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眼底病论坛·第十三次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09长沙”征文
【摘 要】
:
【出 处】
:
中华眼底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09年25期
其他文献
非常高兴收到您转交的读者对我发表的文章“老年黄斑变性对生存质量的影响”(2004年20卷5期303~306页)的一些意见,我完全赞同您的观点,能就学术问题发表有必要的讨论是对学术本身最好的促进!
期刊
目的 制备新糖蛋白opticin特异性抗体并探讨opticin在人眼中的分布.方法先合成一段多肽链(CLPRLPlGRFT),将该多肽链免疫兔以获得opticin抗体,通过对人玻璃体提取物进行免疫印迹检测以验证该抗体的有效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ticin在人眼中的分布.结果 人眼玻璃体提取物免疫印迹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45×10<'3~50×10<'3处可看到一个宽范围的条带.人眼免疫组织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RPE内过度表达HGF导致视网膜脱离(RD)的病理机制.方法 编码HGF(AdCMV.HGF)、绿色荧光蛋白(Ad CMV.GFP)的E1/E3缺失的腺病毒载体,以5×104噬斑形成单位(pfu)/眼注射到成年有色兔的视网膜下.检查注射后3、7、14、28 d时的眼底及组织病理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除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最主要治疗手段.玻璃体手术主要适于伴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的严重患者;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可用于难治性DME的治疗,与激光光凝、玻璃体手术联合应用有助提高疗效.Ranibizumab、Bevacizumab、Pegaptanib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初步显示对DME治疗安全有效,但长期疗效和
开放眼球伤的玻璃体手术时机是影响伤眼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规修复的前节外伤近期内实行玻璃体手术的后续治疗是值得重视的眼外伤救治措施.伤道内口清创和周围组织廓清处理是后续处理的技术关键.视网膜复位和稳定修复是手术处理的核心问题。
例1 男,58岁.因左眼红、胀疼、视物不清1 d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1.双眼眼球运动无受限.左眼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血管纡曲怒张,下方结膜水肿,角膜轻度水肿,中央和周边前房极浅,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全部关闭,瞳孔中等度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周边部皮质不均匀片状混浊。
光动力疗法(PDT)开展以来,大量治疗结果显示了其针对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2],且可重复治疗,副作用小[3],但是,Flower等[4]认为在PDT治疗封闭CNV后,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较CNV粗,灌注压高,流速快,常在治疗数周后出现CNV复发,Miller等[5]的研究结果也证实PDT治疗确实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对于复发的CNV需行重复PDT治疗.我院从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