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据说,“中二病”(详解见本期《新词汇》)的症状之一是:认为“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成年人听见这种宣言时,多半一笑而过。
二
记得我念初中时,有条奇怪的校规。在我们年级所处的教学楼与学校正门之间的必经之路上有个跳远用的沙坑,学校规定大家必须绕过沙坑,并在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派值周生在周围巡查,一旦发现有学生进入禁区,便揪住他登记其学生证上的班级姓名扣班级操行分数。
现在回忆起来,终于多少有点理解:沙坑旁不远处就是煤渣操场,要将被鞋底带入煤渣地的沙子分离出来是件麻烦事,于是学校索性下了禁令。
有一次放学后我忘带一本书,急匆匆返回教室去拿,一时没留意,沿直线从沙坑边缘踩过去,在附近闲晃的值周生立刻像抓小偷般扑上来就拽我,要我出示学生证。
我说学生证放在书包里,把他带到靠墙的地方,一边脚抵在台阶上撑住书包找给他,一边问:“你知道学校为什么规定不能过沙坑吗?”那男生一时语塞。
三
后来才知道,“不让走沙坑”在荒唐的校规排行榜中压根进不了前十。在网上看见一个帖子,其中列举了自己班主任做出的重重神奇规定:
女生刘海必须剪到眉毛以上(如果没达到要求她会亲自给你剪):
女生不可以穿过屁股的衣服,因为看起来像睡衣:
女生如果要盘发,只能盘最原始的,在头上胡绕几圈,不能盘花苞头:
头发遮住耳朵的同学上课必须把头发弄到耳朵后边,原因是影响听讲:
夏天不允许有穿露着脚面的鞋,因为看起来太成熟:
……
如此众多荒唐的规定。使他在末尾大呼“我不要开学了,我不要再受他的压迫了”。更可笑的是,后面还有不少跟贴说“我们班主任不让我们穿帽衫”的孩子。
我能够理解为保证学校环境卫生做出类似“不能在教室里吃零食”或者为了保证上课质量作出类似“不准带手机进教室”的规定。但我一点也不明白,露着脚面的鞋与成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盘道士头的学生能多考几分?帽衫服装厂怎么得罪老师了?
大多数学生也不明白。甚至连其他班的老师也未必明白,但现实就是有那么多老师自诩神明,凭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创造了那些“天条”,你若不想受惩罚就必须循规蹈矩。
学生们抱怨着,遵守着,在老师想象力的控制下变得灰头土脸千篇一律,成年以后翻看儿时照片,看自己留着长度合适的发型,穿着分寸恰当的衣服,没有显得比实际年龄成熟也没有更幼稚。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可却和前后左右的同学甚至和班主任看起来都一个样,是多么索然寡味。
四
我很庆幸自己还能指着中学时代某张穿露肩衣服的照片对朋友说:“我妈以前一直说我穿它像小太妹,现在看来果然像地摊风。”或者拿出中学时代染着白发自以为很飘逸很美丽的照片感叹:“这真是我人生中的污点啊。”
现在我终于也长成了一个正常的姑娘,而不是反社会分子。
我知道怎么拾缀自己才整洁大方又不缺乏个性。
我很高兴在我绕过的所有弯路上,那些错都是我犯的,不是世界。
五
以前我写过这些——
老师算什么?他说的就是真理吗?
他是老师就一定人品好么?没给他送礼表现再好也是差的。
跟别的学生不一样又怎么了?每个人都一个模子有什么好?
谁爱扫地?班主任爱扫地怎么自己不扫地?我对班主任群体一点偏见也没有,可每当我哽着喉咙替哪个孩子发出争辩就心酸得想哭。总觉得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被扭曲了太多个性,剥夺了太多乐趣,其实很多情况下,那些“天条”的产生都是由于老师们自己图方便省事或纯粹看不顺眼。
当他们口口声声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时,分明满肚子只有自己,丝毫不懂教育的意义。
六
虽然发表这样的宣言着实幼稚,但有时候,也许错的真是世界。
可悲的是,我们对于这世界种种不合理的天条从未提出过质疑。
沙坑难道不是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是为了在领导视察时增添硬件设施优秀度的砝码吗?
“你知道学校为什么规定不能过沙坑吗?”
——你问过谁嘛?
值周生坚定地维护着哪条规定却不知道为什么维护,被问起时愣在那里,半晌连一句支吾也没有。
我的学生证其实在外套口袋里而不是书包里。
我趁她出神,迅速从他手中拽出我的书包,尾巴甩在他脸上,在他反应过来之前带着书包飞快的跑掉。体育课的长跑考试一向是我的大难题,但那天我跑得异常快,异常惬意。我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与什么作战,但却清楚地感到了胜利。
“中二”的我基本上能算得上是个乖乖女。认真读书,从不迟到早退,只装过病没翘过课,更没有让班级扣过分。打过一次人,作为对一条我长期耿耿于怀的校规的小小抗议。
据说,“中二病”(详解见本期《新词汇》)的症状之一是:认为“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成年人听见这种宣言时,多半一笑而过。
二
记得我念初中时,有条奇怪的校规。在我们年级所处的教学楼与学校正门之间的必经之路上有个跳远用的沙坑,学校规定大家必须绕过沙坑,并在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派值周生在周围巡查,一旦发现有学生进入禁区,便揪住他登记其学生证上的班级姓名扣班级操行分数。
现在回忆起来,终于多少有点理解:沙坑旁不远处就是煤渣操场,要将被鞋底带入煤渣地的沙子分离出来是件麻烦事,于是学校索性下了禁令。
有一次放学后我忘带一本书,急匆匆返回教室去拿,一时没留意,沿直线从沙坑边缘踩过去,在附近闲晃的值周生立刻像抓小偷般扑上来就拽我,要我出示学生证。
我说学生证放在书包里,把他带到靠墙的地方,一边脚抵在台阶上撑住书包找给他,一边问:“你知道学校为什么规定不能过沙坑吗?”那男生一时语塞。
三
后来才知道,“不让走沙坑”在荒唐的校规排行榜中压根进不了前十。在网上看见一个帖子,其中列举了自己班主任做出的重重神奇规定:
女生刘海必须剪到眉毛以上(如果没达到要求她会亲自给你剪):
女生不可以穿过屁股的衣服,因为看起来像睡衣:
女生如果要盘发,只能盘最原始的,在头上胡绕几圈,不能盘花苞头:
头发遮住耳朵的同学上课必须把头发弄到耳朵后边,原因是影响听讲:
夏天不允许有穿露着脚面的鞋,因为看起来太成熟:
……
如此众多荒唐的规定。使他在末尾大呼“我不要开学了,我不要再受他的压迫了”。更可笑的是,后面还有不少跟贴说“我们班主任不让我们穿帽衫”的孩子。
我能够理解为保证学校环境卫生做出类似“不能在教室里吃零食”或者为了保证上课质量作出类似“不准带手机进教室”的规定。但我一点也不明白,露着脚面的鞋与成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盘道士头的学生能多考几分?帽衫服装厂怎么得罪老师了?
大多数学生也不明白。甚至连其他班的老师也未必明白,但现实就是有那么多老师自诩神明,凭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创造了那些“天条”,你若不想受惩罚就必须循规蹈矩。
学生们抱怨着,遵守着,在老师想象力的控制下变得灰头土脸千篇一律,成年以后翻看儿时照片,看自己留着长度合适的发型,穿着分寸恰当的衣服,没有显得比实际年龄成熟也没有更幼稚。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可却和前后左右的同学甚至和班主任看起来都一个样,是多么索然寡味。
四
我很庆幸自己还能指着中学时代某张穿露肩衣服的照片对朋友说:“我妈以前一直说我穿它像小太妹,现在看来果然像地摊风。”或者拿出中学时代染着白发自以为很飘逸很美丽的照片感叹:“这真是我人生中的污点啊。”
现在我终于也长成了一个正常的姑娘,而不是反社会分子。
我知道怎么拾缀自己才整洁大方又不缺乏个性。
我很高兴在我绕过的所有弯路上,那些错都是我犯的,不是世界。
五
以前我写过这些——
老师算什么?他说的就是真理吗?
他是老师就一定人品好么?没给他送礼表现再好也是差的。
跟别的学生不一样又怎么了?每个人都一个模子有什么好?
谁爱扫地?班主任爱扫地怎么自己不扫地?我对班主任群体一点偏见也没有,可每当我哽着喉咙替哪个孩子发出争辩就心酸得想哭。总觉得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被扭曲了太多个性,剥夺了太多乐趣,其实很多情况下,那些“天条”的产生都是由于老师们自己图方便省事或纯粹看不顺眼。
当他们口口声声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时,分明满肚子只有自己,丝毫不懂教育的意义。
六
虽然发表这样的宣言着实幼稚,但有时候,也许错的真是世界。
可悲的是,我们对于这世界种种不合理的天条从未提出过质疑。
沙坑难道不是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是为了在领导视察时增添硬件设施优秀度的砝码吗?
“你知道学校为什么规定不能过沙坑吗?”
——你问过谁嘛?
值周生坚定地维护着哪条规定却不知道为什么维护,被问起时愣在那里,半晌连一句支吾也没有。
我的学生证其实在外套口袋里而不是书包里。
我趁她出神,迅速从他手中拽出我的书包,尾巴甩在他脸上,在他反应过来之前带着书包飞快的跑掉。体育课的长跑考试一向是我的大难题,但那天我跑得异常快,异常惬意。我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与什么作战,但却清楚地感到了胜利。
“中二”的我基本上能算得上是个乖乖女。认真读书,从不迟到早退,只装过病没翘过课,更没有让班级扣过分。打过一次人,作为对一条我长期耿耿于怀的校规的小小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