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与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早期诊断效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忻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次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624例,均接受TCT、HPV及阴道镜检查,统计并对比TCT、HPV、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

结果

624例初次接受宫颈癌筛查妇女,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108例患者存在上皮细胞病变,其中意义未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38例,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41例,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29例。联合诊断的敏感度(91.66%)、符合率(92.46%)高于TCT(68.51%、88.46%)、HPV(69.44%、88.72%)、阴道镜检查(66.66%、88.30%)单项诊断,且Kappa指数大于单项诊断(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92.63%)与TCT(92.63%)、HPV(92.82%)、阴道镜检查(92.82%)单项诊断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CT与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对评估宫颈癌在人群中发病趋势、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宫颈癌发生、积极处理宫颈癌前期病变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侯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因子宫良性肿瘤需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组37例(给予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与开腹组37例(给予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3.67±7.45)min]、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下腹部冠状切面在胎儿下腔静脉走行变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至2018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2 332例,常规行下腹部冠状切面扫查,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胎儿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远心端的走行,了解下腔静脉变异。结果发现左位下腔静脉7例,双下腔静脉1例,且均为孤立性的,不合并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其他系统结构畸形。结论胎儿下腹部冠状切面在筛查孤立性下腔静脉走行变异中有较重
目的讨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7年9月4日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50岁男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患者进行病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0 d前右侧耳后触及花生米大小的肿大淋巴结,3 d前明显增大至鹌鹑蛋样大小,伴压痛。甲状腺激素及肿瘤标志物等检验指标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示双侧颌下区、双侧颈部、双侧锁骨上、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双侧腹股沟
目的探究新产程标准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224例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实施旧产程标准管理产程)和实验组(实施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每组112例。比较两组产妇不同管理方式下生产过程、分娩产程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转剖宫产、会阴切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潜伏期、第一
目的研究短效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对正常体质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卵细胞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短效长方案IVF/ICSI-ET治疗的765例体质量正常的PCOS患者,分为排卵后进行垂体降调节组(A组)105例和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后进行垂体降调节组(B组) 660例。比较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