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上海人口市情

来源 :人口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wdw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人口的基本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上海人口市情的十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主要矛盾,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人口分布与第三产业布局 自80年代初以来,上海的人口分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市中心地段的人口密度显著下降,人口最稠密地区从1982年的每平方公里16.9万人降低到1990年的每平方公里13.6万人。而市区周围地带的人口密度则在上升之中,每平方公里4万人的等值线区域及每平方公里2万人的等值线区域明显扩大。由于政府在市区边缘地带建造的大批住宅先后投入使用,不少居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纷纷从市中心迁往市区四周的新住宅,从而导致市区人口分布有一种逐步趋于合理化的倾向。当然,“中部高、四周低”的上海人口分布格局依然明显存在。
其他文献
许多传统伦理观念在科技创新的条件下,受到了猛烈冲击.科技创新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影响着传统伦理观念.人们重新审视科技创新对传统伦理的影响,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的启示.
沈河区是个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地处沈阳市中心,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56.6万,平均每平方公里3.2万人,是沈阳市人口最稠密的城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沈阳市整体
<正>一、为什么要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及交通建设与耕地占用的关系城市化和工业化对于耕地的潜在威胁,当前是国际性的发展问题.“各国和世界领袖人物都公认存在这些问题”,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同一过程.农业劳力转移通常表现为2个方面.一是一个国家与地区城市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二是农村劳力就地实现产业转移或实行兼业化.无论何种过程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非农业建设与耕地占用都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正处在农业劳动力大量不断转移,城市化与农村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
国际刑事法院成立是国际社会法治化、民主化的重大转折点.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是以补充性管辖原则为基础的一系列管辖原则、管辖条件和程序.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国际刑事法院
<正>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两种生产理论问题 1.1 众所周知,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石,也是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论依据。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市场化范围的扩大与程度的加深,特别是随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两种生产理论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基石和我国人口政策理论依据的地位受到了冲击和动摇。
<正>70年代初以来,中国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妇女的婚姻生育行为逐渐有了很大改变,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推迟,生育子女数减少.随着时间推移,婚姻生育模式出现转变.国家统计局继1985年在河北、陕西省和上海市进行第一期深入的生育力调查之后,又于1987年4月在北京、辽宁、山东、广东、贵州和甘肃等五省一市进行了第二期调查,取得了丰富和详细的资料.本文将对部分资料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进程和成果,以及地区之间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指导、“三个面向”的价值取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理论特点、马克思主体—客体理论的哲学基础、“美在心物联系”说的美学基础构成
上海市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之我见顾鉴塘上海是全国率先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城市。实行三年来,全市已有28万余家单位的427万余名职工和近180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保险覆盖面已超过职工人数的9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它...
古代曲学中的演艺论是伴随着舞台搬演而产生、发展的。从演员论、演唱论、演技论、导演论对古代戏曲演艺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古代戏曲演艺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对戏曲发展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