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微生物农药须“九防”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钟爱,带来了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热潮,微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种植户的重视。为了提高微生物活体的施用和防治效果,施用微生物农药要做到“九防”。
  
  一防品种选择不当
  微生物农药的专一性很强,杀虫谱不广。如果误认为生物杀虫剂可杀灭一切害虫,因而便不加选择地购买使用,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延误防治时期,增加生产成本和防治难度。因此,应针对不同害虫,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微生物农药。
  
  二防不选药械
  由于微生物农药生产成本高,价格也高,为降低用药成本,提高微生物农药的防虫杀虫效果,必须优化用药技术,使用高性能喷洒机械、采用弥雾法喷施等。若不选药械,会造成微生物农药浪费,而提高生产成本。
  
  三防温度过低时施用
  生物农药喷施的适宜温度为20~30℃。实践证明,在适宜温度下,施用生物农药,药效比在10~15℃时施用高出近两倍。如果农户在施用微生物活体农药时,不注意环境因素,不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施用,甚至在冬季和早春寒冷的天气施用,就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四防干燥的天气施用
  因为细菌不耐干燥的环境条件,所以,在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等高温干燥的天气条件下施用,效果都不佳。施用生物农药时,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药效越好,粉状生物农药更是如此。因此,施用生物农药,特别是在喷洒粉状生物农药时,宜在早晚有露水时进行,杀菌剂才会较好的黏附在作物叶片上,提高药效。
  
  五防强太阳光高温下施用
  微生物活体农药,最怕强太阳光照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而且紫外线的辐射对伴孢晶体还能产生变形降效的影响。实践证明,阳光照射生物农药30分钟,细菌死亡率达50%;照射1小时,细菌死亡率高达80%。因此要选择在下午5点钟以后或者阴天施用,避免在高温、强太阳光的中午施用。
  
  六防四级以上风时施用粉剂微生物农药
  刮四级以上风时施用粉剂生物农药,会造成粉剂生物农药飘移和扩散,影响杀虫效果。因此,粉剂生物农药要在微风下施用。
  
  七防大雨前施用
  施用微生物农药后5小时内下中雨或大雨,会将喷施在叶面上的生物农药冲掉,降低药效。但如果在施药5小时后下小雨,不但不会降低药效,反而有增效作用。这是因为小雨对芽孢发芽有利,害虫一旦采食便会加速死亡。所以施用微生物农药前,要看好天气预报。
  
  八防与化肥或杀菌剂混用
  由于化学肥料易挥发,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若与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等混用,易杀死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化肥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合施用。另外,微生物农药也不能与杀菌剂农药混用。因为杀菌剂对微生物有直接杀伤作用,若混用,微生物会被杀死,微生物农药因而失效。例如块状耳霉菌,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药效是通过块状耳霉菌的活孢子作用来实现的。施用后活孢子侵染蚜虫并致死,可持续传染,引起群体大量死亡。但作为一种活体真菌,如果与杀虫剂混用,它们被杀菌剂致死,将会失去杀虫作用。
  
  九防储存方法不当
  微生物农药应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保存,防高温和潮湿,保存时间应在2年以内。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桥梁的建设也迅速进行,这对交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是我们在建设桥梁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桥梁的维护,而桥梁的加固技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种技术的设计方式还有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桥梁的加固技术;桥梁病害;方法  【中图分类号】U44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149-01  桥梁在
婴儿胃腸食物过敏,临床上分为两型: 一、由于食入少量致敏食物而引起严重的症状,有呕吐,腹泄,类过敏状态,蕁麻疹和休克,其食物常为牛奶,鸡蛋和魚等。二、各种过敏症状迟緩发
说来已经是近30年前的事了,钱锺书先生预见到电脑在中文文献整理中的巨大作用,指令田奕女史等人开始研究。到今天,当田女史静静地把她们整理的《永乐大典本水经注》一书摆到我面前,我才深深感觉到,她们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工作。    《水经注》被考据家们搞得面目全非    自从一千七八百年前桑钦撰写《水经》,被北魏郦道元加上“注”成为《水经注》以来,由于他们所考据的中华民族当时地域河流人文历史相当详实,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