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发展及对策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汤原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状,探讨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原则及发展对策,以期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原则;发展对策
  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状及原则
  汤原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部边缘,北依小兴安岭千里群山,南邻松花江、汤旺河两大水系。县域面积34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33%,全县活立木蓄积量375万立方米。主要有松、柞、桦、杨、椴等20余个树种。林区有占地7171公顷的大亮子河国家红松原始母树林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1.1森防基础设施建设
  汤原县现有县级森防站1个,8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苗圃,10个乡镇。近年来,国家在防控体系基础设施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大大提升了汤原县森防的防控能力,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技术先进。
  1.2防控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是一项系统工作,过去对有害生物防控主要以迅速压低灾害势头为目的,方法简单,见效快,从不以环保角度来对待防控,所以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给生态系统造成灾难。为了减少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环境造成的破坏,现在人们开始使用对环境安全效果明显的防控措施。
  1.2.1植物检疫
  随着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国内调运量逐年提高,因检疫把关不严造成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随调运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传播扩散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林业和生态建设构成极大威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申报制,结合产地检疫合格证和调运检疫证书,加强对种苗的产地检疫力度。开展了集体、个体苗木的产地检疫工作,同时,抓好各种林木、花卉、木材的检疫复检,防止林木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害随植物产品调入调出,及时消除灾害隐患,从而保障林业生产和造林绿化的安全,确保造林成果和森林资源安全。
  1.2.2营林措施
  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营造不利于林业有害生物生存条件的森林,合理利用树种之间、林龄之间的搭配,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自身抗御灾害能力,起到防控作用,维系森林生态平衡,减少有害生物发生。
  1.2.3生物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是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在短时间个体数量剧增,造成森林受到危害。为控制有害生物的增长速度和数量,人们利用天敌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采用招引益鸟益兽,施放寄生蜂寄生蝇,扑食性天敌等方法,增加天敌数量,达到减少有害生物数量的目的。
  1.3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组织协调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应对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林业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并将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必须根据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不同生物灾害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其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科学性。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照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灾害的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因害施策;按照生态健康原理,对不健康生态系统或亚健康生态系统进行合理调控,恢复并维持生态系统健康。
  (2)系统性。林业有害生物不仅侵害生态系统,同时还危害人类社会系统。因此,要进行高效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就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
  (3)社会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管理不仅是针对生态系统,还涉及到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融入到全社会发展中去,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公共化、社会化。
  (4)时间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时间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针对这一时间约束,作出快速反应,才能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有效防控。
  (5)政策性。一方面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开展管理活动。另一方面,为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规范化,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法律法规、技术规范、防治标准,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规范化、高效化。
  (6)目标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实现生态健康这一目标,以保护社会发展成果,维护生态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
  (7)计划性。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管理活动,按照不同的阶段目标,制定严密的管理计划,才能有效调配人、财、物,使管理活动有序进行。
  (8)层次性。在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中,国家、省、市、县乃至社会个体,其所处层次不同,管理范围不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情况不尽相同,其管理内容也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1.4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情况
  汤原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认真贯彻《预测预报管理办法》《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全县测报网络体系逐渐完善,有效地指导了全县林业有害工作的开展。预报准确率每年达90%以上,信息数据实现网络化传输。由于基础设施加强, 汤原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各类数据、信息发布都实现了信息数据网络化传输,及时反映了汤原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实现了森防信息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信息服务。测报新技术得到了全面应用,为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数据。
  1.5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积极开展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实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责任目标制,逐级分解落实到各乡、各单位。明确防治区域、目标、任务,并对防治过程进行跟踪督导和检查。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同时,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措施,通过人工、物理营林措施,实现了可持续控灾。
  1.6科学技术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汤原县森防站开展了“汤原县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活动,掌握了县域内林业有害生物基本情况,全面提高汤原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科技含量和防治效果。此外,汤原县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对从事林木防治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了森防的队伍建设,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整体水平。
  2.发展对策
  2.1完善森防机构,加强森防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各基层防治机构,在各乡镇建立乡级森防点,负责本辖区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防治、检疫执法工作,形成县、乡、村防治、测报、检疫体系,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提供保障。各乡镇政府应设立森防专项经费用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和管理工作,加强森防基础设施建设,购置防治、测报仪器设备。森防资金集中使用,重点投放,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挤占和截留。
  2.2加大防治力度,提高防治水平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森防工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推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采用人工、物理、生物、营林等综合防治措施,科学防治。对重点区域加大防治力度,以减少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达到减灾控灾目的,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李秀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北京:中国林业,2007,(8).
  [2]刘建中.森林病虫害预测与决策[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红皮云杉是我国东北长白山至小兴安岭森林的主要树种。本文就红皮云杉人工林营造中云杉繁育与造林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红皮云杉;繁育造林;技术  1.红皮云杉的生态学特性  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小枝有毛或无毛,无白粉。叶四棱形,四面有气孔线,毛端尖,长1.2厘米-2.2厘米。球果卵状圆柱形或长卵状圆柱形,长5厘米-8厘米;种鳞倒卵形,尖端圆形或微尖,露出的部分光滑,无纵纹,是我国
低年级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识字,并从激发兴趣、授以方法和系列训练等方面入手,探讨小学生的识字技能培养方法,使识字教
摘 要:学校体育在不断的改革浪潮中,体育教学体制得到了转型,已经开始由传统的教学体制转型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体制。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是体育教育的直接目的。那么针对现在农村中学的体育硬件设施情况,我们要如何来提高雨天体育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变通利用;多样有效;创新  一、 场地器材的变通利用  1. 雨天我们寻找空闲的教
在看照片时,大家都喜欢就姿势和表情做一番评价。一些细心人就会发现,许多人无论在什么背景下,都会摆出类似的姿势。殊不知,除精心摆出的和根据摄影师的提示摆出的姿势外,这
期刊
乡土文化反映了特定区域的社会生活和风物人情,是师生在学习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推进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将乡土文化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的调查开发利
心理健康对于自身、对于他人都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对此,我国医学界为心理健康定了以下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抑郁、焦虑等心理,会
期刊
【摘要】多年来,我国各地营造生态林大多沿用用材林标准,纯林多、混交林少;单层林多、乔灌草复层林少。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建在生态脆弱地带,在建的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林比重高达85%以上,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功能的稳定发挥。因此,合理规划生态林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就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困境;对策  0.引言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林业作为
就当前我国林业现状分析而言,我国的森林资源存在着两面性,既有可喜的一面,也存在着令人堪忧的一面,所以还要在工作中重视营林建设,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整地造林方法,使得森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现状,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探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主要是通过确立就业为导向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