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植被覆盖度的年度动态及生长期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ll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掌握浑善达克沙地草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以及与生长期降水量、气温的关系,以美国NASA官方网MODIS NDVI数据为数据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正蓝旗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时间上植被盖度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植被盖度达47.7%,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植被盖度为34.1%。12a的平均盖度为40.96%,变异系数为10.92%。空间上高覆盖度草地主要分布在上都高勒两侧和高格斯台郭勒、乃仁音高勒周围以及沙地里面湖泊周围。低覆盖度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沙地和东部沙地,呈条状分布,其余大部分地区为中覆盖度草地。植被旺盛期植被覆盖度与植被生长期降水量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关系显著(R=0.674,P=0.016)。植被旺盛期植被覆盖度与植被生长期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线性关系,关系显著(R=0.627,P=0.029)。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度;年度动态;气温与降水量;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20-02
  浑善达克沙地处于我国北部边陲和京津唐地区的上风口,生态环境脆弱,备受人们关注[1-4]。正蓝旗位于浑善达克沙地中段腹地,沙地广泛分布于该旗,掌握该旗草地植被盖度动态能很好地了解浑善达克沙地草地植被盖度的动态变化。植被盖度是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描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5]。准确获取地表植被覆盖信息,对于分析及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植被盖度变化的机制不仅关系到草原的保护与建设,而且对牧民生产生活的提高以及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论文中用了回归分析、像素统计、标准差、均数、变异系数等常用统计量。
  植被覆盖度分为低覆盖度(植被覆盖<30%)、中覆盖度(30%≤植被覆盖≤60%)、高覆盖度(植被覆盖>60%)3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被覆盖时空特征
  2.1.1 正蓝旗天然草原植被蓋度时间变化特征 2000年到2011年8月中下旬正蓝旗植被盖度平均值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12a里植被覆盖度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植被垂直盖度达47.7%,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植被垂直投影盖度为34.1%,12a的平均盖度为40.96%。植被覆盖度的平均速率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变异系数(10.9%)。
  2.1.2 正蓝旗天然草原植被盖度空间分布特征 整个研究区的天然草原植被盖度分为3级,低植被盖度、中植被盖度、高植被盖度。植被盖度空间分布见图2,植被盖度大于60%的草地主要分布在上都高勒两侧和高格斯台郭勒、乃仁音高勒周围以及沙地里面湖泊周围。植被盖度低于30%的地方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沙地和东部沙地,呈条状分布。
  2.2 植被覆盖与生长期气温降水量的关系
  2.2.1 植被覆盖与生长期气温的关系 根据SPSS软件分析平均植被覆盖与生长期(5~8月)平均气温,结果显示12a里植被旺盛期植被覆盖度与生长期平均气温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图3 植被覆盖度与平均气温的回归分析
  2.2.2 植被覆盖与生长期降水量关系 根据SPSS软件分析平均植被覆盖与生长期降水量,结果显示12a里植被覆盖与生长期(5-8月)平均气温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3 讨论
  2000-2011年间降水量是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的限制因素。气温条件是12a里植被覆盖的不利因素。本论文分析了气温降水量耦合作用下与植被覆盖的相关关系,结果为表2。这个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受降水量与气温条件的限制,与季劲钧[8]2005年得到的内
  蒙古半干旱草原降水量增加,生产力增加,温度增加,生产力下降的结论吻合。河流与湖泊周围的水分条件与沙地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即使相同的降水量条件下,水分条件的影响导致地面的温度不同,气温也不同。由于这个原因河流和湖泊周围植物覆盖度高,沙地的植被覆盖度低。
  4 结论
  2000-2011年的12a期间,植被旺盛期植被盖度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植被盖度达47.7%,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植被盖度为34.1%。12a的平均盖度为40.96%,变异系数为10.92%。植被旺盛期植被盖度与植被生长期降水量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关系显著(R=0.674,P=0.016)。植被覆盖度与植被生长期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线性关系,关系显著(R=0.627,P=0.02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浑善达克沙地在过去12a间草地覆盖度受到生长期降水量、气温的限制。
  参考文献
  [1]李鸿威,杨小平.浑善达克沙地近30年来土地沙漠化研究进展与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25(6):647-655.
  [2] 敖艳红,裴浩,王永利,等.浑善达克沙地遥感监测研究[J]. 中国沙漠,2010,30(1):33-39.
  [3]丁国栋,蔡京艳,王贤,等.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成因_过程及其防治对策研究_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4):15-19.
  [4]刘树林,王涛.浑善达克沙地的土地沙漠化过程研究[J].中国沙漠,2007,27(5):719-724.
  [5] 刘晓东,刘荣堂,刘爱军. 三江源区草地覆盖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及动态研究[J]. 草地学报,2010,18(2):154-159.
  [6] 徐瑶,何政伟,陈涛.西藏班戈县草地退化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草地学报,2011,19(3):377-380.
  [7] 张云霞,李晓兵,陈云浩. 草地植被盖度的多尺度遥感与实地测量方法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18(1):85-93.
  [8]季劲钧,黄玫,刘青.气候变化对中国中纬度半干旱草原生产力影响机理的模拟研究[J].气象学报,2005,63(3):257-266.
  (责编:施婷婷)
其他文献
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不同Nd掺杂量的SrBi4-xNdxTi4O15(SBNT-x,x=0.00~1.00)铁电陶瓷.X射线衍射谱显示Nd掺杂未改变SrBi4Ti4O15(SBTi)的晶体结构.铁电测量表明,适量的Nd掺杂使SB
摘 要:该文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治沙方式,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造林,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造林相等。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94-02  榆阳区地处陕西省北部,全境以明长城为界分为北部的风沙草滩区和南部的丘陵沟
摘 要:分别用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两种方法,检测20尾采集自广东省肇庆市的典型白肉病症状罗氏沼虾肌肉中的诺达病毒。检测结果是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均为95%。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的应用在实验室检测罗氏沼虾诺达病毒。  关键词:罗氏沼虾;诺达病毒;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中图分类号 S9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区域蒸散是陆面生态水文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区域水资源管理和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影响区域蒸散的因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气候条件和不同下垫面条件对区域
摘 要:河北省兴隆县2013年申请省级园林城市并获批准,在绿化格局当中围绕“北山公园”、“南山公园”、“中心广场”以及“滨河景观带”高标准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在设计原则上以符合功能要求为第一绿化目标,通过小广场、园路园林建筑及设施还有绿地配置整体结合,突出了兴隆县山水园林宜居宜游的生态特点,同时又从亭廊、坐凳、花坛、喷泉、置石、花墙与花架等细微小处入手,详细介绍了兴隆县在城市绿化中成功运用小游园的规
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分析对双水杨基乙二胺合铬配合物[Qr(salen)(H2O)2]NO3进行了表征,并用TG和DTG方法对其分解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用微分和积分的方法对其非等温动力学的
作者从X射线和γ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出发,根据骨组织的成分分布和辐射衰减特性 ,提出了射线能量与质量衰减系数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为辐射等效人工骨材料的设计提
该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和PBL(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提出了2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教学法并进行了实践及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
摘 要: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害流行频率高,造成危害大,常年株发病率为10%~30%,严重的达85%以上,病株一般减产10%~70%。油菜菌核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找到影响菌核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气象因子,做好预防工作,对提高油菜的产量与品质是必要的。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气象因子;预警指标;宣州区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