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实践,有效落实英语核心素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实践,旨在阐述如何有效落实英语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英语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意义;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黎彩霞,中山市东凤镇小沥小学。
  在主题式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还学习了其他方面的知识、经验、智慧,正符合现行的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对域外文化更具包容性,增强了国际意识。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基于主题意义进行探究实践,有效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具有巨大的价值。
  一、探究主题意义,发展学生文化品格
  文化教学是以自然、流畅地渗透关联文化知识为目标的互动性教学。通过主题意义探究实践,促进文化内涵理念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爱国意识,实现人文共赢。这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的潜移默化过程。例如,开心版《英语》Culture1: Study Tour的主题意义探究的目标是学生在学习、了解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后,分析归纳世界各个景点游学的意义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游学的主题意义,适当增加了两个主题拓展阅读类的学习材料(A trip to pairs 巴黎游学之旅,six best thing to do in Japan日本游学攻略),以帮助学生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而内容丰富的主题信息输入,更好地助力学生理解和掌握本主题的意义,深入理解主题游学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发展。
  本课中,基于主题意义理解目标,学习世界各地名胜古迹,探究游学的方式以及意义。通过合理拓展中外文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本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得到一定程度的整合发展,也丰富了对域外文化的了解,可以说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二、探究主题意义,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终生的能力,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迁移创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学习能力。核心素养下的学习能力包括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活动中拓展主题意义,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围绕着节日主题文化单元《Holiday》进行的教学设计中,四个递进式学习活动都是围绕节日这一主题展开的,在聚焦主题意义的同时,对所学的语言进行迁移创新,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探究主题意义,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英语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漫长过程中,与生活经验和学习实践相结合,开展主题性英语学习活动,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
  例如,在教学“植物”这一主题时,笔者依据单元总体规划和主题意义,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常识和语言能力基础,同时依据教学文本内容和特征分析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植物”这一同类主题意义的素材进行归类与拓展,设计了相关体现综合性以及关联性的语言学习活动,巧妙地把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相结合,学习任务与语言功能相结合,助力学生围绕“植物”这一主题意义进行多渠道地学习理解和迁移创新的语言学习活动,从而形成对“植物”这一主题内容的充分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围绕“植物”这一主题意义,教师通过设计由浅到深的主题意义任务型教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主题意义,并且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更广阔的大自然,以点带面,引领学生接收到更多关于主题的信息,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丰富。
  四、探究主题意义,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作为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它具有特定的意义,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学生通过调查访谈、问题辩论、构建思维导图等形式,体验各种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运用域外文化的形式思考世界、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形成与世界发展接轨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多元思维发展。这是思维品质不断提升的任重道远过程。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Vacation Plan写作课时,笔者是这样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实践,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任务1:学生以访谈的形式,调查身边同学的计划,包括学习、假期、出游、作息等方面,以书面完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计划。
  任务2: 让学生绘制自己的旅游计划思维导图,让学生以开放式思维构建知识结构,在活动中拓展主题意义,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任务3:自主完成写作:My vacation plan,以文字输出的形式,促进学生整合思维的发展。
  本作文课例,教师围绕主题语境整体,设计各个具有层次性和思维性的教学任务,写作主题意义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了整个活动主线,学生的语言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的语言能力横向与纵向同时发展。在由浅入深的任务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归纳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同时在发展语言技能过程中促进思维品质稳步提升。
  新课改背景下的核心素养明确了新世纪英语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实践,让英语教学回归学科素养下语用功能的本质,有效落实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程晓棠.英语课堂互动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它就会像是一粒种子,在学生们肥沃的心田中扎下根,随着时间的累积,“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那便是好的学习态度,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成绩。可见,兴趣的重要性。于是,如何培养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课题。本文根据课堂上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从情感投入;情境创设和成功激励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
【摘要】语言社会化理论多关注个体,尤其是个体的身份、动机和互动能力,对宏观环境和群体的关注不足。《出国学习中的社交生活》是第一部利用社交网络分析探究语言社会化的专著,分析了社团的群体社交网络和个体的社交网络形成与发展对人际互动和语言发展的影响,从不同层面解释了语言社会化的动态过程。本文对该书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出国学习;语言社会化;社交网络;互动能力  【作者简介】梁文阳,中国民航
【摘要】教師话语(Teacher Talk)是教师课堂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寒暄与问候、指令、提问、反馈与评价等进行分析,旨在发现科学合理的课堂话语表现形式,以期望对中学教师实现有效的英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师话语;言语行为理论
【摘要】网络环境转变了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能够尽快完成新课标教学要求与目标。但对传统教学产生了较大冲击,在网络力量的影响下,教师课堂把控与知识传授的职责逐步忽略,课堂练习扎实度降低,无法切实发挥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价值。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应当紧跟时代发展,在听说读写等各教学环节有效渗透网络教学资源,营造开放性教学环境,为英语教学改革助力。  【关键词】
【摘要】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也是必备的一种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受到更多的重视。小学阶段教学中,英语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由于缺少相应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不足。为了改善英语教学现状,应当注重教学方式创新。游戏化教学作为常见并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笔者将分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也有了更加细化的要求,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就地方高校商务英语的内容来说,想要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商务英语的发展,需要整体性的提升教师的团队建设,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情况。本文就地方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地方;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  【作者简介】齐欣(1979.07-),女,汉族,河北人,黑
【摘要】基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对层次化的文段拓展英语教学做出研讨,能够进一步体现教师教学的相应性,切合学生学情和发展需求,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知晓本身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强化教学质量和成效,体现了重视高中英语分层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分层写作教学;思维培养;文段拓展  【作者简介】陆红叶(1976.10-),女,湖南邵阳人,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学科,学生们学习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特别是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来说,由于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接触英语学习不久并且基础薄弱的初中生而言是不容易学好的。同时,在英语语法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老师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们更加难以真正的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将教学法应用到语法教学中,帮助学生们学好英语语法。  【关键词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为社会培养和输出人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职教育中,英语教学占据着不小的份额,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实际情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对推进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有着深刻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李美金,清流县高级职业中学。  【基金项目】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但是知识掌握水平不同,导致进入初中学习后,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另外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多是留守儿童,父母无法监督孩子的学习状态,其他亲人的家庭教育能力较差,导致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止步于课堂。积极的想法是,这类学生可以借助电脑、手机学习英语,但实际上,有该想法的学生不啻为凤毛麟角,大量学生甚至对英语家庭作业都有消极情绪。另外也发现,对于需要深度思考的作业,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