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安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培训,培养的对象是人民警察。因此,公安院校应当从提高警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出发,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近期,我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实践专题”精品课程培训。其间学习了中国政法大学赵旭东教授的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使我对案例教学法又有了一个全新而系统的认识。
案例教学法在二十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教师广泛地应用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明显特点是在教学中使用案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对案例和问题的讨论,对锻炼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案例教学法在公安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方式比较灵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教学过程的深入程度,常用的案例法有以下几种:
1 解释案例法。这就是赵旭东教授提到的知识点注释性案例教学。这种方法主要在讲授新课时,为了解释某一概念、某一方法或某一策略等较难理解的内容时,通过案例进行讲解,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如:讲解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这两个概念时,可以引用这一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2 讨论案例法。这就是赵旭东教授提到的综合能力训练性案例教学。这种方法是对课程的某一章节进行全面讲授后,为了加强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而组织学生进行的讨论。这类案例要具备主要情节和细节,教师需要针对此案例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依托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讨论教学法能充分暴露出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是教师得到的最直接的教学反馈。同时,它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自我观点的机会,使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得到提升,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赵旭东教授也提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都能得到训练。讨论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讨论结束时,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评析,给出标准答案并说明理由。在这个环节上,赵旭东教授强调要注意引导课堂讨论的方向和深入,例如讨论的集中和有效性,问题的梳理与结论等。
3 模拟案例法。是借助模拟实验场所,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这就是赵旭东教授提到的全景展示和体验性案例教学。这种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了充分发挥模拟案例法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赵旭东教授强调“十分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和潜力的调动,要使其进入角色,找到感觉。相互学习”。课程实施过程包括:
第一,现场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盗窃案现场或投毒案现场等。
第二,划分小组。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都能参与其中,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根据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及授课时间的长短,一般以6-7人一组为宜。
第三,制定小组成员的任务。在这个模拟案例中,涉及到现场摄影、物证的发现、采集、包装、记录等多项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合理分配任务,团结合作才能保证顺利、圆满地完成计划。
第四,教师及时反馈、评价。教师应在学生进行模拟操练时,对他们在操作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仔细记录。并在小组任务结束后及时反馈给学生,当场点评,加深学生对正确技能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它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及模拟演练,形成完整、严密的思维方式。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知识内涵丰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案例教学法应用广泛,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合理选择、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二十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教师广泛地应用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明显特点是在教学中使用案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对案例和问题的讨论,对锻炼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案例教学法在公安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方式比较灵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教学过程的深入程度,常用的案例法有以下几种:
1 解释案例法。这就是赵旭东教授提到的知识点注释性案例教学。这种方法主要在讲授新课时,为了解释某一概念、某一方法或某一策略等较难理解的内容时,通过案例进行讲解,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如:讲解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这两个概念时,可以引用这一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2 讨论案例法。这就是赵旭东教授提到的综合能力训练性案例教学。这种方法是对课程的某一章节进行全面讲授后,为了加强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而组织学生进行的讨论。这类案例要具备主要情节和细节,教师需要针对此案例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依托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讨论教学法能充分暴露出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是教师得到的最直接的教学反馈。同时,它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自我观点的机会,使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得到提升,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赵旭东教授也提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都能得到训练。讨论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讨论结束时,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评析,给出标准答案并说明理由。在这个环节上,赵旭东教授强调要注意引导课堂讨论的方向和深入,例如讨论的集中和有效性,问题的梳理与结论等。
3 模拟案例法。是借助模拟实验场所,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这就是赵旭东教授提到的全景展示和体验性案例教学。这种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了充分发挥模拟案例法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赵旭东教授强调“十分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和潜力的调动,要使其进入角色,找到感觉。相互学习”。课程实施过程包括:
第一,现场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盗窃案现场或投毒案现场等。
第二,划分小组。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都能参与其中,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根据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及授课时间的长短,一般以6-7人一组为宜。
第三,制定小组成员的任务。在这个模拟案例中,涉及到现场摄影、物证的发现、采集、包装、记录等多项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合理分配任务,团结合作才能保证顺利、圆满地完成计划。
第四,教师及时反馈、评价。教师应在学生进行模拟操练时,对他们在操作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仔细记录。并在小组任务结束后及时反馈给学生,当场点评,加深学生对正确技能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它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及模拟演练,形成完整、严密的思维方式。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知识内涵丰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案例教学法应用广泛,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合理选择、运用案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