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的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人的主体实现和超越为特征的经济。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必须迎接时代的挑战,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教育的模式,全面实施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因此,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通过种种途径和方法着意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是学生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创新意识的老师,才能教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化学是一门“千变万化”的学科,变化的实质即创新,化学教师要大胆地突破旧思想、旧模式、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来武装自己的教学,时时处处洋溢着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在这样一种创新的氛围里,学生除了创新别无选择,创新意识便可自发萌生。
  二、通过化学史的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及创新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化学史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创新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怕困难、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如讲到第八章第五节常见的盐中的碳酸钠时,可向学生讲侯德榜的故事。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当年从美国学成归来,出任天津永利制碱总工程师,当时世界先进的“索尔维制碱法”被外国资本家垄断封锁。但这难不倒侯德榜,出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發誓要创造出更先进的制碱技术,为中国人争气。经过反复实验,层层攻关,终于如愿以偿,于1926年创造出“侯氏联合制碱法”生成的“红三角”牌纯碱一举夺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奖金,让那些封锁制碱技术的外国资本家们膛目结舌。侯德榜的这个创新故事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意识。
  三、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新情境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表扬的武器,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情境,培养每个学生的信心,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干,这样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方法之一就是赞扬,如果你想让学生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好品格,你就在那些方面赞扬他,将他的优点放大、升华,让他的缺点在优点的发扬中克服,让他充满自尊地健康成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固然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如果不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一些的创新机遇,那么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四、用教材中的典型范例,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明显地出现了科学思维养成的具体过程,这些过程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典范的范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教材首先通过白磷燃烧,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这两个实验,以及反应前后天平平衡现象的观察,然后由实验进入理性思维,经过反应前与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天平与质量的关系的分析、比较、联想、概括、归纳,由个别推到一般:物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由于是不完全归纳,还缺乏普遍性,所以在此基础上,还需由宏观抽象到微观,继续用推理的方法,从原子数和种类不变的事实验证其一般性,最后再通过习题的延伸,如镁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增重等现象,反过来从一般演绎到个别,使该规律得到了严密的论证。其他如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化合价、二氧化碳的制取、两酸两碱到各类物质的衍生关系等,都明显地呈现了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给学生基本化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好处。
  五、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实现,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自我完善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多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自己在化学知识的迷宫中找到答案。
  在学习燃烧这一知识点时,做完演示[实验1-10],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燃烧的必要条件后,教师进一步设问,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如何才能燃烧?对铜片上的红磷,学生很快就会解答,而对于水中的白磷,学生因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只会回答将其拿出水面。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后再问:“如果说不拿出水面能否燃烧?”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有的同学想出了往水下的白磷上通氧气,然后老师提供药品和仪器,学生操作,果然白磷在水下燃烧了。这时全班同学的情绪高涨,创新的火花被激活。紧接着再问,根据以上燃烧的必要条件,你能找出几种灭火的方法吗?又让学生讨论,然后再让他们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如炒菜时铁锅里的油着火了,用什么方法处理又好又快呢?通过问题的创设--解决的不断循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引导学生创造性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记忆。初中化学知识有散、乱、杂的特点,如果单纯地死记硬背,必然是记忆慢、遗忘快。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研究和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让学生或用图标或用网络或用口诀,即自己将知识联系起来,创造性地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中,判断碱和盐、盐和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的溶解性。这就要求学生记住课本后面的附录Ⅱ《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如果学生不加分析,就盲目记忆,不但记忆负担重,而且效果不好。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此表,寻找规律,总结了规律如下: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镁(微),其他碳酸盐都不溶;
  碱中只溶钾、钠、铵、钡和钙(微),以上规律要记清。
  这样,就将这张表的内容全部记下,并且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印象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七、改进演示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一般要求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药品节省、现象明显,而教材上有的实验存在明显不足,并非最佳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对实验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使之更趋完美,这也不失为创新的一种形式。若持之以恒,学生对此形成了习惯,就会带着挑剔的目光对每一个实验进行思考、评判、改进,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会提高。如果把这些演示实验在课堂中变为学生实验,可以改变演示实验后面同学看不清楚的不足,还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初中化學教材中的演示[实验5—11]CO还原CuO的改进实验,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将他点燃。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此法的不足,然后提问:有没有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使CO不损耗的处理方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好几种方法,其中之一是将除去了CO2的CO用导气管重新通入玻璃管中去还原CuO,将CO循环利用。此法可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我对该生大加赞扬,肯定了他的创新能力。再如,教材中NaOH溶于水要放热的实验,学生需要用手触摸才能感知到,还给学生观察现象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我引导学生对它进行了改进,演示时先将试管里的水煮沸,然后移离火焰,可见立即停止沸腾,迅速加入两小块NaOH固体,可见水又沸腾了。一个小小的改进,不仅使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而且让他们意识到了创新是多么奇妙和必要,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我将每个演示实验每次准备八套,让学生在课堂中分成八组,每组中选出一个同学做,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若时间允许,每人都做一遍,这样做收到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八、通过习题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自编习题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
  化学习题更能提现出化学这门学科“千变万化”的特征,只要我们将一个题目的已知条件、设问角度或求解目标稍作改变,便可得到一个“题族”。题目变了,审题视角要变,思维方式也要变。但“题族”里的各个提莫牵涉到的知识点是相同的抑或相似的,故解法又有相似的一面。每次考试后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反映试卷中的一个或若干个题目被老师“猜中”了,然而一旦成绩揭晓,他们又傻眼了,怎么是这个分数!显然,学生所说的“猜中了”的题目实际上是他们老师讲题目的一个“变题”,而他们却无视题目的不同之处,完全照搬老师所讲的解法甚至答案,不少地方都给弄错了。可见,教师讲题时不能把四路局限于一个题目之内,要多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
  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广阔性,这是创新素质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习题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编习题,然后解答。学生每编出一个有新意的,有价值的题目,我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编题能力较差的同学给予启发、鼓励。编题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长期坚持,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及创新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课题,又是每位教师面临的紧迫教学实践,以上只是一种粗浅的尝试,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其他文献
【摘 要】 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然而,在现实的写作教学中却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教师只注重作文形式,在教学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告诉学生应怎样写作,而忽略了写作内容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造成很多学生的作文只有规范的形式,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表现出"假、大、空"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作文教学也渐渐走进死胡同,失去了它应
荞麦营养丰富,据国外营养专家研究表明,荞麦蛋白质的营养效价指数高达80%~90%(大米70%,小麦59%),是粮食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最全面、营养最丰富的粮种。 荞麦的药用价值也很高。
平底螺旋淘洗盘主要用于砂矿分选。它可将处于单体分离状态的金、银、铂、铜、铅等矿物从砂矿中分离出来。该盘可单盘使用,也可以成组使用,一般三盘为一组,每组的淘洗盘数量
【摘 要】 在地理高考当中,很多题都是读图题,学生在做的时候总会陷入到一定的迷茫之中,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高三地理复习的有效性进行提高,是当前地理老师们所要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高三学生学情现状出发,依照高三学生在地理复习效率低下的表现入手,谈一谈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读图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三;地理复习;读图;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今年5月,农业部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浙江省遂昌县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试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目前首批10个试点省(市)、22个县已建成运营4000个益农信息社,已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并阐释了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性。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听、说、读、写;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听、说、读、写是人们通过
【摘 要】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课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举措。它的迅猛发展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作有效地探索与实践,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效。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的六个方面。通过上述探索与实践,为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分层次教学;多媒体课件;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一学期的学习结束,又迎来了后期的复习工作,为了使复习工作全面、系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浅谈小学语文高段系统性的复习策略。  一、复习的目标  复习的目的就在于查漏补缺,所以期末复习的重点应该是
【摘 要】 备课应是对教材进行改造与创新的过程,设计不同的思路,力图使学生从课文学习中掌握各种思路和方法,作文教学新思路,写作、评改和欣赏同行。  【关键词】 创新备课;编写“导读词”;写作、评改和欣赏;亲密和谐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备课  1.备课应是对教材进行改造与创新的过程。在备
【摘 要】 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而创新能力培养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语文学科的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