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主金属价态变化规律

来源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j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传统矿物之重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冶炼以及电子垃圾在金属提炼过程中主金属价态发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绘制成图形.结果表明,轻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冶炼过程价态变化基本对应Z字形,相对不活泼的重金属冶炼过程的价态变化呈凹字形,贵金属的冶炼过程价态变化呈凸字形.我们认为,这些基本规律的存在,跟各元素的金属活泼性直接相关.以上规律的梳理,可以对开展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再生新思路、新方法探索起到一定的助益和参考.
其他文献
二次铝灰中仍含大量铝,对其进行回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二次铝灰为原料,通过盐酸浸出处理后再添加铝酸钙制备聚合氯化铝(PAC),研究了 HC1浓度、浸出温度、时间、液固比,铝酸钙添加量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适合二次铝灰酸浸制备聚合氯化铝的较优条件为:水洗后的二次铝灰在HC1浓度为6mol/L,液固比为4∶1 mL/g,温度为85℃条件下酸浸2 h,此时的酸浸液中加入12 g/80 mL的铝酸钙,温度为85℃条件下反应1.5 h.该条件下酸浸过程中铝的浸出率为48.67%,且制得的液体PAC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铝合金因其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加工性能好的优点,已经成为工业应用第二大金属材料.随着原铝产量下降和现役铝合金材料使用年限逐渐到期,具有节约矿产与能源、经济社会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的再生铝产业逐渐受到关注.然而,经过回收再生的铝材由于成分混杂等原因,性能往往有所下降.因此提升再生铝合金性能的方法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提升再生铝合金性能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废铝预处理、合金成分调配、熔体精炼、热加工工艺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概述了提升固态回收再生铝合金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再生铝
针对航空液压零件二维工艺设计中存在的工艺数据表达不直观、工艺数据传递效率差等问题,研究了航空液压零件全三维工艺设计系统.通过分析航空液压零件研制的业务流程,构建了航空液压零件全三维工艺设计系统框架及工艺设计流程,并研究了三维工序模型构建、特征驱动的数控加工编程、基于三维工序模型的检测编程及三维工艺执行过程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航空液压零件全三维工艺设计系统,最后以某航空液压活塞零件为例,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某含金银铜硫矿石中铜、硫、金、银品位分别为0.70%、4.76%、0.10 g/t和3.78 g/t,针对现场高碱工艺存在的伴生金银损失率高等问题,以该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低碱度条件下“铜快速浮选-铜尾活化选硫”的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试验研究.闭路试验结果表明,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24.28%、回收率为91.93%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45.54%、回收率为44.76%的硫精矿.其中61.51%的金和63.86%的银在铜精矿中获得富集,浮选指标较好,在低碱条件下原矿实现了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铁路隧道施工中很多需要穿越瓦斯地层,施工的安全风险较高.为提高隧道瓦斯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铁路隧道瓦斯风险评价模型.以兴泉铁路于都二号隧道工程为依托,选取影响瓦斯风险的9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建立各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运用乘法归一化方法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的权重耦合成综合权重,再由综合权重和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矩阵确定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向量,最后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隧道瓦斯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此评价模型相对于传统评价模型能够提高隧道瓦斯风险评价的准确性,且与实际施工情况高度
铜渣是火法炼铜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堆存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对周围水和土壤也会造成污染.铜渣中Fe含量高达35%~40%,铁的提取是铜渣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铜渣中主要化学组成为Fe和SiO2,主要物相为铁橄榄石和磁铁矿,因此铁硅分离是实现铁选择性提取的核心.本文回顾了 目前铜渣中铁硅分离方法,主要包括磁选法、熔分法、选择性氧化-磁选法、碳热还原-磁选法、氧化焙烧-碱浸法和碳热还原-碱浸法,并对各方法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铜渣中单一提取铁会产生大量二次尾矿(渣),
地下岩体工程普遍处于不同水环境中,含水率成为影响工程岩体动态力学响应特性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着其安全稳定性.选用红砂岩制备4种含水率试件,采用SHPB试验系统进行相同冲击速度的冲击试验.在分析红砂岩杨氏模量与含水率关系的基础上,基于能量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不同含水率红砂岩的总输入应变能、可释放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研究3种能量随时间和应变的变化规律,并应用3种能量演化进行岩石微裂纹扩展和破坏判定以及损伤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红砂岩的杨氏模量、起裂时间和破坏时间均随含水率的增加先减小后趋于平缓.随着含水率的增加,
为准确评价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等级,基于变权理论和物元可拓理论,建立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价的变权物元可拓模型.从安全监管、安全保障、安全生产和安全绩效4个方面选取1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变权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再由待评物元关于各评价等级的贴近度及等级变量特征值得出矿山安全标准化等级,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对评价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指标.经计算得出某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等级为Ⅱ级且偏向于Ⅰ级的程度较大,其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是该评价的敏感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变权物元可拓模型是对传统物元可拓模型的有效改进,能
含氯的酸性溶液对冶金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烟气净化系统产生的污酸严重腐蚀金属设备和部件,使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在锌湿法冶炼中硫酸锌电解液中的氯对锌电解过程造成影响,加快电极腐蚀,降低电解锌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危害生产,因此酸性溶液中氯离子的去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污酸和硫酸锌电解液2种典型的高含氯量的酸性溶液的产生和危害,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除氯技术及研究现状,指出酸性溶液除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针对磷石膏中稀土元素的浸出,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但对于浸出动力学研究却很少.文章以硫酸为浸取剂深入研究了磷石膏中稀土浸出的动力学.研究表明:浸出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均可提高稀土的浸出率,浸出温度80℃时,稀土总浸出率最大可达55.8%,其中Y的浸出率最大,为63.9%;稀土的浸出与二水硫酸钙的溶解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磷石膏中稀土浸出反应是受扩散和界面传质混合控制的,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9.10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