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小学生普遍缺乏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存在不想、不愿、不会写日记的现象。为了让农村学生写好日记,本文提出五个策略:一是适当降低要求,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敢写;二是改变日记的单一、古板,使日记的内容和形式丰富起来,让学生想写;三是善于评价激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持久动力,让学生乐写;四是精心指导,提高能力,让学生善写;五是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学生学习创作的源泉和动力,让学生常写。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培养农村学生;写好日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64
一、适当降低要求,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敢写
学生在刚学会写日记的时候,他们会很好奇并且有着极大的热忱去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但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就会被“不知道写什么”这个拦路虎拦住了。加上教师、家长总是把日记等同于作文,提出每篇日记300字、400字,写通顺、写具体,围绕中心主题等等这样的要求,学生不得不为完成日记而搜肠刮肚,甚至东抄西凑。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产生恐惧感,对写日记逐渐失去兴趣。对此,教师采取的策略是: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不提字数要求,只要学生是认真写,真实地记录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言之有物、或有理、或有情即可,可长可短。这样,就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敢于写日记,不用担心教师家长的批评,写日记不再是一种负担。
二、改变日记的单一、古板,使日记的内容和形式丰富起来,让学生想写
1. 配图日记。让学生在自己生动流畅的日记中配上一朵鲜艳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一片绿叶、一张可爱的笑脸……让日记能够图文并茂。
2. 采访日记。让学生进行家庭或社会的采访活动。让学生采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可以采访教师校长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3. 剪贴日记。剪贴日记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片、照片、邮票等贴到自己的日记本上,然后按照图意写下来。如在日记本上贴了一张动物图片,就可以写写这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自己为什么喜欢等。
4. 摘抄日记。鼓励学生看到好文章,把它抄下来;看到好词汇,把它抄下来;看到好的开头、结尾,把它抄下来;看到好段落,把它抄下来;看到一幅好漫画,把它复制过来;看了一本好书,把它的大致情况写下来;听了一首好歌,把歌词抄下来;报纸杂志登的世界新闻,把它记下来……从而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使日记成为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5. 感想日记。看了一则新闻、读了一篇文章、看了一幅漫画、看了一场电影、听了一首歌、踢了一场球、挨了一次批、开了一个玩笑、看了一次展览、参加了一次比赛……都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建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学生的兴趣自然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同时,学生的日记有了源头活水,也就更容易水到渠成了。
三、善于评价激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持久动力,让学生乐写
激励能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的动力,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为了鼓励、激发、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笔者实行了五大策略:
1. 恰当点评。教师坚持天天为学生看日记,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就能得到高分。教师除了给他们改改错别字,理顺语句外,还应针对他们的日记内容,为他们写上一两句话,或鼓励、或赞扬、或开导、或询问。假如学生的日记内容是写在家里帮家长干家务活,就写上一句:“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你真能干!”“你是个乖孩子!”如果孩子的日记是写当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会,就给他写上一句:“你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今天你很有收获嘛。”“你上课真专心!”……有时甚至给他们画上表示喜欢的笑脸符号,学生看见教师的批语,一个个喜出望外,每天都会盼望教师发日记本,都想早点知道教师今天又对他说了什么话。因此,每天写日记成了他们最乐意做的一件事。学生有了主动写日记的欲望,对他们来说,坚持写日记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
2. 佳作亮相。把每天整理作业的十分钟,开辟为“星级日记评比”时间,对日记进行简单点评。每次赏评日记时,都有一组的一位学生把自己本周的日记读给全班学生听。其余学生边听边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如:听到了哪些好词佳句、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還想了解哪些情况等。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针对所做的记录,可以大胆充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既可以表扬他使用的优美词句或真实的题材;还可以给自己认为他写的不理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3. 妙语连珠。指的是教师在批阅日记的过程中,挑选出学生日记中的精彩语句,在全班交流,供学生欣赏。学生都非常珍惜展示的机会,为了赢得这样的机会,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就会仔细揣摩每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努力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写出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赏评课上,教师的身份有两种,第一种作为普通的参与者出现。听完学生的日记,可以和学生一样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受,或婉言商榷,或妙语点化;第二种是教师作为指导者出现,对本周的日记进行总评,准确地指出全班的共性问题(优点和缺点),可以从内容题材、表达方法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的建议,只有在这种“建设性”的赏识中,学生的日记水平才会慢慢得以提高。
4. 写作之星。为了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在班里举行“优秀日记交流会”,每两周利用一节课让学生交流他这个星期写得最好的那篇日记,并评选出这两个星期的“写作之星”。每月把评选出来的最好的日记张贴在班级优秀日记栏里,同时,推荐参加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的优秀日记评选和展览。甚至推荐到其他的一些刊物、网站发表。这些举措,不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对学生是很好的激励,学生兴趣盎然,都争当“写作之星”,日记自然越写越好了。
关键词:培养农村学生;写好日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64
一、适当降低要求,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敢写
学生在刚学会写日记的时候,他们会很好奇并且有着极大的热忱去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但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就会被“不知道写什么”这个拦路虎拦住了。加上教师、家长总是把日记等同于作文,提出每篇日记300字、400字,写通顺、写具体,围绕中心主题等等这样的要求,学生不得不为完成日记而搜肠刮肚,甚至东抄西凑。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产生恐惧感,对写日记逐渐失去兴趣。对此,教师采取的策略是: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不提字数要求,只要学生是认真写,真实地记录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言之有物、或有理、或有情即可,可长可短。这样,就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敢于写日记,不用担心教师家长的批评,写日记不再是一种负担。
二、改变日记的单一、古板,使日记的内容和形式丰富起来,让学生想写
1. 配图日记。让学生在自己生动流畅的日记中配上一朵鲜艳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一片绿叶、一张可爱的笑脸……让日记能够图文并茂。
2. 采访日记。让学生进行家庭或社会的采访活动。让学生采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可以采访教师校长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3. 剪贴日记。剪贴日记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片、照片、邮票等贴到自己的日记本上,然后按照图意写下来。如在日记本上贴了一张动物图片,就可以写写这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自己为什么喜欢等。
4. 摘抄日记。鼓励学生看到好文章,把它抄下来;看到好词汇,把它抄下来;看到好的开头、结尾,把它抄下来;看到好段落,把它抄下来;看到一幅好漫画,把它复制过来;看了一本好书,把它的大致情况写下来;听了一首好歌,把歌词抄下来;报纸杂志登的世界新闻,把它记下来……从而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使日记成为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5. 感想日记。看了一则新闻、读了一篇文章、看了一幅漫画、看了一场电影、听了一首歌、踢了一场球、挨了一次批、开了一个玩笑、看了一次展览、参加了一次比赛……都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建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学生的兴趣自然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同时,学生的日记有了源头活水,也就更容易水到渠成了。
三、善于评价激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持久动力,让学生乐写
激励能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的动力,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为了鼓励、激发、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笔者实行了五大策略:
1. 恰当点评。教师坚持天天为学生看日记,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就能得到高分。教师除了给他们改改错别字,理顺语句外,还应针对他们的日记内容,为他们写上一两句话,或鼓励、或赞扬、或开导、或询问。假如学生的日记内容是写在家里帮家长干家务活,就写上一句:“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你真能干!”“你是个乖孩子!”如果孩子的日记是写当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会,就给他写上一句:“你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今天你很有收获嘛。”“你上课真专心!”……有时甚至给他们画上表示喜欢的笑脸符号,学生看见教师的批语,一个个喜出望外,每天都会盼望教师发日记本,都想早点知道教师今天又对他说了什么话。因此,每天写日记成了他们最乐意做的一件事。学生有了主动写日记的欲望,对他们来说,坚持写日记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
2. 佳作亮相。把每天整理作业的十分钟,开辟为“星级日记评比”时间,对日记进行简单点评。每次赏评日记时,都有一组的一位学生把自己本周的日记读给全班学生听。其余学生边听边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如:听到了哪些好词佳句、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還想了解哪些情况等。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针对所做的记录,可以大胆充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既可以表扬他使用的优美词句或真实的题材;还可以给自己认为他写的不理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3. 妙语连珠。指的是教师在批阅日记的过程中,挑选出学生日记中的精彩语句,在全班交流,供学生欣赏。学生都非常珍惜展示的机会,为了赢得这样的机会,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就会仔细揣摩每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努力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写出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赏评课上,教师的身份有两种,第一种作为普通的参与者出现。听完学生的日记,可以和学生一样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受,或婉言商榷,或妙语点化;第二种是教师作为指导者出现,对本周的日记进行总评,准确地指出全班的共性问题(优点和缺点),可以从内容题材、表达方法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的建议,只有在这种“建设性”的赏识中,学生的日记水平才会慢慢得以提高。
4. 写作之星。为了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在班里举行“优秀日记交流会”,每两周利用一节课让学生交流他这个星期写得最好的那篇日记,并评选出这两个星期的“写作之星”。每月把评选出来的最好的日记张贴在班级优秀日记栏里,同时,推荐参加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的优秀日记评选和展览。甚至推荐到其他的一些刊物、网站发表。这些举措,不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对学生是很好的激励,学生兴趣盎然,都争当“写作之星”,日记自然越写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