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金湾煤业小煤柱采掘技术研究

来源 :矿业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8689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挖金湾煤业为例,针对煤矿地质条件和开采情况,采用小煤柱沿空掘巷顶板技术,对矿压进行分析和研究.求得护巷小煤柱最佳宽度为6 m,够满足挖金湾煤矿开采需要.研究结果提高煤矿的开采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煤矿效益.
其他文献
文章以某矿井为实例,根据其综采工作面地质概况和开采情况,对工作面的顶板类型和垮落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水力压裂顶板技术方案,使得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显著.
针对云南某矿山硫精矿焙砂中铜、锌、硫、砷含量高及铁氧化物包裹金等问题,开展了常规氰化浸出和酸浸—氰化浸出两种不同方案回收金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为84.52%,酸浸—氰化浸出的酸浸过程铜、锌浸出率分别为40.25%、38.79%,后续金的浸出率为85.82%.综合比较,酸浸—氰化浸出工艺更优,比常规氰化浸出的浸出率高1.54%,氰化钠的消耗量降低1 kg/t以上,同时还可以综合回收铜、锌.
瓦斯属于威胁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因素之一.所以,煤矿开采生产期间,需重视对瓦斯抽采技术加以科学合理运用,避免瓦斯威胁影响的同时,为社会提供能源供应,实现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文章对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便于对瓦斯抽采技术的科学有效运用,以此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以Pb含量为7.91%的高铅Zn焙砂为原料,采用中性浸出—酸性浸出两段酸浸工艺浸出该焙砂,使焙砂中的Zn进入到溶液,而Pb在渣中富集.探究了中性浸出、酸性浸出过程中温度、硫酸浓度、液固比、时间等工艺因素对锌浸出率和铅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浸出过程中,Zn浸出率为90.73%,Pb在中浸渣中的富集含量为29.68%;中浸渣经酸浸处理,Zn浸出率可以达到98.60%,Pb在酸浸渣中的富集含量为36.54%.
文章以某工程为实际案例,分析了干法选煤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类型,研究了干法选煤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要点及效果,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干法选煤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效果的相关措施.
当前开展采煤掘进工作,必须要做好高强支护,以此为采煤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文章针对煤矿采煤掘进工作中高强支护的应用做了简要分析.
文章分析了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多种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克服现有煤矿开采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而且具有多种特有的优势以及优点.通过对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研究,以期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铝冶炼企业产生的赤泥和废阴极成分满足固-固直接还原技术要求,为实现这两类固废在企业内部循环利用,采用外热式供热方式协同处理赤泥和废阴极.研究了还原机理,配碳方式对球团还原的影响,并对后续熔分的效果和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废阴极及阳极碳粉可成功对赤泥中的铁在高温下进行还原,还原后铁的金属化率高达95%以上,且外配碳方式对球团的质量更有利;赤泥金属化球团须采用压块或留熔池操作,才能进行渣铁的有效熔化分离,分离后可得到含铁98.85%、含碳0.13%的钢水,铁元素的收得率超过96%;分离到渣中的有害
对煤矿井下的电缆发生火灾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监测,改进新的监测方法,采用红外温度监测的方法对煤矿井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监测技术原理,设计监测流程,实现对煤矿井下的监测.将监测方法应用于现场,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监测效果.
为了提高煤矿开采效率与开采安全性,相关单位必须结合综采面的实际情况,对综采面过断层的采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