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民之意涵及其关系结构关涉到三个层面,即产权、协调机制以及意识形态层面,二者的关系结构随着时间与空间而演进:1978年代,以农村为中心的国退民进;从1990年代开始,改革的
【基金项目】
: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企业师徒制与技能形成的社会学分析(10CSH035)”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之意涵及其关系结构关涉到三个层面,即产权、协调机制以及意识形态层面,二者的关系结构随着时间与空间而演进:1978年代,以农村为中心的国退民进;从1990年代开始,改革的中心位移至城市,国民关系结构是选择性行政集权与经济性放权并进的格局;2001年代以后,国家能力快速增强,国富民穷格局初现。国与民的互动是国家自我利益取向与社会整体利益取向不断调和的过程,能动务实主义的意识形态、私有化、去集权化以及双轨制是其中的基本作用要素,它们既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表现的强大驱动力,也是目前经济国家化的重要导因。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借用寻租理论的分析框架,本文提出了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大陆的一种新理解,即外商投资企业对大陆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执着追求不是面向市场的“寻利活动”,而是面向政府的”寻租活动”。与垄断企业利用政府管制获得租金不同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利用政府间竞争来获得租金,这是一种需要全新认识的寻租方式。外商投资企业寻租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两轮竞标制”,其寻租的租金总值越来越高,寻租的类型则正从合法的租向非法的租扩
"空"乃自己所拥有,自觉出让而成者,"空"非先天而有,亦非现成可居,"空"是自觉的创造。"空"皆为人自觉"空"出者。每一片空地,每一段空闲,皆是创造之果。这种创造精神不是"增加"
2016年以来,广西河池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市资源系统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以创建习型、创新型、担当型、高效型、法治型、廉洁型土为载体,着力整顿作风环境、政务环境
本文从俄国平民知识分子的构成入手,剖析了尼康宗教改革和彼得宗教改革后僧侣阶层的尴尬局面,受教育程度高而就业渠道狭窄,既不被统治集团信任,又要背负骂名,严重的自洽结构与封闭
我们如何谈论人文科学?人文科学领域共同分享了那些基本观念?"人"这一概念在人文科学学问(知识)体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以自然与文化的对立造就其系统的人文科学概念之可信性如何?诸如
"军法从严"是军事法中的重要原则,何以军法就要从严?本文认为,此问题的关键是从军法学理与历史实践中来确定其"从严"之"严"的意义;对于"军法从严"作为军事法律实践的原则,还应以现代法