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e135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时不仅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而且更要充分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检测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准确、深入地解
  读文本,为落实教学目标搭建学生、教师、文本进行对话的平台。
  
  一、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十项要求,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二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喜欢站起来朗读或回答问题,很少有腼腆感,教师应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开口朗读、说话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既要有系统地循序渐进,还要每一阶段都突出训练重点。一年级上学期,一般要求学生读得正确;一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在读得正确的基础上能读得流利,句逗分明。所谓正确,即字音读得标准,词句读得准确。就是要不读错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重读,要字字句句入目;
  声音响亮、柔和。所谓流利,就是能够一句一句读清楚,读起来能够断句,句逗分清,边读边想。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求能在一年级的基础上,流利地、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掌握声调高低、快慢、逻辑重音、停顿等,并能根据标点符号,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心情读出适当的语气感情。当学生读的字音不准,语气、声调、重音、停顿、感情不恰当时,教师要示范指导,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三年级以后,对学生的朗读水平还要继续训练。一、二年级也要求默读,但是不作为训练重点。
  
  二、中年段的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从三年级开始应注重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用法,掌握略读的基本要领及正确的阅读方法。四年级应让阅读教学承担它理应承担的从读到写的任务,这样对学生读写的训练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感悟、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因此要鼓励学生把好词佳句抄写在笔记本上,开展连词成句的训练,甚至把一些优美语句和经典文章背下来。同时,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既能拓宽阅读视野,丰富人文底蕴,又能夯实作文基础,做到“厚积薄发”。另外《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指出阅读的要求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出阅读教学必须要承载作文指导功能。在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要结合课文渗透表达方法,把积累和作文接通;要从读学写,学习文章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是不可能完全靠自己悟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领会,并不断指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三、高年级阅读要注意“阅读链接”,做到“物尽其用”
  
  从四年级到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共安排了17个“阅读链接”,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拓展阅读。引导师生配合进行拓展性阅读,让学生同时描写同一事物或同一件事情,看看采取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知道选取的角度不同。写法也就不同,所以学生自己一定要去阅读、感受、对比,这样才能在方法上得到启示。
  当然,每个阅读链接的属性和作用并不是单一的,可能同时兼有几种用途,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自主阅读、感受、思考、交流,从中获得启示、习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点拨、引导、带领学生渐渐学会读书的方法,并使之形成能力,化为习惯,千万不可用标准答案取代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语文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阅读教学又是其重中之重,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他文献
一、允许学生犯错误    作为教师,发现学生似乎有打不完的小报告,闯不完的“祸”,教师往往很烦,于是常常搪塞他们或听而不闻。甚至,有时孩子的淘气举动还会招致教师的斥责,甚至大动干戈。出错犯规,其实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印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他们的“权利”(原则性的错误除外)。不论是过去、现在,抑或将来,任何一个学校和班级,都会出现一些特别好动、调皮的孩子,特别容易闯祸的孩子。例如一
心理学把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叫挫折承受力。在我国“挫折教育”还未受到足够重视,如何培养中学生挫折承受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挫折观,即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评价。个体能否经得住挫折的打击和压力,不仅在于挫折本身的性质和程度,更主要的在于人们对挫折的认知评价。在对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通过举办专题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职高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欠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而文言文因为和白话文相去甚远,且到现在几乎没有使用价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我国历来比较重视演绎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思路是从一般到特殊,它有益于求同思维或聚合思维的培养,却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新时代里,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更应该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如何培养学
初三英语总复习课由于时间受到严格控制,要在短短的两个多月完成初中三个学年所学到的全部知识,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复习时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在复习过程中要抓纲务本。“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