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辩证性关系研究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qads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剔除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资源会限制经济的发展,相反经济发展也会影响自然资源现状,如果说这两者的矛盾斗争不可分割,那么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同样不能独善其身。本文借助美国环境作家格里塔·加德的著作《根,家园真相》为文本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辩证性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 《根,家园真相》
  只要置身于大地人烟处,我们就得为了生存而不断收拾行囊,早期的狩猎和采集文化让我们的先辈们逐食而居,在一地采食、猎捕殆尽就要告别此地了,容其地的动植物休养生息。到了近代,人们成群结队地背井离乡以谋生路,我国历史上就曾有清代陕西省由于环境破坏农业生产衰变而引发大规模移民,以及民国时期长白山森林开发造成生态环境变迁而不得不移民等。在一代又一代的迁徙中我们不断寻家,不断为了生存发展经济,又不断破坏着地球资源。当一地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经济体系不能再支撑一个族群的存续时,人们便面临一个非常简单的选择:要么离乡要么灭亡。遗憾的是,人类一直用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去对待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可是环境既是荒野的,也可以指人文的,资源既有生态性,又有经济性”。 环境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天平的两端,我们在寻求归属之际,如何处理好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始终是在历史和时代的洪流中需要思考的议题。
  《根,家园真相》一书由美国环境文学作家、生态女性主义者格里塔·加德所著。加德从自身的个体经验出发,通过书写曾经是家园的地方,探讨了人类如何塑造生态环境以及又如何为环境所塑造的。通过采用非虚构性写作的手段,比如调研、反思、对话等,加德严厉谴责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下滥用自然资源、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正如西方文化期望自然甘当自我牺牲的看护者、家园的缔造者,芸芸男女也都随心所欲地向大自然母亲索要得愈来愈多。如今已渐露端倪的是,自然资源已经被耗尽,而无情的征伐或要引发严重的后果。
  加德在该书中描写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水资源。有关水资源的问题主要是指污染和滥用。关于水污染作者主要列举了两个例子,其中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北美五大湖之一的苏必利尔湖,一份市政工程师报告说每年都有引抽取苏必利尔湖水而感染致死的病例,从伤寒病到大肠杆菌,人们发现原来湖水北岸有不计其数的排污管直通湖水。另一造成湖水污染的原因是不少矿业公司向苏必利尔湖恣意倾倒铁燧石尾渣。第二个水污染的例子是美国小城贝灵翰姆的沃特科姆溪,在来自欧洲的大批移民不断迁居此地后,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口号一呼百应,一大波工厂开始兴建,该水域很快成为欧裔美国人倾倒垃圾的场所,不仅溪岸边垃圾遍布,而且阻碍了大马哈鱼洄游至其产卵地。自从新贸易法宣布水是一种商品以后,使得跨越生态、经济疆界的卖水成为人人趋之若鹜的挣钱法宝,至此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水资源的污染或者枯竭不仅对水资源的经济产业链是一个重创,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为水是一个需求性和大众性的资源,人人都要用水,一旦水资源被污染或者枯竭,我们的日常生存便得不到保障。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说,人们靠水吃水,当水被过度开采和利用造成污染和枯竭时,当地的经济大山陡然倒塌,人们又要花大量财力去休养生息,经济因此急剧倒退,一蹶不振。那么这种所谓的“生态经济”到底意义何在呢?
  加德举例的第二种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在书中《土地的家园》一章中,她首先谈到了离西雅图不远的六月湖镇。冰河世纪大自然塑造了六月湖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景观,但是冰川之后,人类开始变成塑造地形的主宰者,从建电站到私人度假村再到育苗孵化场,不知从何时起,六月湖的居民开始向这片土地索要得越来越多。第二个例子便是猛犸湖区,开发商将猛犸湖区变成蜂巢般的公寓楼与商店,他们手里的土地资源行将耗尽。这些见证自然变迁的土地的历史正由经济开发商一起抹去,这种变迁令作者感到无能为力。
  加德所讲述的第三种自然资源便是森林资源。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作者描述的一种伐木文化,其源于州自然资源部宣布的一项在沃特科姆湖以北砍伐212英亩山林的计划,随后愈演愈烈。靠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当地的伐木经济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这种伐木文化里,男人充当伐木工女人做后勤,全员出动,热火朝天。放纵的砍伐带来的后果一是动物灭绝,二就是地质灾害。作为注入沃特科姆湖的主要支流,奥斯汀溪过去曾是切喉鳟和红大马哈鱼的主要产卵区,然而近年来的伐木业导致过多的泥沙渗入溪水,红大马哈鱼已经绝迹,而切喉鳟数量亦大幅度减少。如伐木业继续下去,长耳蝙蝠海狸、水貂等珍稀动物都将相继减少甚至灭绝。在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被摧毁后,奥斯汀溪发生洪水泛滥,造成土质疏松和地质滑坡,洪水还毁掉了公路、桥梁和湖畔人家。另一个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经济的手段是林区旅游,作者主要描述的是漂流之旅。本以为这样的漂流之旅能提供一种从生态视角出发的对林区的体验方式,一种为本地经济筹资的方式。但是漂流项目的背后多半由一些富商大佬控制,他们标榜其为“生态旅游”,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获得的极大利润并不流向当地居民的荷包,这不仅不能给当地经济带来足够的支持还破坏了他们的生态资源,很显然这种林区旅游与当地人之间相互水火不容。
  西方国家曾面临的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困境,我们国家正在经历着,各地层见叠出的水污染和水危机、滥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耕地减少、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为了发展经济必须要以牺牲自然的有限资源为代价,那么这种代价最终会落到我们人类自身生存上,我们怎样对待地球,也就是怎样对待自己。加德认为“人类持有的对自然支配的这种态度是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亦是自然资源被消耗殆尽的主要原因。我们中有一方是渴望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不愿承认效益带来的负面后果,在这渴望之下的是恐惧——经济不安定的恐惧,视野的恐惧,失去地位、控制力、颜面的恐惧。另一方则是为捍卫自然资源而无偿工作的人们。他们自己花钱组织请愿活动、调研,有些人是为自己谋名的,但大多数是不计功利的。他们看见了湖水的美、土地的可贵、森林的脆弱以及他們自身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   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不能一蹴而就地解决,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道路本来就是需要不断摸索;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可避免地由于目光短浅而犯错,自然资源因此成为牺牲品。人们首先应该懂得铭记资源滥用与不可持续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在强烈感受到的需要和信念的驱使下,有意识地自发地通过重视资源保护来努力提升生存质量。加德指出应当从两方面着手,针对自然资源方面,首先要以保护为主,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如各种金属和矿物资源,它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针对这些稀缺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总是会枯竭的,而在资源用尽之后如果经济发展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很容易出现衰退现象”。而且与远古时代相比,在人类活动相当发达的今天它们要想再生基本上不太可能。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发展技术提高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对于资源利用技术产业国家应当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随着人类人口不断增长,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数量却在不断下降,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抽薪止沸的举措。其次还要大力挖掘可利用的潜在自然资源,尽可能地让它们充当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物,这样一来既能减轻不可再生资源的负荷,又能丰富资源型经济的种类,同时还能够缓解靠单一型资源发展经济的压力。
  加德所倡议的另一方面就是经济发展。如今在日益临近的资源危机的威胁之下,一些地方正通过发展本地所有、可持续的经济来创造第三种选择。这样的经济结构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掌控产业生活的社会与环境实践。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概念最初来源于1980年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这对于应对当下资源危机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不威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目标,不仅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能影响下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之于人类本是蜜糖般的存在,能够给我们带来经济发展的甜头,但是一旦偏离了原本的轨道,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话,彼时的蜜糖变成了此时的砒霜,最终会使得我们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我们国家提倡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行动。
  依照目前的科技技術,家园只有一个,我们植根于地球母亲,所以平衡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必须而且永远要面对的困境。经济利益驱使之下我们如何与自然资源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以期不论迁移何处都怡然如归呢?自然资源逐渐匮乏之下我们如何根据物质需要发展经济,使人们得以驻足呢?以上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 格里塔·加德.根,家园真相[M]. 韦清琦译. 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 汪雅雪,赵谦.论格里塔·加德的环境正义思想[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2).
  [3]孙成刚.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J].商讯,2020(19).
  基金项目: 2019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gxyq2019180)
  作 者: 汪雅雪,硕士,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生态批评;赵谦,硕士,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批评。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其他文献
《奥丽芙·基特里奇》这部只有四集的短剧,获得了艾美奖“最佳迷你剧”等诸多奖项。平静的克劳斯比小镇,中年教师奥丽芙·基特里奇有一个好脾气的老公亨利和读中学的青春期儿子,看似普通的日常,底下却暗流涌动……  光看介绍,这种题材并不能吸引我,可看过一集,便觉得平淡之中自有其惊心动魄之处。奥丽芙的老公亨利是一名药剂师,他手下的小职员丹妮诗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丈夫,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亨利经常给她以安慰,两人的
2017年12月初,电影《苏醒》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华侨电影城召开。发布会上,该片编剧兼导演金玉婷披露了自己深陷抑郁时,父亲对她的陪伴和照顾。她含泪说,如果不是亲情陪她一路走来,就没有今天自己的“苏醒”。  才女金玉婷素有“春晚小品公主”之称,她连续5年和冯巩、潘长江、郭冬临、巩汉林等著名小品演员搭档登上春晚,并连年获奖。此外,她还主演了《太平天国》《大宅门》《四世同堂》《神医喜来乐》等影视作品。然而
摘要:独具魅力的人道情怀,使迟子建不仅获得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认可,还使她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力。然而部分文章拘于温情叙事的研究,却轻视文本对人类境遇的凝思力度。在作家宽厚抚慰的笔风下,《白雪乌鸦》其实具有密实的内涵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有作者对生命价值的追索,而这份孜孜以求,又与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及其作品有所共通。于是,本文试图从加缪“荒诞与反抗”的思想中寻找角度,结合个人理解,对《白雪乌鸦》作出分
我朋友带孩子去了一趟超市,回来后,一脸大写的生无可恋。因为她儿子到处窜,她到处追。最头痛的是,明明约定好这次去超市不再买玩具了,他还是非要买一把玩具枪,不答应就撒泼大哭,满地打滚。  一圈下来,朋友被“折磨”得精疲力竭,微笑?不存在的,使劲挤都挤不出来。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宁愿和儿子在家里大眼瞪小眼,也不要带他去超市了!  其实这种事情,对于身经百战的老母亲来说,已经是小case,我依旧会风雨兼程,
1.响鼓不用重槌敲,想必你对咱家前12台电视机的命运还记忆犹新吧!它们全是你钟爱球隊的牺牲品不是被你顺手操起的烟灰缸砸坏显示屏,便是你在暴怒中从阳台上砸下去。因此,在家看球赛转播时,你一定要主动地、无条件地坐到那把扶手带锁的特制椅子上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咱们家的第13台电视不至于“英年早逝”。  2.由于长期处于足球世界虚幻状态中,你一看到穿黄衣服或红衣服的人就害怕得双腿打战,总让人觉得你是小
港珠澳大桥从可行性研究到最终通车历时 14年,收回成本约需30年,但其可能产出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曾在大桥修建期间遇到的比较大的坎儿是珠海和澳门对登陆点的分歧,但一次偶然发现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有次我从澳门返回珠海,发现珠澳两个关口间有一片过渡地带。我没带尺子,就直接用脚步去丈量,大约60步,作为登陆点正好合适,事情也就解决了。”大桥主体工程总设计师孟凡超说。谈及对港珠澳大桥的评价,孟凡超表示很
山东省东阿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这里地处齐、赵两国边境,境内有大清河流经入海,河曲形成大陵,故曰。曹操之子曹植曾为东阿王,其七步诗名扬天下,鱼山留有曹植墓葬,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东阿则是“中国阿胶之乡”“中国喜鹊之乡”“杂技之乡”“武术之乡”,还被誉为“万户喜鹊吉祥地,千年阿胶福寿乡”。  伴随着街舞演员簇拥、驴夫带头牵驴、主持人肖东坡骑驴登场,他风趣地作着开场介绍:“今天的女嘉宾,是
摘 要:王立世也许并不是特别卓越的诗人,但由于他发现和书写了人生的“夹缝”状态,洞察了人与世界、人与整个时代之间的“夹缝”的关系,而成为当下诗歌场域中一个独异的存在,也为一个精神贫乏的时代写下了非常可贵的一页,留下了他孜孜探索的身影。  关键词:王立世 诗歌 夹缝 理想主义 生存的真相 人性的光芒  诗歌是对世界的一种把握,也是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它一面不断地诉说着外部世界,一面又不断地敞开自身。每
毕业十周年时,同学聚会,大家都很感慨很兴奋。聚会结束后,班长像当年一样,振臂一挥,慷慨激昂地说:“同学们,以后咱们每年聚一次,好不好?”大家像回到青春时代一样,群情激昂,齐声说:“好!”班长依旧发挥着他的演讲天赋:“一年365天,抽出一天时间来容易吗?”“容易!”“每年抽出三百六十五分之一的时间聚会一次,能做到吗?”“能!”  来日方长,我们都信誓旦旦,觉得一定可以做到每年一聚。可是,所有的誓言都
2018年瑞典乒乓球公开赛,日本小将伊藤美诚收获女单项目冠军。为战胜中国选手,伊藤美诚从小就接受严格的“虎妈教育”,被教育“赢中国理所当然”,身体和精神都被全方位训练,连睡觉时母親都要在她的耳边小声道:能赢中国的只有你。就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呢?  @球球:我们应当鼓励这样的外国选手,而不是嘲讽。有挑战,才有价值。希望伊藤酱加油!  @NickyMatrix-:国足要有这精神,这几届早就出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