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至今仍是儿科临床工作常见且复杂的难题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但感染仍是其主要病因,结缔组织病、肿瘤性疾病导致的不明原因发热逐年增多.细致的病史分析,详尽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恰当的诊断性治疗仍是明确病因较好的方法.
其他文献
地质勘探是获取地下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地质勘探工作的进行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来帮助地质勘探工作的完成。而瞬时浮点放大电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与地质仪器设备中的一种
目的:研究HLA-Ⅰ类基因单倍型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的献血者426名和同时期献血的健康献血者709名作为实验对象,PCR-SBT
采用热常数测试仪测试了深冷处理前后Cu-Al合金在25~600℃的热扩散系数,通过对比深冷处理前后Cu-Al合金热扩散系数的变化,探讨了深冷处理对Cu-Al合金热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
目的 探讨TNF-α、S100B在手足口病(HFMD)并脑炎(VE)患儿脑脊液(CSF)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HFMD并VE、40例单纯HFMD
临床上细菌耐药现象很严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高产AmpC酶是导致革兰阴性菌耐药的主要酶.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AFR)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目前各国各地区对抗菌药物分级原则与分类办法不尽相同,但核心策略是处方限制与预先授权和抗菌药物处方干预及
有史以来,感染性疾病就是人类健康的大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一些古老的感染性疾病逐渐销声匿迹的时候,一些面目狰狞的新的感染性疾病又悄然袭来.2002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抗生素问世已超过半个世纪,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已十分普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见,如过敏、肝肾毒性、诱导耐药病原的出现并流行,已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将58例有行走能力且存在踝跖屈肌痉挛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