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再催,我就把角色全部写死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mais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剧《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已收官,原著作者乔治·马丁又被人盯上了。他从1996年开始创作《冰与火之歌》,多次被催稿,有次被催急了,放出狠话:“你们再催,我就把角色全部写死!”
  像乔治·马丁一样拥有拖延症的大作家还真不少。
  达·芬奇:有哪样事情是完成了的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在拖延症群体中也格外醒目。他兴趣广泛、博学多才,同时涉猎建筑、工程、数学等多个领域。在其六千多页的手稿中,他设计了坦克车、降落伞、滑翔机等超越时代的机械装置,成为西方第一个人形机器人的设计者、第一个绘制子宫中的胚胎和发现动脉硬化的人。
  然而,由于追求完美的性格和强烈的好奇心,达·芬奇成了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他的画作完成速度非常缓慢,《蒙娜丽莎》耗时4年,《最后的晚餐》耗时3年;他一生的画作数量并不算多,直到去世时还有五六幅压在手里没能交付。
  达·芬奇的拖延症严重影响了他与客户的关系。晚年,教皇委托他给自己画一幅肖像,但达·芬奇接受委托后并没马上开始作画,而是对不同的草本植物和香油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调制一种新的清漆用以作画。由于画作完成的时间被不断拖延,教皇非常恼火。
  达·芬奇也苦恼不已,在一则笔记中写道:“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是完成了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众多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灵魂拷问了。
  雨果:完成作品前,请藏好我的衣服
  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时也受到了拖延症的困扰,不过他想到一个很妙的克服之法。随着截稿日期越来越近,雨果把自己锁在家中,让仆人藏好自己的衣服,身上只披着灰色针织披巾。披巾长及脚趾,但不能穿着它出门,这样他就能避免外出、认真写作了。
  在离截稿日期还有几周时,他终于完成这部巨作,成功战胜了拖延症。
  古龙:武林归于平静
  古龙曾在林清玄负责编辑的报纸上连载小说长达两年多,可离结尾还遥遥无期。林清玄前去催稿,古龙说:“这篇小说里有一百多号人物,要写的太多了,可能永远写不完。”
  于是林清玄大笔一挥,自己写了个结尾:小说主角遍发帖子,邀请这一百多号武林人物到少林寺推选武林盟主,少林寺地下埋着炸药,所有人都被炸死了。小说的最后一句是:“從此,武林归于平静。”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的皇帝,自信确信并坚信“就有种乎”,不是龙种,就是神种。汉高祖他妈,与蛟龙神交,遂产高祖;元朝始祖他妈更玄乎,白光自天窗中入,化为金色神人,来到卧榻之上,遂有身孕。这些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故事,既非瞎掰,也非野史,而是见诸《史记》《汉书》等正经史书。  同治他妈慈禧太后觉悟高,明事理,不喜欢此种把戏,觉得皇帝是天下的共主,自己应是天上的神仙。到底是哪位神仙呢?慈禧思来想去,越想越觉得她就是
敲门  曹魏玄学家王弼生于世家,先辈中有“建安七子”之一,有美男子,还有汉末军阀。王家左手学孔子修身,右手学老子修心,在曹魏时期生活得还算安好。只是,这种安稳不是王弼想要的。  早慧的他不仅继承了儒道的家学,对音律和时尚的玄学也颇有研究,十几岁就有令名。在曹魏末年幽暗的天空深处蓦然回首,他看到了自己国家面临的忧患重重。于是,某个春日,他去拜访了当时思想界的一位大咖。  和一个十几岁的童子论道,对这
如果你(历史学家钱穆)穿越回清朝末年,被扔进江苏省无锡县的水乡小镇,作为祖上曾阔过的大家族的一支,耕读传家,书香不断。  你于1895年出生。为什么是这年?纯属巧合。如果非硬要扯,那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甲午战争。  你七岁时上了私塾,离家有五里地。同宗伯父请了一位先生,到家里教自己的儿子读书,除伯父的儿子外,还有先生的儿子,加上你哥和你,一共就四个学生。  先生让你每天认20个生字。
乾隆二十年(1755年),名震朝野的胡中藻案中,从案发到胡中藻人头落地,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后续奏折、谕旨却往后延伸了半年。这是因为乾隆不满足,他要知道,杀了胡中藻,到底还有没有“后来人”。而要真正了解这个,就得靠“钓鱼”和“告密”了。  早在乾隆十七年,刑部尚书梁诗正就以父亲年迈要回家照顾父亲为由乞归杭州。然而,生性多疑的乾隆一直怀疑梁诗正回家奉养父亲只是借口,肯定是因为之前被革职留任的事对他
在明代很多“清流”眼里,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是个“拼爹”的草包,但其实他天生博闻强记,从小接受母亲的严格教育,亲舅舅更是进了“世界科学家名录”的欧阳德,于是各种本事学得精熟。  严世蕃凭老爹的权势就任工部侍郎后,每次下去巡查,只要翻下账本,再去工地走两步,工程质量能打几分、经办官员黑了多少钱,全能判个分毫不差,当面给相关人员点明。每次他一开口,立刻跪下一群人。  就连老爹的首辅政务,他也能轻松搞定。嘉
明朝官员王恕从小受家族忠君报国思想的影响,性格耿直,为官四十余年,虽饱受官场陋习熏染,却不改耿直本色,但凡遇到看不顺眼的事都会上疏弹劾。  成化二十年(1484年),某僧人在宫内大搞神仙方术、点石成金的把戏,耍得明宪宗团团转。刑部员外郎忍无可忍,上书弹劾那名僧人,结果惹得明宪宗大怒,将刑部员外郎判了死刑,并宣称谁再提此事,一律问斩。  众人深知刑部员外郎是被冤枉的,但都不敢替他求情。就在万马齐喑之
《红楼梦》里,惜春看似出身金贵,是宁国府族长贾珍的胞妹、贾敬的女儿,但从她所处的环境来看,她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弱者。  首先,她在贾府的存在感较低。贾府三艳初次登场时,迎春“温柔沉默,观之可亲”,探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惜春则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不管是形象还是个性,她都没刷出太多存在感,让人忍不住忽略。在贾府那样一个迎来送往的大家族中,她单薄瘦小的影子比之黛玉更有茕茕之感。  其次,她缺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發动武装叛变。朱棣既然下了战书,建文帝就得应对,但建文帝居然找不到可以撑场子的军事统帅。幸好有个朱元璋杀剩的老将耿炳文,建文帝就在帝师黄子澄的建议下封他为大将军北伐。  耿炳文虽打过不少仗,但大多都是跑龙套,加上年纪大了,打起仗来很保守,能守不能攻,因此遇到了不少挫折。建文帝听说后,又气又慌:“耿炳文是老将,竟然会损兵折将,这该怎么办啊?”这时,黄子澄自告奋勇,开导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以及文人的推崇,曹植一直给人一种怀才不遇的印象,以致没有当上曹魏接班人。实际上,曹植并非怀才不遇。  首先,曹植的才主要体现在文学上,其他方面的才能有限。  纵观曹植的履历: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崇到文章典范的地步,并因文学上的突出表现多次受到曹操的欣赏。  最典型的事迹是,建安十五年(21 0年),曹操在邺城的铜雀台落
永嘉六年(312年),京城中最靓的仔、清谈神童、年仅27岁的卫玢去世。两晋之际,死于祸乱的名士不在少数,而卫玠尤其令人惋惜。据说,因为姿容美丽、气质风流,卫玠每次出行,建邺城内观者如堵,美少年实在不堪其扰,身体因此被拖垮。时人谓之:看杀卫玠。  卫玠并不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围观——他还是个小朋友时,坐着羊车在洛阳城中出行,见过大世面的洛阳群众就曾为之轰动,称他为“玉人”。而卫玠绝对是个值得追捧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