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教学要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这与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落实到作业环节,设计基于学情的“历史与社会”分层作业就是其中的有益尝试。笔者在设计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作业时,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尝试提供适合不同学生练习、获得各自发展的作业,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精神,获得成功体验。
具体以入学分班摸底测试、生源的区域差异和小学阶段的学习差异为参考,对学生进行如下分层(见表1)。
表1
做好学生分层后,笔者以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说明为依托,设计层次性梯度式、创新性梯度式和针对性梯度式三类作业,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
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层次性梯度式作业
基于学生能力差异和课标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层次性梯度式作业要求分为三种:“最低要求”“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其中,达到“了解”要求的为“最低要求”,达到“理解”要求的作为“一般要求”,达到“应用”要求的为“较高要求”。
基于C组学生的基础、意志力、自我约束力均较差,作业稍有难度就会感到力不从心的情况,笔者设计了填空选择题和直白式选择题供他们练习,旨在夯实“双基”。
新授七上新教材“从社区看我家”时,笔者向C组学生提供了如下层次性梯度作业。
【例1】观察图1,可以根据 定向法判断出该高铁的走向是 。
A. 一般定向法 东北-西南走向
B. 指向标定向法 西北-东南走向
C. 经纬网定向法 东西走向
D. 一般定向法 东北-西南走向
鉴于B组学生大多数踏实肯学,但反应较慢,课后知识再现和迁移能力较薄弱的学情,笔者挑选基础题和一些稍微复杂的综合题让他们练习,旨在巩固基础、锤炼能力。
【例2】读图2,回答相关问题。
(1)从此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图例的信息?(至少写出两种)
(2)上海位于杭州的 方向,宁波位于杭州的 方向
(3)从地图的语言来看,此图缺少了哪一要素?
(4)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图上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比例尺为1∶3000000,则实际距离为多少?
基于A组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好、乐于探究,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的学情,笔者设定一些运用书本知识透视时政热点、开拓智力的综合题和探索思考题让他们练习,旨在提升自主探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例3】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3,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2)图A中雅安芦山到四川成都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请问该图比例尺是多少?量得图B中芦山与成都两地图上距离为1厘米,试问哪张地图更为详细?
(3)雅安位于成都的什么方向?除此定向法,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两种定向法进行方向判定?
(4)从自然条件角度谈谈,成都平原地区为何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针对A、B、C三类不同学情的学生设计层次性梯度式作业,能有效地避免作业分层的盲目性,杜绝传统“填鸭式”“注入式”作业带来的弊端,较好地体现 “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分层作业理念,使分层作业设计更趋合理和科学。在设计此类作业时应首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根据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本课的重难点,因人而异选取不同难度的作业(素材),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
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创新性梯度式作业
创新性梯度式分层作业以促进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创新思维,鼓励C组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学习更上一层楼为设计宗旨。创新性梯度式分层作业在设计时以达成三维目标为前提,设计再现和复述基础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的练习为必做型作业,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以体验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练习为选做型作业,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落脚点。充分体现知识的前后连贯,使问题设计的广度与深度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
复习“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时,笔者联系“母亲河”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创新性梯度式作业。
【例4】读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表2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必做型作业:
(1)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及注入的海域分别是 、 。
(2)读图4和表2,黄河流经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植被 ,多暴雨且集中,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选做型作业:
(3)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5,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是表2中黄河沿岸的 监测点。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 。
创新性梯度式作业,将作业分成必做型作业和选做型作业。这样设计能遵从学生个体差异,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不同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针对性梯度式作业
针对性梯度式分层作业设计基于以下考虑:当B组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家长的帮助,解决了本层次问题后,教师应鼓励他们挑战最高级别的A组类作业,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探究“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时,笔者设计如下针对性梯度式作业,按一星到五星难度依次递增。
【例5】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6日举行的美国大选中,现任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赢得连任。
材料二:2011年12月2日,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友好城市及地方政府官员、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的首届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探讨新能源发展,深挖合作潜力。
(1)图7中的B、S、I分别属于哪个大洲 ; 介于B、S之间的大洋是 。(一星级)
(2) “金砖五国”中,面积最大且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家的首都是 ; 巴西森林资源丰富, 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二星级)
(3)根据图6回答:美国位于 (东、西)半球;图中①为 (地形单元);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② (海域);美国大平原主要种植 、大豆和玉米,因为该处属于 气候。(三星级)
(4)读图8,你认为其中哪幅图片符合班加罗尔(印度)的气候特征?(四星级)
(5)南非位于非洲的南部,属于南温带。据此信息在图9的合适位置标注出“南非”两字。并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南非利用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的经济行业有:种植业、 等。从图10可以看出该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五星级)
《周易·系辞下》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依据学情,教师用“通”的意识、“高”的思维、“变”的态度、“细”的习惯设计针对性梯度式作业,有助于学生激发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动机。教师设计作业时既要对新教材有深度开发和再加工意识,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又要充分考虑学情,设计出供学生自主选择、可进可退的星级作业,使作业更具针对性。
以上是笔者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分层作业设计所作的一些探索,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作业与新课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的矛盾之处,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增强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为达成教学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具体以入学分班摸底测试、生源的区域差异和小学阶段的学习差异为参考,对学生进行如下分层(见表1)。
表1
做好学生分层后,笔者以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说明为依托,设计层次性梯度式、创新性梯度式和针对性梯度式三类作业,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
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层次性梯度式作业
基于学生能力差异和课标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层次性梯度式作业要求分为三种:“最低要求”“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其中,达到“了解”要求的为“最低要求”,达到“理解”要求的作为“一般要求”,达到“应用”要求的为“较高要求”。
基于C组学生的基础、意志力、自我约束力均较差,作业稍有难度就会感到力不从心的情况,笔者设计了填空选择题和直白式选择题供他们练习,旨在夯实“双基”。
新授七上新教材“从社区看我家”时,笔者向C组学生提供了如下层次性梯度作业。
【例1】观察图1,可以根据 定向法判断出该高铁的走向是 。
A. 一般定向法 东北-西南走向
B. 指向标定向法 西北-东南走向
C. 经纬网定向法 东西走向
D. 一般定向法 东北-西南走向
鉴于B组学生大多数踏实肯学,但反应较慢,课后知识再现和迁移能力较薄弱的学情,笔者挑选基础题和一些稍微复杂的综合题让他们练习,旨在巩固基础、锤炼能力。
【例2】读图2,回答相关问题。
(1)从此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图例的信息?(至少写出两种)
(2)上海位于杭州的 方向,宁波位于杭州的 方向
(3)从地图的语言来看,此图缺少了哪一要素?
(4)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图上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比例尺为1∶3000000,则实际距离为多少?
基于A组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好、乐于探究,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的学情,笔者设定一些运用书本知识透视时政热点、开拓智力的综合题和探索思考题让他们练习,旨在提升自主探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例3】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3,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2)图A中雅安芦山到四川成都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请问该图比例尺是多少?量得图B中芦山与成都两地图上距离为1厘米,试问哪张地图更为详细?
(3)雅安位于成都的什么方向?除此定向法,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两种定向法进行方向判定?
(4)从自然条件角度谈谈,成都平原地区为何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针对A、B、C三类不同学情的学生设计层次性梯度式作业,能有效地避免作业分层的盲目性,杜绝传统“填鸭式”“注入式”作业带来的弊端,较好地体现 “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分层作业理念,使分层作业设计更趋合理和科学。在设计此类作业时应首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根据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本课的重难点,因人而异选取不同难度的作业(素材),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
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创新性梯度式作业
创新性梯度式分层作业以促进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创新思维,鼓励C组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学习更上一层楼为设计宗旨。创新性梯度式分层作业在设计时以达成三维目标为前提,设计再现和复述基础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的练习为必做型作业,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以体验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练习为选做型作业,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落脚点。充分体现知识的前后连贯,使问题设计的广度与深度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
复习“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时,笔者联系“母亲河”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创新性梯度式作业。
【例4】读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表2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必做型作业:
(1)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及注入的海域分别是 、 。
(2)读图4和表2,黄河流经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植被 ,多暴雨且集中,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选做型作业:
(3)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5,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是表2中黄河沿岸的 监测点。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 。
创新性梯度式作业,将作业分成必做型作业和选做型作业。这样设计能遵从学生个体差异,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不同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针对性梯度式作业
针对性梯度式分层作业设计基于以下考虑:当B组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家长的帮助,解决了本层次问题后,教师应鼓励他们挑战最高级别的A组类作业,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探究“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时,笔者设计如下针对性梯度式作业,按一星到五星难度依次递增。
【例5】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6日举行的美国大选中,现任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赢得连任。
材料二:2011年12月2日,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友好城市及地方政府官员、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的首届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探讨新能源发展,深挖合作潜力。
(1)图7中的B、S、I分别属于哪个大洲 ; 介于B、S之间的大洋是 。(一星级)
(2) “金砖五国”中,面积最大且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家的首都是 ; 巴西森林资源丰富, 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二星级)
(3)根据图6回答:美国位于 (东、西)半球;图中①为 (地形单元);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② (海域);美国大平原主要种植 、大豆和玉米,因为该处属于 气候。(三星级)
(4)读图8,你认为其中哪幅图片符合班加罗尔(印度)的气候特征?(四星级)
(5)南非位于非洲的南部,属于南温带。据此信息在图9的合适位置标注出“南非”两字。并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南非利用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的经济行业有:种植业、 等。从图10可以看出该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五星级)
《周易·系辞下》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依据学情,教师用“通”的意识、“高”的思维、“变”的态度、“细”的习惯设计针对性梯度式作业,有助于学生激发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动机。教师设计作业时既要对新教材有深度开发和再加工意识,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又要充分考虑学情,设计出供学生自主选择、可进可退的星级作业,使作业更具针对性。
以上是笔者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分层作业设计所作的一些探索,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作业与新课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的矛盾之处,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增强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为达成教学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