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收获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CHZHTX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关键词:最大的麦穗;收获;苏格拉底
  《最大的麦穗》作为课题,其实另有深意,但是一开始,我们是很难发现的。阅读课文的过程其实就像是在探寻一个宝藏,只有穿过文字的表象,我们才能够触摸到埋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的真情。这个故事很简单,文章的叙述也很平淡。开头寥寥数语,为我们理清了时间地点人物。麦子成熟的季节是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就在麦地里,人物有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他们似乎正在上一堂课,寻找最大的一个麦穗。可又似乎不像是上课,因为连最起码的书本和笔墨都没有。这是一个令人起疑的开头,也达到了吸引大家注意的目的。“只许进不许退”作为一个修饰条件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但是这一点又是极其重要的。假如没有这个限制,也就没有了和人生同样无法重来的相似性,那么后来得到的一切道理也就很难有什么说服力了。正是因为人生无法重来,机会稍纵即逝,才让这个故事更容易触动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产生共鸣。
  在精读感悟中,抓住描写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言行的语句,引导学生读悟,品味其中的含义,在品读中感悟到苏格拉底是借让他的弟子在麦地里寻找最大的麦穗这件事,向他的弟子们讲述人生道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眼前的机会,不能让机会从眼前溜走,正如曹丝雨所说:“机会如同时间一样,流失了它不可能再回头。”看来学生们凭借课文内容理解苏格拉底的教学目的,做事情要抓住眼前的机会。
  忽然,吴高迪同学站起来:“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苏格拉底的学生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我顺势反问道:“你们说呢?”这时下面传来窃窃私语,“摘到了。”“不对,没有摘到。”……看到这种情况后,我立即问:“认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摘到最大的麦穗的同学请举手。”班上举起了大约二三十双小手。我又问:“认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的同学请举手。”班上也举起了大约二三十双小手,其中也有保持中立的学生,既不赞成摘到了,也不赞成没有摘到。
  面对这样的教学契机,我突然灵机一动——辩论。于是我把认为摘到最大麦穗的同学确定为正方,并板书:正方,观点摘到了最大的麦穗。认为没有摘到最大麦穗的同学确立为反方,并板书:反方,观点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根据自愿的原则,打破原来座位,重新组合,正方坐在教室的左边,反方则坐在教室的右边,然后让他们自由讨论,罗列各自的观点,准备辩论。
  辩论开始了,正方首先提出:弟子们懂得了要抓住眼前的机会,并把它牢牢抓在手中,所以说他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反方则提出:听到老师的声音后,弟子们才如梦初醒,而他们却两手空空的,他们回首望了望麦地时,无数棵小麦都在嘲笑他们。
  正方说:是的,他们从麦子的嘲笑及老师的话语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也追求一个最大的“麦穗”。
  反方说:弟子们在地里很用心的挑挑拣拣,虽然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又随手扔掉了。
  ……
  辩论非常激烈,他们都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一时不分上下,各有各的理由。“是的,同学们。”我说,“你们各自的观点都很正确,我想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课文都加深了理解。正方认为摘到最大的麦穗,这里的麦穗要加引号,并非实指田里的麦穗,而是弟子们在精神上的收获,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我将“非实指、精神上的”板书在黑板中;反方认为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是指真正长在地里的麦穗,是一株长在地里的实物。”我又将“实指一种物体——麦穗”板书出。
  本次辩论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课题《最大的麦穗》实际上包含一种哲理,课文讲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寻找最大的麦穗,在只许进不许退的这个过程中领悟了: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道理。
  辩论后我说:“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明白了人生道理,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触吗?学习课文后,你们认为自己眼前的任务是什么?”下面有学生说:学习。在我的再三鼓励下,赵戍君站起来说:“刻苦学习。”我说:“这有点空,太笼统了,能不能具体一点呢?”陈浩说:“上课专心听讲。”“太好了,你收获了第一株大麦穗,还有谁有收获。”
  “认真及时完成作业。”“课中不讲话,不做小动作。”“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及时预习与复习。”……学生们依次收获了第二株、第三株、第四株……快乐、甜蜜的麦穗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麦浪在教室内翻滚着……
  一个课堂就是一个缤纷的世界,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家园中的主人,教师让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空中飞翔。在飞翔中,“鸟儿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享受母语中诗意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恩敏.浅析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
  [2] 魏俊晨.知趣共生:当数学遇上“游戏”——谈小学数学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小学教学参考,2016,08.
  作者簡介:
  周海峰,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幸福路小学。
其他文献
地理学科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地理学科能力和地理图文判断。学科能力主要指: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论证地理假设。地理的图文判断主要指:提取地理信息、理解地理信息、应用地理信息。  高中地理课程中地理特征是地理理性知识中的一大类,在区域地理中尤为多见。近几年高考综合题主要是以区域地理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区域地理要素特征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本文以气候特征为例,分析概括区域要素特征
美国心理学专家班杜拉在对传统行为主义理论精华的继承及“无人之境”批判的过程中逐渐提出“自我效能感”,长期进行该领域的探讨及最近几年探讨范围的扩大和对因果关系的深入分析,进而在实践过程中确保可以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然而仍有遗憾,迄今为止,还未形成此方面的研究报告,因此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培养及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  一、调查设计  (一)本实验研究中对“小学学业落后学生”的界定。  
摘 要:“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本文旨在通过列举故事教学的一些方法,来说明故事教学在实现英语教学“教学做合一”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教学做合一;英语教学  英国教育家Andrew Wright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
摘 要: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基于对苏教版教材的实践和研究,设计、探究、感知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结合一些具体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理解正比例意义的过程,初步感知变量的特点,获得一些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感知;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模型  一、 仔细观察,充分感知  新课伊始,出示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先让学生在小
摘 要:绘本以其文字简练,绘画精致,故事简洁明了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正因此,绘本阅读在我国早期阅读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通过近几年的学习与教育实践,深刻感受到绘本阅读带给自己及孩子们许多快乐。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助推。  关键词:阅读;兴趣;经验  许是际遇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和博大,绘本刚刚被拣选,就如大地飞歌般唱响了祖国的天南地北。绘本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确定,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默契配合,才能保证教师可以将自己所做的课程设计较好地教授给学生,同时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之下,与学生达到思维的碰撞,从而围绕教学核心,传授给学生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断发现和探索,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达到高效生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生成  课堂教学
摘 要:在新课标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学生接触到的信息种类繁多,这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文能够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思维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进而激发其想象力,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内心的情感得到抒发。本文就其重要意义进行说明,提出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培养;想象力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宿舍智能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实践表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实践;智能监控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人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以培养学生实践
摘 要: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每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我以“学生自主发展”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努力改变“重知轻能”,“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通过自主
摘 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之预案。课堂教学演绎的精彩与否与教学设计息息相关。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完善是必不可少的。评价,是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价,好比优化教学设计的一面“镜子”。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使得教学设计趋于完美。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的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