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乙二醇和丙二醇-1,2的动力学及机理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2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二过碘酸合铜(Ⅲ)和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作为氧化剂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羧酸和醇类等的定量测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期Movius和Murthy等人进行了Cu(Ⅲ)对一元醇、醛等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Cu(Ⅲ)处于高价氧化态,这类反应体系又比较复杂,对这类反应体系进一步探讨有一定的意义,因为铜在许多包含有电子转移的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25℃,碱性介质中就Cu(Ⅲ)对乙二醇和丙二醇-1,2(统称,α-二醇,或α-diol)的氧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会计师》:我国目前的小企业执行的是什么会计制度? 赵西卜: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
本文用统计方法和动力学方法同时获得了AB单体分批投入的AB,B线型缩聚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函数。所得的分子量分布远比Flory分布窄。计算结果与Monte Carlo模拟的结果完全相符合
连续流动快原子轰击质谱法(Continuous Flow Fast Atom Bombardment Mass Spectrometry, CF-FABMS)采用连续流动进样技术将样品溶液不断地引进离子源,经快原子轰击电离、质
318无缝钢管车间是在60年代建成的,采用皮尔格轧管机轧制钢管,钢管定径为五辊定径机,定径前再加热是用端部进料,侧面出料的斜底式加热炉。80年初将斜底炉改为步进梁式加热炉
大家知道,表面质量是指零件加工后表面光洁度、表面层显微组织变形硬化、残余应力、烧伤及裂纹等问题,研究表面质量的目的,主要是控制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
2009年12月14日~19日,中国引航协会组织了首个赴台考察团,对台湾引航机构发展与组织管理进行考察。考察团先后拜访了台湾引水人联合会,基隆、花莲、高雄、台中四个港口及当地
八、氮化炉的管系装置 (1)管件材料──由於氨对许多金属如锌、铅、铝、黄铜、白铁等有腐蚀性(尤以铜类为甚),因此在整个的氮化管系中,所用的管件、管子阀和接头等最好用镍铬
一、定义所谓高Cr铸铁,就是含Cr10%以上的铸铁。其上限一般为32%,比这再高,无论在文献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不实用。(Si+Al)在3%以下时,由于高Cr铸铁在组织中不含石墨,全部成白
本文用含稀土化合物的钛系催化剂(代号SN-1)于乙烯与苯乙烯的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单体比例、催化剂浓度、Al/Ti的摩尔比和反应温度对共聚合的影响.制备出苯乙烯链节含
本文公式及表格较多,整理时因时间关系未能一一核对,内中可能有些地方计算错误,希读者注意,如发现有错误,请与本刊联系,以便更正。——编者 丝锥为制造螺母或螺丝孔的刃具,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