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质疑习惯,从不盲信中考题开始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不是所有的中考试题都是优秀试题。一线教师不应盲信中考试题,而应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各地中考试题,进而逐渐形成质疑的意识与习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中考题 质疑
  教师具有良好的质疑习惯,是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基础和前提。培养教师的质疑习惯可以从不盲信中考题开始。
  中考题都是优秀试题吗?我们不妨来看看某地的一道中考试题:
  如图1,在△ABC中,点D在边BC上,∠ABC∶∠ACB∶∠ADB=1∶2∶3,⊙O是△ABD的外接圓。
  (1)求证:AC是⊙O的切线;
  (2)当BD是⊙O的直径时(如图2),求∠CAD的度数。
  某杂志上一篇文章的解答思路为:
  (1)若AC是⊙O的切线,则其应与过切点的直径垂直。过AC与⊙O的交点作一条“直径”,证明该直径与AC垂直即可。
  由此,如图3,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M,则AM为⊙O的直径,连接DM。由已知条件得出∠ABC =∠CAD。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出∠ADM =90°,证出∠AMD=∠ABC=∠CAD,得出MA⊥AC,即可得出结论。
  (2)因为BD是直径,可知其所对的圆周角∠BAD=90°,再根据∠ABC∶∠ACB∶∠ADB=1∶2∶3,得出∠ABC=22.5°,利用(1)的结果得出∠ABC=∠CAD,从而得出本小题的结论。
  仔细分析该思路,发现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该思路中有一个“回路”。即第二小题在求∠ABC的度数后,∠ADB与∠ACB的度数也出来了,直接利用内外角的关系即可求出∠CAD的度数(∠CAD=∠ADB-∠ACB = 22.5°),该解答跟第一小题毫无关系。
  二是第一小题的解答并不容易。因为由条件“∠ABC∶∠ACB∶∠ADB=1∶2∶3”,能够得到的数量关系比较多,可以有:①∠ACB=2∠ABC;②∠ADB=3∠ABC;③∠ACB∶∠ADB=2∶3;④∠ADB=∠ABC+∠ACB等。能够建立的数量关系越多,解答者越容易无所适从。
  将第二小题解答中的“回路”去掉后,第一小题不容易解答显得更为突出。
  一、学生试答实验
  第一小题解答不容易的判断是否正确?下面的实验比较有说服力。笔者做了一个实验:将原试题拆分为两道试题,与原试题一起,每题都分别让好、中、差3个层次的学生来完成,每个层次选3人,同一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尽可能相当。第一题用时10分钟,第二题用时6分钟,第三题用时5分钟。
  题目1:上述中考试题。
  题目2:如图1(见上页),在△ABC中,点D在边BC上,∠ABC∶∠ACB∶∠ADB=1∶2∶3,⊙O是△ABD的外接圆。求证:AC是⊙O的切线。 题目3:如图2(见上页),在△ABC中,点D在边BC上,∠ABC∶∠ACB∶∠ADB=1∶2∶3,⊙O是△ABD的外接圆。当BD是⊙O的直径时,求∠CAD的度数。
  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题有2人解答正确;有1人第一小题解答正确(篇幅15行),第二小题没有做完;有1人第一小题空着,第二小题解答正确(利用内外角的关系解答的)。
  第二题只有1人解答正确。
  第三题有6人解答正确;有1人思路正确,但中间过程计算错误。
  二、实验结果说明
  从学生解答的正确率来看,第三题明显高于第二题,这说明原题中第二小题远比第一小题要简单得多。此外,在第一题的解答中,有学生利用内外角关系来求解第二小题,而将第一小题空着,据此也能得出同样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试题的效度、区分度有问题。第一小题的难度远高于第二小题的难度,命题者考查的意图其实没有达到,试题的有效性难以令人满意。
  三、盲信考题带来的问题
  中考是指挥棒。若对本题持欣赏态度,更大的问题可能在于对今后教学的不良影响。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解答好第一小题。那么,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如何来提高学生得分率呢?可以想象,跟学生讲了弦切角定理(由AC为切线,得∠ABC=∠CAD)及其逆定理(由∠ABC=∠CAD,得AC为切线)之后,如果教师再告诉学生:一般来说,由圆中角的数量关系来证明切线,通常用弦切角定理的逆定理来解决,那么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而言,本题能够很快得到解决。
  然而,弦切角定理及其逆定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删去的内容。一般来说,各地的中考考试说明上都会要求不超标,对于课程标准删去的内容,教师坚决不讲。
  就上题而言,如果教师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来教学,会吃亏,讲了课标中删去的内容能够“沾光”。如此一来,严格按照课标、教材与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来进行教学的教师估计将越来越少,慢慢就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而导致相关政策的公信力将不复存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连外”)把教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一同确立为学校的头号工程,不断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加快课改的速度,全力提升教学团队建设的品质。连外以教
针对一栋因为使用功能改变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导致结构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荷载性质发生改变,除了对上部梁、板、柱采用直接加固法进行加固外,还采用了锚杆静压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氟它溃疡(RAU)临床护理。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无明显全身疾患的RAU患者100例,采用康复新液2ml+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1次/d,每次10min。结果:通
结合某高档综合楼12 m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的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深基坑开挖引起支护结构和邻近土体水平位移的形态和发展过程,及其与地基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施工工序之间的关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在行机械通气基础上,采用控制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等综合措施。结果:本组治愈11例,死亡6例,放弃4例。结论:保护性肺通气
作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让作文接地气。教师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把握学情,逐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真正喜欢写作并学会写作。
某档案馆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导致结构承受的荷载性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对其进行了加固。为了检验加固的效果,按照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对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后的某次梁进行原位
目的:探讨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及恢复期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病情基本相同的同期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舒血宁10 ml,1
文章通过对滨海国际大酒店工程案例研究。探讨现代五星级酒店设计的内容及主要设计方法,并以此做出相应的小结。
摘要  与学生谈话,其实是一门“艺术”。要想取得良好的谈话效果,应努力做到“三不”:不盲目“出兵”、不唱“独角戏”、不“一谈了之”。  关键词  谈话 尊重 倾听 互动 关注  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平常的一件事,但就是这么一件看似很寻常的事,其实一点也不寻常,其中的“奥秘”很多!常听到班主任们抱怨:怎么谈了这么多次,一点效果都没有?  如何提高与学生谈话的效果,让谈话真正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