收总量,外延拓展上要主动协同湖里、同安、翔安等区,形成互动、互补,最终达到统筹协调发展,内涵深化要提高项目引进的质量和效益,确保集中区投资建设的速见成效。
今年是建设年,要集中规划好、建设好集中区;明年是招商年,要主动出击,广泛招商,有了地,有了“巢”,就有了招商的本钱;后年将是丰收年,特别是营运中心区将是财政收入的集中区、聚集地。
二、加强招商。我们已经筑好“巢”,关键就是要引好“凤”,如何引来“金凤凰”,一要采取各种各样的灵活方式,制定招商总体计划,确定“招商年、招商季、招商月”集中突破;二要充实项目内涵,分次分批带着目的、带着政策、带着项目 “走出去,请进来”,要在扩充本地招商资源的同时,鼓励厦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外地发展、去拓展市场,将外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引进来,将税收汇总回厦门,更要鼓励外地企业到厦门设立总部营运中心。
做好招商引资的关键是要着力改善和优化投资软硬环境。首先是硬环境,要在继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道路、管网、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如城市景观工程的改造,设计表现手法应丰富多彩,结合建筑风貌,张扬个性,各具特色,一街多种优秀光源,一路一种风格,处处给人以绿、亮、净、美的感觉。通过夜景工程建设来吸引人流,带动商气,推动LED的运用,促进光电产业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利用灯光将厦门市花三角梅、市鸟白鹭、市树凤凰树等造型体现出来,充分表现海滨城区特色,不断提升城区品味,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展示和谐厦门形象,体现厦门现代化的浓厚气息。
其次是软环境,包括行政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各级各部门应不遗余力地通过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营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和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环境;要大力开展绩效型政府建设,强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增强靠前服务的自觉性,建立招商服务体系,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在优惠政策制定上,应具有“操作性、灵活性、持续性、双赢性、前瞻性、超前性”,应注重资产、资本运营与创造税收相结合,注重政策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注重效益、效率与成本、时间相结合。
创新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和壮大国有投资担保公司,充分引导利用民营担保公司,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投融资环境;继续利用银企协调会等方式为重点项目提供融资便利,促进银行扩大企业授信范围,增加授信额度,对部分政府性建设项目,在充实壮大国有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的前提下,由项目主体进行贷款申请,以担保公司作担保进行融资,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要科学运筹投融资体系,目前进行一定规模的融资举债,对启动新一轮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短期内虽可能会增加市、区的融资成本负担,但最终会产生稳健的拉动效应,会通过地价出售及升值得以回收,会通过长期的税收得以回报,会产生三产带动效应,会扩充地方金融总量,会产生城市的各种直接与间接综合效应。在积极融资的同时,关键要处理好降低融资成本、防范债务风险、确保项目投资需求、加快建设速度等几个问题。因此要充分依靠厦门的资源优势,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制的基础作用,广泛招商引资,拓展国内外市场,最终实现由政府投资需求转变为企业投资需求,由企业投资需求转变为市场消费需求,从而形成新一轮经济持续上扬增长态势。
三、注重规划。要有“兵马未动,规划先行、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首先是总体的产业规划,应对各个区域进行区位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如:湖里区提出了“依据三个特点、推动三联两片、形成四大商圈、做大五大产业”;集美正朝着生态型文教旅游区和环保型的高新产业区发展;海沧提出的产业定位是要通过加快发展石化、机械、电子等三大支柱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提高港口的集约化、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发展现代化、社会化物流产业来建设厦门的工业强区和现代化港区;同安区则提出要抓住大规模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机遇,加快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造工业、物流、旅游“三大基地”;翔安区产业布局则根据其将发展为厦门城市次中心的特点来发展农业、食品轻工工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港口物流业、旅游服务业……思明区则提出了要发挥其中心城区的优势,重点发展软件、光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商贸、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思明区的各街道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产业定位,如:莲前街道提出重点规划会展片区,软件园二期、观音山商务集中区产业布局和产业配套;梧村街道、嘉莲街道则提出要充分发展火车站、富山商圈;员当街道提出要发展环员当湖经济带和滨北金融中心区;开元街道则重点发展禾祥西“名牌名店”特色商业街和湖滨南路电子一条街;鹭江街道以沿鹭江道的楼宇经济区和金融中心区为突破口,未雨绸缪规划设计营平片区的改造方案;中华街道要抓住中华片区改造契机,重点繁荣中山路商圈;厦港街道则应抓住机场快速路的建设,做好沿路两侧的发展规划;滨海街道充分利用环岛路优势,发展旅游、休闲、娱乐带。最终要形成市区互动、区区互动、区街互动、街街互动的良好格局。
其次是集中区的规划问题。集中区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部规划,营运中心应将学校、中介机构、集合设立各职能部门审批、招商、服务为一体的办证大厅、商场、超市、休闲娱乐场所等规划进去,在靠近环岛路的营运中心区可配套各种创意的工艺雕塑,以提升园区的品味;软件园二期经过市、区的共同努力,已按照“设计精湛、构思超群、风格典雅、错落有致、山水相间、贴近人文”进行规划,提出了不亚于中关村的设计思路,未来将建设成一个高品味、高档次、高科技的旅游观光产业区;工业集中区也应该有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应充分考虑园区的物流配送、原材料市场、加工区等,形成产业互动;可在工业园区内、营运中心区建设的同时,也应规划一些特色产业区和产业园,如湖里的油画村,厦港街道附近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四、完善机制。要建立集中区建设管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市场运营机制、稳定收益机制、滚动长效机制。改革集中区的运作模式,应根据各个集中区和重点工程的不同作用特点,启动不同的运营模式,分别采用市级统投统建(如:机场快速路等基础设施),市级投资统建区级招商购买(如:软件园二期),市、区联合投资区级实施(如:LED夜景工程),市授权区级自行投资建设(如同安工业集中区、观音山营运中心区)等多种形式。如:观音山营运中心区要坚持政府自建与企业自建相结合,整体转让与部分转让相结合,合资合作与租赁经营相结合,协议出让与挂牌招标相结合,要走自求平衡的发展之路;各个集中区应分别成立一个领导层明确、决策权相对集中、拥有丰富管理经验人员组成的指挥管理机构,统一负责、高位协调集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立或指定相应的运营主体,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要加强项目分析,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注重投入产出分析,测算收支平衡点、回收期,分析动态平衡、内外平衡、远近平衡和综合平衡,注重项目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是中期效应,软件园是长期效应,应通过短、中、长期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滚动发展长效机制,构筑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引进、招聘、充实工业集中区的管理人才,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最终达到信息化、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
五、破解难题。征地与拆迁始终是集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难点和焦点,如何处理好被拆迁村民的征地补偿、安置、就业、社会保障及集体资产的问题,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因此,要按“公开出让,地价返还,自求平衡,税收属地”的模式,最大限度地照顾村民利益,采取“金包金”、“金包银”等方式,鼓励和吸引农民将征地拆迁的补偿金、土地转让收入参股或以土地合作,带动土地开发,提高农民收入和土地的利用率,引导农民走城镇化之路,解决农民转岗问题,增加农民的集体资产,形成长效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实现征地拆迁农民“居住社区化、就业多样化、资产股份化、保障社会化”;征地与拆迁可采取先拆迁后挂牌出让,或先挂牌出让后拆迁,或边拆迁、边挂牌等方式,力争成熟一块,拆迁一块,成效一块,降低资金成本,努力把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成为园林式、智能型、现代化、高品位的精品工程。
(作者系厦门市思明区财政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