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缺氧超长瓦斯隧道智能通风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四川建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海拔施工工况下,瓦斯隧道施工存在通风、供氧等施工难题,本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瓦斯智能监控预警系统监测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采用氧气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氧气浓度,声光预警器可以实现快速反馈预警,有效保障瓦斯隧道安全施工.本技术中智能监控通风系统可实现控制隧道内有害气体含量,智能监控通风系统根据相关指标浓度阈值来实现按需智能通风效果,有效保证低氧瓦斯隧道的空气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大连地铁5号线为背景,采用ABAQUS模型软件对存在裂隙的情况下盾构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裂隙分别设置于隧道上方、侧部、底部3种情况分别建模进行开挖仿真.同时,为比较分析进行了相应的溶洞存在情况下的开挖过程的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裂隙的存在与位置特别是对围岩应力场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开挖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随着我国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进程的加快,具有大型会议、影视娱乐等功能的高度超高、跨度超大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加,为方便施工,保证大跨空间的使用空间,该类建筑常采用自重较轻、梁截面较小、强度较高的钢结构梁+楼承板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确定钢梁的吊运及安装方案.本文以梦网科技大厦项目会议厅、勤诚达乐园项目电影放映厅等具体项目为依托总结了多种钢梁吊装方案,通过研究项目钢结构的不同特点,提出直接吊装、分段吊装以及转运吊装三种吊装思路,以为类似超高大跨钢结构屋面钢梁的安装施工提供借鉴及参考.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并以随机数表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B组中医护理,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B组各项SGRQ评分(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低于A组,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提升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为前提,对其展开中医护理干预,并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道路桥梁工程是道路交通工程项目中的重点,必须保证相应的施工质量,但从目前来看,桥梁工程中采用的现浇箱梁比例逐渐增加,而现浇箱梁的支架施工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好坏,还会对工程的整体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Dubair大桥实际工程案例,从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等内容入手,分析钢管贝雷梁组合支架法施工技术在现浇箱梁中的应用,以此为同类型的施工项目提供参考.
结合寒区隧道工程项目,分析了冻胀渗漏水的处治施工技术,探究了大断面软岩隧道渗漏水重要成因,然后制定了“以排为主”“排堵相融合”的处治施工技术方案.实践证明,该隧道渗漏水处治施工技术方案有效、可行,且处治效果良好,避免渗漏水再次发生.
目的:探讨恒温扩增芯片法(LAMP)十三联检与传统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MP检测技术对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同时进行传统的痰培养,对两种技术所得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两种方法对362份标本进行检测后,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恒温扩增芯片法(LAMP)十三联检所检测到的病原菌阳性率远高于传统细菌培养.结论:LAMP十三联检具有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
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空气环境污染程度更加严重.为着实推进绿色环保型社会建设进程,还需要加强环境工程管控力度,重点关注空气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从根本上保障空气监测数据的全面性与精准度.以某地区环境工程空气监测案例为切入点,提出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目标,阐述空气监测采样流程与样本管控重点,分析现存于环境工程中空气监测质量水平的各类因素,并就此些问题制定出专项可行的质量控制对策.
随着建筑业不断发展,国民对于建筑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阶段高层防护棚各式各样,对于采用钢管、密目安全网传统的安装形式来说,安全性能难以保证,对于工字钢、模板、木方组合形式来说,成本较高.本文从如何保证防护棚安全、可靠、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效果与评价.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自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患者,从中随机选取96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案,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在护理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有无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心内科的患者中,采用优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度和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各4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急诊科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使护理纠纷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均明显降低,让患者对护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